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话与幽默     
某人自称是先知 人们问他: “你是先知的标志是什么呢?” 他答: “我能知道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我们想什么呢?”大伙儿问 他答道: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他根本不是个先知,而是个十足的骗子。’”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设立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是: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第  相似文献   

3.
由旅美华人女导演杨紫烨执导、中国预防艾滋病宣传制作拍摄的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防治艾滋病的话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实,恐怖的艾滋病是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的。这里我们设立“遏制艾滋”的栏目,就是要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把防治艾滋病的常识连续不断地传递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80年代末 ,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 ,一条长长的红丝带剪成小段 ,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红丝带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 ;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红丝带标志的由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及蒙古区域办事处  相似文献   

5.
满意是人们的一种感觉状态水平,它来源于对一件产品所感知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绩效所进行的比较。服务对象满意与否将直接影响其对服务的利用,艾滋病感染者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效果。在评价新疆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艾滋病感染者的满意度主要包括:艾滋病感染者对相关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预防艾滋病靠洁身自爱不靠避孕套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朱琪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性行为混乱,因此防止性传播就成了最关键的措施。现在有这样一种不加解释的宣传,说是“只要使用避孕套,就可以防止艾滋病”。这便给人们这样一种误导:“不管是卖淫嫖娼、性乱,还...  相似文献   

7.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年来,艾滋病的快速蔓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许你从自己的周围并未实际感受到艾滋病问题的严重,但事实上它就在我们身边。对待艾滋病,请记住一句话——关注远胜于漠视。  相似文献   

8.
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艾滋病患者倍受歧视。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从此,红丝带象征着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健康教育所2005~2008年承担了目标人群为中学生的预防艾滋病传播材料开发使用项目。该项目传播材料载体为作文本,在作文本的封二、封三刊载漫画故事,封四刊载预防艾滋病顺口溜;传播的形式是漫画故事和顺口溜,核心信息是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相关信息。为了解传播材料初稿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我们在界首市、临泉县进行了材料预试验。  相似文献   

10.
健康日历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新出炉的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单上,有一部叫《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影片,它讲述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一名艾滋病患者积极寻求治疗、延长生命的故事。影片里艾滋病末期的病人骨瘦如柴、皮肤溃烂、面目阴郁,非常符合我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想象。那么,三十多年过去了,艾滋病依然那么可怕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重新认识一下艾滋病。  相似文献   

12.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在这样一个日子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艾滋病注入更多的关注。目前艾滋病的感染率与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高,长此以往,艾滋病这种世纪绝症带给人们的将是一场充满残酷的灾难。有效防治艾滋病将是摆在世界医学工作者及全球人民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艾滋病只是如今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些年来,性传播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在我国,从八十年代起,由于种种原因,性传播疾病死灰复燃,并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了一个危害极大的社  相似文献   

13.
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12月1日,这是一个让整个世界都痛心的日子——“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一天,人们又不得不面对艾滋病这个世界瘟疫,不得不面对它给我们整个的世界带来的沉重灾难:1981年12月,全世界只有15个国家发现艾滋病,患病人数还只有155人,可是到了2001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达6000万,已经死亡2000万,而且2001年内的新  相似文献   

14.
12年来,徐莲芝大夫亲手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已有近百例。她用爱在艾滋病病房为艾滋病患者“搭建”了一个家……还有很多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我们想在这里讲述。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预防艾滋病师资培训指南—教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景琳  谢蕾 《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2):713-727
编者按: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而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必须了解艾滋病、认识艾滋病,才能够把预防艾滋病知识广泛、及时地传播给广大的青少年.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教育部于1997年9月在北京举办了预防艾滋病师资培训班,引进了在国际教育领域内被普遍接纳的生活技能培训方法.生活技能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同伴教育方法是发展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和做出正确抉择的能力.这两种培训方法的实效性,在培训班上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并由此提出了利用"生活技能教育"方法开展中国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8年开始资助中国部分省市县开展逐级生活技能师资培训,以建立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同时与同伴教育结合,在中学开展长期、持久的教育活动,使学校教育成果辐射到家庭和社区,从而将艾滋病预防教育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广泛采集国内外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文献,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调整和改编,于1998~2000年在四川试点成功的经验和基础上,编撰成本教案,力求做到信息量大,可操作性强.从"生活技能"入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此教案的一系列大胆尝试的开始.我们期待中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能够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道路,并能成为世界艾滋病预防教育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乡村医生。我们那儿有艾滋病病人,家乡有人问我怎样与艾滋病病人相处。我虽然行医20多年了,但对艾滋病还很生疏,只知道害怕,不知道怎样与艾滋病病人相处,请您告诉我,好吗?谢谢! 敬祝安好一个乡村医生爱文上爱文医生,你的问题问得很好,现请高耀洁教授答复如下: 编者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症,是当代的“瘟疫“,它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生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引人关注和最使人恐惧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确定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2009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普遍可及和人权。宣传口号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相似文献   

18.
《自我保健》2008,(11):8-9
滚滚红尘,性与爱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多少饮食男女为了生活,为了销魂荡魄的刺激,一次又一次铤而走险。未来将会有多少无知者被艾滋病击中,我们不得而知,但本刊要提醒大家的是:艾滋病正在走向你、我、他为了生命不受威胁,请你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这也是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7种必备的健康基本技能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医学生艾滋病问卷调查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与态度将直接影响日后艾滋病防治的成效 ,因为他们今后在卫生岗位上是艾滋病防治及健康教育的主力。所以 ,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感染者态度、如何预防等方面的状况和健康教育的效果 ,具有很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于 1999年 10月对辖区一所中等卫生专业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现将结果统计分析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吉林省白城卫生学校 1999、1998、1997年入校的医疗、护理、五官、检验、妇幼、预防等 14个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内容 :包括艾滋病知识、传播途径、对艾滋病人或感染者态…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是今后艾滋病(AIDS)防治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他们对AIDS的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AIDS的防治成效。为此目的,我们于1999年10月,对白城卫校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问卷 自行设计“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调查表”。内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染途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如何预防等十三项。以班级为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