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的相互关系。方珐:选择我院2000~2002年确诊的16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进行形态学与单克隆检测免疫学分型比较。结果:106例FAB分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学特征有M3 HLA-DR(-),M4、M5有CD14( )特征,及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63例FAB分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学分型有单纯髓系4例,B-ALL18例,T-ALL5例,变异型23例,混合型13例。结论:在AML中(除M0、M7),不如形态学直观、分型仔细。对于ALL病FAB分型不如免疫学分型,对于M0、M7,只有依靠免疫学分型。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两者要相互结合,互相补充,才能更好地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状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的相互关系,分析并确立免疫分型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依据FAB分型初诊的72例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FCM)的免疫分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1.在40例经FAB分型诊断为AML的病例中,有38例细胞形态学诊断与免疫表型相符合.2.28例FAB分型诊断为ALL的病例中,通过免疫表型的分析检测可明确的区分为T-ALL(9例)和B-ALL(18例)以及T、B混合型ALL(1例).结论 比较FAB与免疫学分型,在AML中白血病抗原表达的专一性不如ALL强,不如细胞学直观、分型仔细;在ALL中,免疫学分型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郑州市儿童医院118例初治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并分析其免疫学特点。结果:①118例儿童初治白血病患者中,其免疫学分型与FAB分型符合率为94.9%(112/118)。②在118例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中,58.5%(69/118)的患儿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CD19、CD22、CD10及CD20的表达率分别为98.6%、92.9%、87.1%和51.4%;34.7%(41/118)的患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CD13、CD33、CD117及CD64的表达率分别为92.6%、92.6%、87.8%和26.8%。在118例初治白血病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7例占5.9%,主要表达CD2、CD7、CD5、CD3,表达率分别是100%、100%、85.7%、71.4%。③4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淋巴系抗原表达占26.8%(11/41),主要是CD7、CD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髓系抗原表达占23.2%(16/69),主要表达CD13、CD33。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诊断能够弥补FAB分型的不足,为个体化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慢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形态学、免疫学检测方法,对145例急慢性白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45例急性白血病(AL)中7例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诊断不符合,通过免疫分型纠正,诊断准确性提高2.6%。M IC分型比单独的FAB分型准确率提高2.8%,FAB分型与M IC分型诊断符合率为95.1%,慢性白血病(CL)中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分型基本符合(100%)。结论:免疫分型为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对混合细胞白血病(MAL)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几组三色荧光标记抗体检测20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20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混合细胞白血病(MAL)14例,所占比例为6.7%,B/髓系共表达10例(71.4%),T/B共表达3例(21.4%),T/髓共表达1例(7.1%);71例FAB分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纯淋系抗原表达31例,淋系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40例(56.34%);123例FAB分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纯髓系抗原表达79例,髓系伴淋系抗原表达(Ly+AML)44例(35.77%);14例MAL,CD79a、cCD3及MPO表达比例为100%、100%和81.8%.14例MAL中11例表达CD34(78.6%),2例白血病细胞部分弱表达,1例不表达.11例淋系和髓系混合细胞白血病中,CD117的表达率为81.8%(9/11).结论 对于MAL、My+-ALL、Ly+-AML等,单纯依靠细胞形态学均不能对其进行准确诊断,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弥补了FAB分型的不足,减少了误诊率,可对白血病细胞进行准确的分型诊断,为临床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组异质性恶性疾病,AL的分类、分型对于确立正确的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继FAB分类方案之后,又提出了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多参数MIC分类法.FAB分类法以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特征为主要分类、分型依据,提供的信息量较少,诊断的准确性较差.而MIC分类法综合多学科的多种参数,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对白血病进行全面分析,为准确诊断AL提供了更多  相似文献   

7.
初治成人急性白血病48例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治成人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的分布和特征。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初治成人AL48例骨髓细胞的免疫标志。结果:系列专一型占64.6%,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纯系表达占70.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纯系表达占63.2%;系列非专一型占25%,其中AML伴淋巴细胞系表达占22.2%,ALL伴髓细胞系表达31.6%;混合型占4.2%。结论:白血病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FAB分型(French—American—British Carcinoma staging)与免疫分型结合可互相补充,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张云宁  曹锋  陈静 《海南医学》2011,22(23):28-3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和免疫学分型的吻合性。方法采用形态学进行FAB分型和流式细胞仪对158例急性白血病病例进行免疫表型分型。结果FAB分型的104例AML中,免疫分型为单纯型AML完全吻合率达63.5%,变异型部分吻合率为30.8%,其中M3型吻合率最高;FAB分型的46例ALL中,免疫分型为单纯型ALL完全吻合率达41.3%,变异型ALL部分吻合率为45.7%,吻合率最低的为L1型;杂合型免疫分型为双表型吻合率为66.7%。结论本实验表明急性白血病在分型诊断时,将形态学及免疫学二者相结合,相辅相成,联合诊断可以极大地提高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王洁  王永才  张蕾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72-72,11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与形态学的变化关系,提高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40例AL患者的骨髓细胞及外周血细胞分别进行染色、细胞化学分析,并对其中骨髓细胞选用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检测。对细胞形态(FAB)分型与免疫表型相比较,找出相关性及特异性诊断标志。结果FAB法与免疫表型诊断,符合者512例,占88.82%;不符合者58例,占11.18%,其中含18例符合型白血病,占5.59%。结论在AL中应该以形态学为基础,免疫学做辅助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不符合时,应该结合临床治疗、染色体、基因情况等方法加以综合分析,进行确诊;免疫表型有助于混合型及转化型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染色体异常与白血病形态分型的联系与预后的关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最近的研究进一步阐明各型白血病常具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白血病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并对预后、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由此,了解各型白血病染色体的改变,将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治。 1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染色体克隆性改变与分型、预后的关系 1.1 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与ANLL FAB分类(M_1~M_7)已广泛应用,在国际第一和第二届急性白血病(AL)分型会议上,MIC(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协作组提出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胞膜及细胞质抗原,探讨其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0例AL患者16种膜抗原及3种细胞质抗原表达.结果13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以CD13(89.6%)、CD33(77.6%)表达为主,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也较高,占99.25%;125例B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主要表达CyCD79a(97.6%)、CD19(84%)、CD22(84%)、CD10(68.8%);31例T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以CyCD3(96.8%)、CD2(71%)、CD3(80.6%)、CD5(87.1%)、CD7(83.9%)为主.CD34在AML组表达4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62.8%;ALL组髓系抗原表达以CD13、CD33多见;AML组淋系抗原表达以CD7多见.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膜、细胞质抗原检测对AL的诊断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40例中国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发现正常核型为40%,染色体数量异常占42.5%,染色体结构异常为17.5%,特异染色体异常包括有t(9;22)(q34;q11),t(4;11)(q21;q23)和t(8;14)(q24;q32)及环状染色体等.分析了2例急淋患者初发和复发时核型的变化,显示复发时有附加异常。研究认为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的联合分析(MIC)有助于急淋的诊断和分型。此外,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于急淋白血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27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其临床特征的研究。结果:染色体异常18例,占66.7%。检出ALL较为常见的特异的染色体异常,如t(9;22),+mar,t(8;14)等。本组检出8例t(9;22),阳性率29.6%,2例+mar,1例t(8;14)。提示这些染色体异常可作为ALL的一种较为独特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免疫分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诊断分型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方法 ,对 6 2例 AL L 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细胞化学染色表现为 POX阴性或 <3% ;NSE(- ) ;免疫分型表现普通型 AL L31例中 ,前前 B- AL L 10例 ,前 B- AL L 6例 ,T- AL L 9例 ,T/ B混合型 6例 ,并对其进行了临床分析。在 6 2例 AL L中 ,有 8例同时表现髓系抗原 (My+ )增高 (CD33+ 3例 ,CD1 3+ 2例 ,CD1 3+ +CD1 4+ 1例 ,CD1 3+ +CD33+ 1例 ,CD1 4+ 1例 )。发现前前 B- AL L、T- AL L、T/ B混合型及 My+ - AL L 预后较差。 结论 :AL L 的免疫分型与临床表现、治疗反应、缓解率和生存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22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及与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25例初治AML的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分析,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G显带。结果 发现本组13l例(58.20%)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共有14种核型异常。t(15;17)、t(8;21)、t(9;22)为最常见的结构异常.且t(15;17)、t(8;21)、inv(16)分别仅见于M2、M2、M4B0。核型异常与临床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持续时间及中位生存期等预后高度相关,t(15;17)、t(8;21)完全缓解率高.完全缓解期及中位生存期长,预后相对较好。而正常核型次之,其它核型异常预后较差。结论 染色体研究对AML的诊断,分型,治疗选择及预后估计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AYA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11~45岁初治AYAs急淋患者的MICM分型、临床特征及疗效,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AYAs急淋患者中,11~30岁者48例,31~45岁者52例,两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50×109/L者38例,WBC与预后有关(P=0.006);初诊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及睾丸白血病(TL)共2例,影响长期生存(P=0.000);普通B细胞急淋(common-B-ALL)58例、前B细胞急淋(pre-B-ALL)12例、早前B细胞急淋(pro-B-ALL)5例、成熟B细胞急淋(成熟B-ALL)1例、T细胞急淋(T-ALL)23例、伴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淋(My+-ALL)3例,CD10(+)ALL、CD10(-)ALL、T-ALL、My+-ALL组间长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细胞遗传学检查显示亚(假)二倍体6例、t(9;22)/bcr-abl 3例、t(4;11)/MLL-AF4 1例、超二倍体8例、t(12;21)/TEL-AML1 1例。亚(假)二倍体、t(9;22)/bcr-abl、t(4;11)/MLL-AF4预后较差(P=0.000);泼尼松预试验反应不良者11例、初治诱导化疗效果未达到完全缓解(CR)者9例,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初诊时外周血WBC及CNSL/TL、泼尼松预试验反应、初治诱导化疗效果、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对AYAs急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AYAs急淋具有相同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年龄不是AYAs急淋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30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率为70.0%.染色体异常以t(15;17),t(8;21),t(9;22)易位较常见,且特定的染色体改变与白血病类型、疗效密切相关.t(15;17)和t(8;21)易位的疗效最佳,正常核型次之,其他染色体易位及数目异常最差。急淋患者中具有t(9;22)或t(8;14)易位的临床上属高危组,疗效差.  相似文献   

18.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t(8;21)易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学表型,并与无t(8;21)易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病人比较.结果:t(8;21) 组与t(8;21)-组CD1,阳性率分别为62%、9%(P<0.01).CD34阳性率分别为76.2%、36%(P<0.05),t(8;21) 组中皆无表达CD7,而t(8;21)-组中CD7阳性率为27.2%(P<0.05);两组间CD15、CD13、CD33、CD10表达无显著差异.提示t(8;2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独特的免疫学表型特点,对形态学分类法难以分类的急性白血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1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分析126例AL初治患者骨髓染色体核型,采用直接培养法或24/48h短期培养法G显带技术检测染色体。结果 AML中M3的核型畸变率最高,M6最低,t(15;17)最多且仅见于M3,t(8;21)见于M2、M4、M4EO、M5,+8异常见于AMLM2、M3、M4、M5、M6各亚型。t(15;17)组缓解率为93.3%,t(8;21)组为75.0%,其它核型异常组为52.0%,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t(15;17)组与其它核型异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t(15;17)组与t(8;21)组比较、t(8;21)组与其它核型异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AML正常核型组缓解率为72.5%.12例t(15;17)患者中7例(58.3%)WT1基因为阴性,缓解率为100.0%,5例(41.7%)为阳性,缓解率为75.0%.6例t(8;21)患者中4例(66.7%)WT1基因为阴性,缓解率为100.0%,2例(23.3%)为阳性,缓解率为50.O%.ALL双Ph染色体异常2例,均为NR,且1例经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仍未达到缓解。结论 染色体研究对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AML核型是否正常与WT1基因阳性率无关,t(15;17)和t(8;21)两组WTI(一)患者缓解率高于WT1(+)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分析7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BAL,取同期诊断的30例t(8;21)阴性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特征。结果7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BAL占同期连续19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3.7%。骨髓细胞形态学均显示为AML-M2,分类中原始细胞均显著增多(均P〈0.01);免疫表型均为髓细胞系伴B淋巴细胞系表达;CD34为高表达阳性;均有t(8;21)(q22;q22)染色体改变,且常伴有染色体复杂易位或缺失等改变;融合基因AMLl/ETO检测均为阳性;7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71.4%,对兼顾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IJL)的联合治疗方案效果较好。结论BA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亚型,其预后不良可能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CD34高表达阳性有关,对于BAL采用兼顾AML和ALL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