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不同时期血浆蛋白S水平的变化,探讨蛋白S水平与脑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7/2003-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急诊留院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脑梗死组)。对照组为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8例,性别、年龄均与脑梗死组相匹配(P〉0,05)。脑梗死组在入院时(发病5d以内)、发病后20d采静脉血2mL(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同时间点采血)。总蛋白S和游离蛋白S含量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参加实验脑梗死组39例,对照组38例,均采样至实验结束。①不同病程阶段蛋白S水平的变化:脑梗死组急性期(5d内)、亚急性期(20d)总蛋白S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3.80&;#177;2,83),(14.69&;#177;2,66),(16,91&;#177;4,04)mg/L,(t=-3.888,-2.828,P〈0.01)]。脑梗死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游离蛋白S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6.36&;#177;2.02),(6.88&;#177;1.60),(8,80&;#177;2.41)mg/L,(t=-4.782,-4.095,P〈0.01)]。②不同梗死范围蛋白S水平的变化:根据入院1周时MRI的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11例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组27例。急性期、亚急性期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总蛋白S水平低于腔隙性梗死组患者1急性期:(13.22&;#177;2.79),(15.22&;#177;2.50)mg/L;亚急性期:(13.88&;#177;2.16),(16.68&;#177;2.83)mg/L,(t=-2.062,-3.313,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16.91&;#177;4.04)mg/L(t=-4.098,-3,906,P〈0.01)1。急性期、亚急性期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游离蛋白S水平低于腔隙性梗死组患者[(5.78&;#177;1.69),(7.79&;#177;2.14)mg/%;(6.41&;#177;1,40),(8.03&;#177;1.52)mg/L,(t=-3.077,-3.151,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8,80&;#177;2.41)mg/L,(t=-5.944,-5.031,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蛋白S水平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均明显下降,其下降的水平与病灶大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郑悦  吴军  尹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116-117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动态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03-07/2004-07首次发病收住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70例脑梗死患者,均在入院第1,3,14,30天取肘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自愿者25例,在体检当天测定血浆颗粒膜蛋白140的浓度。所有对象均采用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量表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轻度缺损(1-15分)、中度缺损(16—30分)、重度缺损(31-45分)]。 结果:70例脑梗死患者,25例正常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组入院第1天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27.72&;#177;5.98)。(15.42&;#177;5.07)μg/L,(t=8.86,P〈0.01)],3d达高峰[(39.16&;#177;4.27)μg/L,(t=5.98,P〈0.01)],14d已下降[(21.36&;#177;5.21)μg/L,(t=3.75,P〈0.05)].30d基本正常(17.69&;#177;6.46)μg/L,(t=1.25,P〉0.05)]。②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变化与梗死灶直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正相关(r=0.637,r=0.815,P〈0.01)。 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的动态监测为判定缺血性卒中病情变化及预后提供了一项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动态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07/2004-07首次发病收住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70例脑梗死患者,均在入院第1,3,14,30天取肘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自愿者25例,在体检当天测定血浆颗粒膜蛋白140的浓度。所有对象均采用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量表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轻度缺损(1~15分)、中度缺损(16~30分)、重度缺损(31~45分)]。结果:70例脑梗死患者,25例正常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组入院第1天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27.72±5.98),(15.42±5.07)μg/L,(t=8.86,P<0.01)],3d达高峰[(39.16±4.27)μg/L,(t=5.98,P<0.01)],14d已下降[(21.36±5.21)μg/L,(t=3.75,P<0.05)],30d基本正常[(17.69±6.46)μg/L,(t=1.25,P>0.05)]。②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变化与梗死灶直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正相关(r=0.637,r=0.815,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的动态监测为判定缺血性卒中病情变化及预后提供了一项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变化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关系。方法:2002-08/2004-10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在其起病后1,3,7,14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连续检测血清谷氨酸浓度。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抽取一次的血清测谷氨酸浓度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5分(轻度)12例和16~30分(中度)12例患者的血清谷氨酸浓度发病后第1天分别为(64.49±15.12)和(75.34±15.18)mmol/L,发病第3天分别为(80.79±13.24)和(95.71±11.56)mmol/L,发病第7天分别为(71.54±10.38)和(83.17±12.96)mmol/L,均低于同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1~45分(重6例者犤(98.21±18.76),(128.29±17.96),(89.35±10.26)mmol/L,F=20.66,P均<0.05犦。脑梗死组在病程第1,3,7天3个时间点上血清谷氨酸浓度为(78.42±19.25),(98.78±22.97),(80.90±12.77)mmol/L,与对照组犤(55.32±11.62)mmol/L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3,P<0.05)。至第14天,血清谷氨酸水平犤(55.80±11.12)mmol/L犦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脑梗死后血清谷氨酸浓度在第3天最高,逐渐下降,至第14天接近正常,其升高程度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景红  李娜  王建华  王天俊  郭振华  高俊淑 《临床荟萃》2011,26(23):2033-2035,203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n=60)发病后3、7和14天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头颅CT或MRI测量梗死灶的最大直径,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结果①VEGF血清含量在脑梗死发病3天、7天和14天分别为(440±54)ng/L、(598±83)ng/L和(506±68)ng/L,均高于对照组(245±29)ng/L(P〈0.01),VEGF高峰时间在发病7天(598±83)ng/L,显著高于3天和14天(P〈0.05),并持续增高到发病后14天;S100—β蛋白发病3天血清浓度(0.76±0.15)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0.10±0.03)μg/L(P〈0.01),并在发病后7天、14天恢复正常。②VEGF的血清浓度与梗死灶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S100—β蛋白与大面积梗死灶及重型脑梗死有关。结论VEGF和S100-β蛋白血清含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VEGF和S100-β蛋白在发病早期参与了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参与了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00例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138例性别、年龄等匹配的非卒中患者(对照组)的血浆胱抑素C水平,按其水平由低到高将2组患者分为五等份,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各五分位组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梗死组血浆胱抑素C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浆胱抑素C第1个五分位组比较,第2、3、4、5个五分位组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比(95%CI)分别为1.35(0.63~2.89)、1.50(0.70~3.23)、1.19(0.55~2.58)、2.31(1.Og~4.88)。结论:血浆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赵新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107-3108
本资料通过对80例青中年脑梗死患者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青中年脑梗死与hs—CRP水平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青中年脑梗死的发生,评估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CRP)是炎性反应的一个标记物,正常存在于血夜中。在机体炎症反应系统被激活时明显升高。传统的测定CRP方法敏感性低,而高敏CRP(hsCRP)的检测方法,可检测到CRP0.1~10mg/L的浓度水平,对于判定低水平炎症状态脑血管发生危险性及预后十分重要。本文探讨hsCRP水平的变化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脑血流导纳指标改变,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1-08/2003-08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脑梗死患者50例,于急性期(病程1~3d)作双侧脑血流导纳检测,分析各项指标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并与50例同年龄段健康人作对照。结果:100名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流入容积速度比值:脑梗死组低于对照组(左:1.51±0.60比2.33±1.02;右:1.46±0.65比2.25±1.05,P<0.001)。②流入阻力指数比值:脑梗死组低于对照组(左:0.64±0.13比0.73±0.12;右:0.66±0.12比0.76±0.12,P<0.01,0.001)。③脑梗死组反映静脉返流阻力的Ⅳ相面积百分比和导纳微分环Ⅳ/导纳微分环Ⅰ Ⅱ比值高于对照组,导纳微分环Ⅳ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0.001)。④脑梗死病灶侧Ⅰ相归心支缺蚀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①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流导纳检测呈明显特征性改变,其流入容积速度比值和流入阻力指数比值的显著下降,患侧脑导纳Ⅰ Ⅱ相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和导纳微分环Ⅳ/导纳微分环Ⅰ Ⅱ比值增高,Ⅰ相归心支切迹评分值显著增高。②该检测可提供评价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管及脑供血状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发光免疫法、全自动分析仪对110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Hcy、叶酸、VitB12、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测定。 结果 血浆Hcy水平 :脑梗死组(19.8±8.1)umol/L,对照组(10.1±3.8)umol/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高血压性脑梗死和血压正常脑梗死及轻、中、重型脑梗死之间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叶酸、VitB12水平 :脑梗死组为(3.4±1.7)ng/L、(239±128)ng/L,对照组为(6.8±2.8)ng/L、(398±172)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Hcy浓度与叶酸、VitB12水平均呈负相关 ;而与血糖、血脂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高Hcy血症与脑梗死发病关系十分密切 ,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血浆内叶酸和VitB12水平的降低 ,可能会导致高Hcy血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50例脑梗死患者(ACI组)和226名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浆Fib含量。在ACI患者入院当天和4周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 ACI组血浆Fib水平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4.8%vs.9.3%,P<0.01);NDS重型患者血浆Fib含量[(5.82±1.51)mg/L]明显高于中型[(4.17±1.09)mg/L]、轻型[(4.26±1.15)mg/L]患者(均P<0.01)。血浆Fib含量升高组患者住院4周时显著进步和进步者明显低于Fib正常组(均P<0.01),而无变化和恶化者明显高于Fib正常组(均P<0.01)。结论 ACI患者血浆Fib水平均明显升高,病情重的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Fib含量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CRP水平由美国Beackman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脂蛋白(a)与血脂水平由美国Bea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期测定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与之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脂蛋白(a)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γ=0.710,P〈0.01)。结论①血清脂蛋白(a)是CRP水平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②血清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升高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血清脂联素与脑梗死相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脂水平的关系,以寻找血清脂联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组90例为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58例,为健康者.用EILSA法检测血清中脂联素、血脂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IMT.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脂联素(52.87±11.01)mg/L与对照组[(92.91±9.65)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1),脑梗死组甘油三酯[(2.06±0.88)mg/L]与对照组[(1.44±0.6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P<0.01),梗死组总胆固醇[(6.53±2.11)mg/L]与对照组[(4.65±0.79)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1);脑梗死组IMT[(1.42±0.30)mm]与对照组[(0.65±0.14)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脑梗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4例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脑梗死组中56例检出粥样硬化斑块(87.5%),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5.0%(6/40)(P<0.01),其中脑梗死组中软斑块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高龄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生明显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S100B蛋白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9例脑梗死患者于起病第1、3、7、15天血浆S100B蛋白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蛋白在起病第1、3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3天患者S100B蛋白水平上升达峰值,峰值浓度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第15天下降至与正常对照组相同水平。结论S100B蛋白是一种神经胶质标志蛋白,其水平测定对判断脑梗死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S100B蛋白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9例脑梗死患者于起病第1、3、7、15天血浆S100B蛋白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蛋白在起病第1、3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3天患者S100B蛋白水平上升达峰值,峰值浓度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第15天下降至与正常对照组相同水平。结论S100B蛋白是一种神经胶质标志蛋白,其水平测定对判断脑梗死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基因内含子 15PvuII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并对其与血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方法 ,检测了 5 2例脑梗死患者与 6 7例健康对照组LDLR基因含有PvuII酶切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 脑梗死患者含有PvuII酶切位点的基因频率与正常人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LDL、TC、TG水平增高 ,HDL水平降低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LDLR基因内含子 15PvuII位点不能确定为脑梗死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