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从豆科葛属植物云南葛藤Pueraria Peduncularis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方法: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分别进行鉴定。结果:它们的化学结构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3β-15α,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I),大豆素(Ⅱ),染料木素(Ⅲ),大豆苷(Ⅳ),染料木苷(V),3β,15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Ⅵ),羽扇醇(Ⅶ),桦木酸(Ⅷ),α-波甾醇葡萄糖苷(Ⅸ)和α-菠甾醇(X)。结论:化合物I对黑曲霉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荔枝核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屠鹏飞  罗青  郑俊华 《中草药》2002,33(4):300-303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70%乙醇提取荔枝核,经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后,再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GC-MS分析油脂类成分。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硬脂酸(I)、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Ⅳ)、豆甾烷-22-烯-3,6-二酮(Ⅴ)、3-羰基甘遂烷-7,24-二烯-21-酸(Ⅵ)、胡萝卜苷(Ⅶ)、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Ⅷ)、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2,3-dihydro-2-oxo,methyl ester(Ⅸ)、乔松素-7-新橙皮糖苷(Ⅹ)、D-1-O-甲基-肌-肌醇(Ⅺ)、半乳糖醇(Ⅻ)、肌-肌醇(ⅩⅢ);从油脂类成分中复写了12个化合物。结论 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筒鞘蛇菰的三萜及甾醇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蛇菰科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icrata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变分析鉴定基化学结构,结果,从筒鞘蛇菰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共分得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6个,即:熊果烷-12烯-11-羰基-3-醇正二十八酸酯 (ursa-12-ene-11-one-3-ol octocosate,I),β-香树酯醇正十六酸酯(β-amyrin hexadecatnte,II),β-香树脂醇(β-amyrin,III),羽扇豆醇(lupeol,IV),β-谷甾醇(β-sitosterol,V)和β-谷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ol glucoside,VI)结论:除V外,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吩得,其中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矮大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对矮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常压、减压硅胶柱层析、ODS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其石油醚、氯仿部分及正丁部分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chrysophanol,I)、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正二十六烷酸(n-hexacosnic,Ⅳ)、谷甾醇(sitosterol,Ⅴ)、谷甾醇葡萄糖苷(sitosterol-3-O-glucoside,Ⅵ)、葡萄糖(glucose,Ⅶ)、大黄素-龙胆二糖苷(emodin-gentiobioside,Ⅷ)和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O-β-D-glucopyranoside,Ⅸ)。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矮大黄中分离得到,其中大黄素-龙胆二糖苷为首交大黄属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从单条草中分得一个新的三萜皂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报春花科珍珠菜属药用植物单条草Lysimachia candid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出1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3β,16α-羟基齐墩果-12-烯-28-醛-3-O-β-D-吡喃葡萄糖基-23-O-α-D-呋喃核糖苷,命名为单条草苷甲(1),结论:单条草苷甲是新结构的三萜皂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夏枯草地上部位(除去果穗)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用理化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地上部位中分得12个化合物,均为五环三萜和三萜皂苷类成分,经与文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对照,分别为:乌苏酸(1),齐墩果酸(2),白桦酯酸(3),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5),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6),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7),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8),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β-D-吡喃葡萄糖苷(9),2α,3β,19α,23-四羟基坞苏-12-烯-28-酸-β-D-吡喃葡萄糖苷(10),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11),和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2)。结论:其中化合物3、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猫儿刺(Ilex pernyi Franch)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采用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 9 个化合物:2α, 23-二羟基-乌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 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 (3),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β-D-吡喃葡萄糖苷(4), 23-羟基-乌索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竹节参苷Ⅳa (6),23-羟基-乌索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7),铁冬青苷XXXVII (8), 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2α, 23-二羟基-乌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9 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四季青叶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冬青llex purpurea Hassk.干燥叶的三萜皂苷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三萜类成分,结构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2)、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3)、乌索酸(4)、救必应酸(5)、长梗冬青苷(6)、冬青苷A(7)、地榆皂苷Ⅰ(8)、IlexosideB(9)。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2,3,9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8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女贞小蜡树的木脂素及黄酮类配糖体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阳明安 《中草药》2003,34(3):196-198
目的:研究女贞小蜡树Ligustrum sin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光谱和化学方法分离和鉴定植物中化学成分。结果:从小蜡树茎叶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得到5个酚性成分。两个木脂素类化合物:8‘-α-羟基-落叶松脂素-4‘-O-β-L-吡喃葡萄糖基苷(I)和liriodendrin(Ⅱ),化合物I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小蜡苷I(sinenoside I);另外三个黄酮类化合物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7-O-α-L-吡喃鼠李糖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和山奈苷(Ⅴ)。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醉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醉鱼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柱层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其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菠甾醇(I),豆甾醇(II)-β-谷甾醇(III),熊果酸(IV),齐墩果酸(V),二萜类化合物phenanthrene(VI)二十四烷酸-α单甘油酯(Ⅶ),二十九烷(Ⅷ),蒙花苷(Ⅸ)和6-O-香草酰筋骨草苷(X),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