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体外血液凝固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抑肽酶(aprotinin)对肝素化血液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和全血凝血酶原时间(BPT)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高岭土作激活剂时抑肽酶也能延长ACT时间,且与肝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Q=0.757<1);但抑肽酶与肝素联用时对外源性凝血途径无影响,不影响BPT时间。  相似文献   

2.
用体外血液凝固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抑肽酶对肝素化血液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和全血凝血酶原时间(BPT)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高岭土作激活剂时抑肽酶也能延长ACT时间,且与肝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但报肽酶与肝素联用时间地对外源性凝血途径无影响,不影响BPT时间。  相似文献   

3.
检测2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及激活凝血时间(ACT),结果发现肝素化后及体外循环过程中TFPI与ACT明显升高,二者变化相似,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对TFPI的变化无明显影响。提示TFPI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起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血液保护与血液麻醉的措施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旺扣  吴熹 《铁道医学》1998,26(6):357-359
目的 采用血液保护、血液麻醉措施,减少体外循环(CPB)手术后出血。方法 采用基本血液保护(术前预储备自体血,术中控制性降压麻醉,提前肝素化回收开胸出血,超滤回输CPB引流血等)加以下一种血液麻醉方案:1.小剂量抑肽酶;2.大剂量抑肽酶;3.大剂量止血芳酸+小剂量抑肽酶。结果 术后24h纵隔及心包引流液:对照组(896±288)ml;小剂量抑肽酶组为(526±137)ml;大剂量抑肽酶组为(382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血液保护、血液麻醉措施,减少体外循环(CPB)手术后出血。方法采用基本血液保护(术前预储备自体血,术中控制性降压麻醉,提前肝素化回收开胸出血,超滤回输CPB引流血等)加以下一种血液麻醉方案:1.小剂量抑肽酶;2.大剂量抑肽酶;3.大剂量止血芳酸+小剂量抑肽酶。结果术后24h纵隔及心包引流液:对照组(896±288)ml;小剂量抑肽酶组为(526±137)ml;大剂量抑肽酶组为(382±218)ml;大剂量止血芳酸+小剂量抑肽酶组为(336±160)ml。血液保护及血液麻醉各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CPB心脏手术中,采用血液保护及血液麻醉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减少围手术期输血。  相似文献   

6.
BACTEC—460在结核菌快速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BACTEC-460在结核菌快速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BACTEC-460检测结核杆菌,并与涂片和改良罗氏培养法(L-J)进行比较。结果 1068份临床标本BACTEC培养阳性269份(25.2%)阳性报告时间平均12.5天,培养污染27份(2.5%)BACTEC阳性率比涂片高18.4%,比L-J法高10.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BACTEC快速药敏试验表明总耐药率为5  相似文献   

7.
陈军宁  尹友生 《华夏医学》2000,13(6):719-721
目的:探讨高危出血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时,如何使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来完成血液透析及其疗效,方法:采用1.8%浓度的枸橼酸钠,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含碳酸氢盐透析液,观察RCA透析对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血游离钙(Ca^2+)、pH、HCO3^-、Scr、BUN、HR的影响,同时设无肝素透析组普肝素透析组对照,观察透析效果,体外循环凝血时间(CT)及体内血CT、透析器复用时间的变化,结果:26例急,慢性肾衰患者共行79例次PCA透析,未见有引起或加重出血者,透析器及管路未见发生严重凝血现象,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透析效果优于肝素治疗组,与普通肝素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RCA透析安全,有效,简便,适用于高危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8.
裴仁治  马俊霞 《宁波医学》1998,10(4):151-153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晚期肺癌(ALC)的疗效。方法 5例急性白血病(AL)、1例霍奇金病(HD)和1例晚期肺癌(ALC)用AHSCT治疗。其中6例接受自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ABMT)。AL和HD均在初次完全缓解后移植,ALC患者在化疗后获部分缓解后移植。AL、HD和ALC分别用MAC方案、MeVEC方案和MeVAM方案预处  相似文献   

9.
THEEFFECTSOFBREVISCAPINONAT-ⅢACTIVITY,tPAANDPAIINDOGSDURINGACUTEMYOCARDIALISCHEMIAShengJing(盛净),XuJimin(徐济民),YangJuxian(杨菊贤),...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选用肝素,地塞米松,布洛芬三种药物,试图增强急性胆道感染大鼠的枯否氏细胞(KC)补体受体(CR)功能,结果显示:急性胆道感染(AC)组,地塞米松处理(DT)组动物残废率明显高于肝素处理(HT),布洛芬(IT)和假手术(SO)组;AC组术后48hKCCR功能持续下降,HT,IT能增强感染大鼠的KC,CR功能;AC组肝肺组织细胞明显受损,KC变性,功能下降,HT能活化KCCR功能,吞噬活跃,组织  相似文献   

11.
4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抑肽酶组(A组)。于CPB前、CPB30min和CPB后1h分别观察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粘附率、并记录术后24h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结果表明抑肽酶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功能,显著地减少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  相似文献   

12.
二维超声心动图与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与核素心肌显(ECT)对冠心病(CAD)诊断的价值,本文以冠脉造影(CAG)为标准,将不包括心肌梗塞的27例临床诊断或疑诊CAD患者的2DE与ECT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种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显著性差异,ECT敏感性高于2ED,P〈0.01;2DE特异性(91.7%)高于ECT(50.0%)。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斑点杂交技术时1例β地中海贫血家系进行基因诊断,确定先证者基因型为CD41-42(-TTCT)/CD17(A-T)双重杂合子,先证者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CD41-42(-TTCT)/β^A和CD17(A-T)/βA杂合子。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反式维甲酸(Retinoticacid,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病死率仍很高。M3a、M3b及早幼粒细胞数高、低均可并发DIC。诊断确立之后,应立即口服RA,同时使用肝素治疗DIC,根据凝血时间(CT)调整肝素用量及间歇时间,使CT维持在20~30min,肝素用至出血症状停止和DIC指标恢复正常,再减量维持1~2周,必需输血时,同时加用肝素,以防止促进DIC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EFFECTOFVERAPAMILONCa~(2+)INFLUXANDCVB3-RNAREPLICATIONINCULTUREDNEONATALRATHEARTCELLSINFECTEDWITHCVB3YangYingzhen;(杨英珍),GuoQi?..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PAP法和ABC法)以8种肿瘤标记物(AAT,AACT,AFP,RCA,WGA,LCA,SBA,PNA)标记7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10例正常肝组织。结果表明,AAT,AACT,AFP,RCA阳性率分别为68.9%,64.9%,52.7%,85.1%,有特异性,是诊断HCC有意义的标记物。RCA受体出现是HCC重要标记,说明癌变后细胞内及细胞表面糖链结构发生变化。RCA是否可作为运载生物弹头,作抗癌药物的载体导向治疗HCC值得研究。提示多种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起到互补作用,大大提高对HCC的识别。  相似文献   

17.
PROTECTIVEEFFECTOFGERMANIUM-AMINOACIDONRATMYOCARDIALCELLSINCULTURETOOXYGENANDGLUCOSE DEPRIVATIONLinHua(林华),WeiPijing(魏丕敬),GuP...  相似文献   

18.
丁美琳  张育君 《广东医学》1997,18(3):153-155
对94例临床拟诊冠心病(CHD)患者作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心肌断层显像(ECT),55例作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monitor),结果显示CAG诊断CHD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100%,故阳性者诊断CHD无疑。ECT诊断CHD敏感性83.1%,特异性只有31.0%,故ECT阳性诊断CHD须结合临床。Holter诊断CHD敏感性只有45.2%,但特异性达79.2%,是诊断C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P53基因点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基因点突变检测在乳腺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35例乳腺癌患者的P53基因位点的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3例出现点突变,经DNA序列分析,1例为第136密码子CAA(Gln)被CAG(Gln)替代,1例为第227密码子TCT(Ser)被GCT(Ala)替代,1例为第273密码子CGT(Arg)被CAT(His)替代。结论:P53基因突变可能是引起乳腺癌分化不良的因素之一,并可能预示着乳腺癌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王曙  罗邦尧 《上海医学》1997,20(5):249-252
本文用垂体后叶素和hCRH对正常人(5例)、库欣病(12例)、肾上腺腺瘤(4例)做联合的CRH试验,结果在正常人ACTH与血皮质醇均显著增加(P〈0.01)。在氖12例增生病人中,ACTH与血F均在已增高的基础值上进一步升高(P值均〈0.01),未见假阴性结果。而4例腺瘤病人,联合试验血浆ACTH稍有升高。而血F不增高。在比较增生与腺瘤病人的ACTH一血F峰值与基值差的绝对值时,发现增生病人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