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砷化氢中毒对肝脏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被诊断为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患者为接触组,80例无砷化氢接触史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B超对接触组的肝脏进行常规检查,并将其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接触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升高,部分患者B超检查肝脏各径线增大、光点增粗、肝内胆管增粗,图像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砷化氢中毒可致肝功能异常,肝脏声像改变.  相似文献   

2.
B超动态观察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肝、脾、肾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肝、脾、肾的B超声像图改变以及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的关系。[方法]通过动态观察4例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分析患者肝、脾、肾B超声像图的改变,并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对照。[结果]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肝、脾、肾B超表现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声像图改变,而且,肝、脾、肾的恢复滞后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结论]B超检查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超声对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肝脏、胆囊、脾脏、肾、胸腹腔、心脏等脏器进行检查,观察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各脏器损害的超声表现及治疗后超声改变。结果显示,急性砷化氢中毒后可引起人体多脏器的损害,主要有肝、肾、胸腹腔。提示,超声可以观察急性砷化氢中毒所致的多脏器损伤,并可随诊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胆囊的B超声像图改变,探讨B超对急性砷化氢中毒合并胆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38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进行常规胆囊超声检查,分析胆囊超声影像学改变。[结果]B超发现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胆囊病变检出率较高,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沉着物、胆囊内透声差、胆管扩张的检出率分别为39.5%、26_3%、13.2%、26-3%和23.7%。[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易发生胆囊病变,B超技术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合并胆囊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白毒伞中毒的肝、肾功能及其二维显像的表现。方法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中毒者肝、肾功能变化,用西门子小狮王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的肝、肾、胆囊壁的影像改变。结果1例患者黄疸指数在治疗前、中、后无明显升高外,余均升高。所有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在治疗期间均明显升高。2例患者治疗后期出现“胆酶分离”现象及肾功能(Cr)升高。所有患者二维超声检查肝脏各径线略增大、光点增粗、肝内胆小管变粗,肾集合系统回声增粗。2例死亡病例后期肝脏缩小,肝周有低回声带,肝内呈弥漫性改变,胆囊壁明显回声增厚,壁三线,肾脏增大,肾周低回声带。结论急性白毒伞中毒的肝、肾功能改变与肝、胆、肾超声显像改变基本一致,Cr升高在重症肝损害中出现,且在肝损害后发生,而肾超声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声像早于Cr升高。表明超声影像学对白毒伞中毒不仅有辅助诊断的意义,而且对监护其临床疗效及预后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8例急性砷化氢中毒住院病例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B超结果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间接胆红素(IB)四项肝功能指标均在中毒第一天即开始升高,其中ALT至第5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2周后基本正常;AST、TB、IB到达高峰时间约在中毒第3天,较ALT早,而恢复正常时间与ALT基本一致;急性轻度砷化氢中毒患者存在相当比例的肝功能或肝脏B超异常,15例重度中毒患者肝功能指标(除IB外)异常率较轻度中毒患者明显升高,两组各项指标(除IB外)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砷化氢中毒患者中有3例符合轻度中毒性肝病(占23.1%),1例符合中度中毒性肝病(占7.7%),重度中毒患者中有8例符合重度中毒性肝病(占53.3%),符合轻度和中度中毒性肝病的分别为2例(占13.3%)和4例(占26.7%)。 结论 急性砷化氢中毒早期即可出现肝脏损害,即使是轻度中毒患者中也有较多的肝脏损害症状,损害程度与中毒程度基本一致,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正己烷对接触者肝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慢性正己烷中毒是否对肝脏有损害.方法对33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60例接触正己烷的员工和无毒物接触史的30名工人进行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①中毒组出现食欲不振占78.8%、恶心占30.3%,而接触组食欲不振占16.7%,无恶心主诉;②正己烷中毒组人员球蛋白(GP)异常高,与接触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接触正己烷的员工以及中毒病人肝脏B超回声稍粗差异有显著性(P<0.01),接触时间越长,肝脏B超回声增粗的比例越大.结论正己烷接触者肝功能部分指标异常率高,肝脏B超显示肝脏的纤维化率较高,提示接触正己烷有肝脏损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选择78例诊断为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患者为观察组,80例不接触砷化氢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B超对观察组的胆囊进行常规检查,并将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胆管扩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急性砷化氢中毒可致胆囊功能异常,胆囊声像图改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朱林平  葛宪民  梁梅  黄剑兰  梁红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30-1631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肾损害患者的肾脏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38例急性砷化氢中毒肾损害患者,进行常规肾脏超声检查,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38例患者血砷含量为9.2~18.7μmol/L,尿砷为5.4~27.4μmol/L,均超过正常值;肾功能异常;B超肾声像图均有改变,肾声像图改变在少尿期最明显,在治疗期间患者肾功能改变与肾脏超声影像学改变基本一致。结论B超检查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肾损害不仅有辅助诊断的意义,而且对病情监测、临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继发多脏器损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通过临床实践,收集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砷化氢中毒继发多脏器损害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结果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除急性血管内溶血和急性肾功能损害外,还继发心脏、肝脏、胰岛、血管内皮系统等多脏器损害。结论重度砷化氢中毒范围广,较重的病例都继发严重的多脏器损害;适时选择换血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急性砷化氢中毒对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对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间比较方法,将35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分为轻、中、重组,另设健康对照组,用心电图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结果 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29人,占82.85%.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血清心肌酶谱普遍明显升高.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谱升高均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中毒者中正常心电图组与异常心电图组的心肌酶谱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病情好转,心电图异常和升高的心肌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结论 心电图与心肌酶可作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心脏损害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极毒蕈中毒超声检查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肝、胆、脾、肾超声检查的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及估计病情预后.方法对9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每日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发现9例病人均患有肝脏增大并肝实质回声密集,呈弥漫性损害,其中2例合并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损害,通过对病人肝、胆、脾、肾B超检查结果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采用正确的治疗措施,减低死亡率.结论对患者进行心、肝、肾超声检查进行动态观察,结合血生化检查,能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三氯丙烷中毒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急性三氯丙烷(TCP)中毒病例,了解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9例急性TCP中毒病例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发病特点及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TCP可从皮肤、呼吸道吸收入体内,短时间、高浓度接触可造成急性肝脏损害.结论 TCP中毒病人可采取予以保肝、利胆、降酶治疗,对于重度中毒者可予以血浆置换,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电焊工肝脏B超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东英 《职业与健康》2001,17(10):27-27
(目的)探讨锰烟尘对电焊工肝脏是否有影响。(方法)对某厂69名电焊工进行B超检查,并与同厂69名性别、年龄配对的行政科室工作人员比较。(结果)在肝内光点增粗、肝内光点密集、肝内胆小管增粗、以及脂肪肝的发生方面,电焊工组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电焊工人肝脏B超表现异常,是否与长期接触锰烟尘有关,需作远期观察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血、尿相关检验结果的变化。方法通过动态观察1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血、尿液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病程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砷化氢中毒白细胞升高、红细胞及血色素下降,网织红细胞上升;肝功能、肾功能异常。结论血、尿液检验结果均能及时反映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血管溶血引起的一系列器官损害在血、尿液检验结果均能及时反映,对该病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急性溶血期应该结合临床正确分析相关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三硝基甲苯(TNT)中毒上的意义。通过对接触TNT工人和非接触TNT工人进行肝脏B超检查,对比分析其结果,并对工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超检查对诊断TNT中毒具有一定意义。提示,接触TNT工人B超下肝弥漫改变,肝硬化改变和中度脂肪肝改变对诊断TNT中毒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10例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救治成功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病死率很高,尤其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本文病例均为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其中1例为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均救治成功,无1例死亡.现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救治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2 6岁 ,某冶炼厂工人 ,在砷矿石冶炼过程中吸入砷化氢气体而致急性中毒 ,临床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溶血性贫血。1 B超观察结果应用ALDKASSD 630B超仪对该患者肾、肝、脾脏进行了纵向实时动态观察 ,结果见表 1。表 1 砷化氢中毒患者肾、肝、脾脏B超动态检查结果时间(d)       肾   脏              肝   脏              脾   脏       体积 (cm3) 反射强度 自身体积比较 厚度 (cm)反射强度 自身厚度比较 厚度 (cm)反射强度大小2 R 1 0 5× 4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肝、肾、心超声显像特征。方法 监测中毒者心肌酶、肝、肾功能及尿砷变化,采用ATI。公司HDI3000增强型及Toshiba38A二维超声观察患者的肝、肾、心声像改变。结果 (1)5例患者尿砷含量(1例因无尿只测血透析液)为1.9~15.6μmol/L,呈不同程度升高;(2)4例患者WBC不同程度升高或(和)贫血,尿常规均有不同程度异常;(3)4例患者血清心肌酶(CK,AST,LHD和HBDH)有2项以上升高;(4)所有患者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血清尿素氮均增高;(5)二维超声检查5例患者肝、肾的声像表现不同程度异常,1例伴有心脏左房(LA)、左室(LV)径线增大,并有少量心包积液。结论 急性砷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和肝、肾、心二维超声显像与病理改变基本一致。及早使用血液透析可减少脏器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总结急性草鱼胆中毒的声像图改变特点及治疗过程中肝、肾、胆囊等脏器的声像图改变。治疗前42例患者二维超声检查,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光点增粗,39例肝内胆小管壁增粗,胆囊壁双环影21例,双肾增大伴弥漫性改变39例,伴胸水、腹水10例。治疗中期(5~7 d)肝脏仅7例增大,9例胆囊壁稍厚,13例肾脏仍呈弥漫性改变。治疗后期(10~13 d)患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声像图均大致正常。提示二维超声影像学对急性草鱼胆中毒不仅有辅助诊断意义,而且对监护其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