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用二异丙基氟磷酸(DFP)控制的乙酰胆硷酯酶(AChE)活性的药物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衰老大鼠蓝斑核(LC)含AChE神经元胞体在被DFP抑制后重新产生AChE量的变化。对5只3个月龄和6只26月龄大鼠LC的AChE细胞,用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灰度(酶活性浅染或深染后的透光度),细胞数目及细胞大小。三种参数分别列表与图加以比较。结果,老年大鼠LC胞体产生AChE速率减低,AChE活性明显减弱,AChE细胞数显著减少,细胞截面积也变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缺氧后纹状体边缘区(MrD)的病理改变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的含量改变,探讨缺氧对纹状体边缘区的损害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建立40只大鼠缺氧模型(予氧含量为8%、氮气含量为92%的混合气,5h/d,连续5d)并对其进行Y迷宫实验,缺氧5d后处死动物观察其脑组织切片HE染色和AChE和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大鼠缺氧前后Y迷宫实验成绩差异显著。(2)AChE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纹状体可见大量AChE阳性反应纤维和少量阳性细胞,MrD内AChE染色略淡;缺氧后纹状体其他部分AChE染色无明显变化,而MrD则明显加深。(3)NADPH-d组化反应显示,MrD内NADPH-d阳性细胞多呈梭形,纹状体内阳性细胞数较其他区域多;缺氧后阳性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但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结论缺氧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以及MrD内AChE、NADPH-d染色的明显改变。这些改变较纹状体其他区域更为明显,表明MrD对于缺氧较敏感,缺氧后AchE和NADPH的减少可能与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鼠左腓总神经离断后与胫神经端侧吻合,于术后第1至8周取L4~5脊髓和背根节(DRG)做冰冻切片,分别显示前角运动神经元(SMN)AChE活性和DRG神经元NOS活性。结果发现;①正常鼠SMN-AChE活性中-强度阳性反应。实验组外侧核SMN-AChE活性和阳性细胞数,于术后2~3周比正常者明显减低,有的SMN-核周体出现空泡样变性;术后4~8周,SMN酶活性和阳性细胞数渐增,并明显高于正常者。同体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期比较,SMN酶活性相对较弱。②正常鼠部分中-小型DRG神经元NOS活性为中-强度阳性反应。实验组于术后第1~4周,NOS活性和阳性细胞数较正常者明显增高;术后第5~8周其渐趋正常。对照组DRG神经元NOS活性表达较强及与实验组有相应的变化梯度。二组DRG内均见到空泡样变性的神经元核周体。结果提示,坐骨神经慢性损伤所产生SMN-AChE活性增强,可能是轴突再生的反应,并对由NO介导的一级感觉信息传导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对大鼠行为和黑质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Lactacystin组单侧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 10μg至大鼠黑质致密部,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黑质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和黑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特点.结果 Lactacystin组大鼠出现进行性的运动迟缓、震颤,注射阿朴吗啡后大鼠向健侧恒定旋转.Lactacystin组大鼠黑质致密部健侧与损毁侧TH阳性细胞数之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电镜下可见Lactacystin组大鼠黑质神经细胞核明显内陷或不完整,核内染色质有凝集现象,核仁边移,胞浆内黑色素颗粒极少,线粒体肿胀或空泡样变,粗面内质网脱颗粒.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可引起大鼠行为学和黑质神经元发生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20例PNH患者红细胞膜总脂,Ch/PIM比及磷脂组分,并比较了10例PNH红细胞膜AChE在PBS系统和生理盐水中的酶活性。发现PNH红细胞膜脂缺失严重,比正常少22%,但Ch/PIM比值及各磷脂相对含量均无明显改变。在PBS中AChE活性接近正常红细胞,但在生理盐水中明显低于正常红细胞,仅为正常的40%。表明PNH红细胞对补体敏感而溶血可能是由于补体导致膜脂缺失,进而破坏了红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而引起的,这也是AChE活性在低pH环境中酶活性比正常红细胞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百草枯干预对小鼠黑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口服百草枯的途径,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神经元。结果口服百草枯两月后,黑质的SOD和GSH-PX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黑质部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百草枯可造成小鼠PD样的行为表现;小鼠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浓度增高,提示氧化应激参与了百草枯所致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百草枯干预对小鼠黑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用口服百草枯的途径,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神经元.结果 口服百草枯两月后,黑质的SOD和GSH-PX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黑质部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 百草枯可造成小鼠PD样的行为表现;小鼠黑质部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浓度增高,提示氧化应激参与了百草枯所致P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新染色法,并明确大鼠胃肠道ICC的吞噬功能.方法: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进行苔盼蓝(TB)活体注射,同时,对回肠肌间神经丛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光镜下,在回肠肌间神经丛内,可观察到两种不同染色的细胞:①AChE阳性神经元,大多呈AChE强阳性,胞体多为圆形或卵圆形,部分为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体积大,胞体直径达20~25 μm,胞浆内含有棕褐色AChE阳性颗粒,细胞核不着色.AChE阳性神经元多以8~12个细胞密集成肠肌间神经节.神经节之间,由AChE阳性神经纤维束相连接.②TB阳性细胞即Cajal间质细胞,胞核大而圆,不着色,核周质少,胞质内含有TB阳性颗粒,体积小,胞体直径6~8μm,多位于三级神经纤维束分支所形成的网眼中,肠神经节内未见TB阳性细胞.ICC有二种类型,Ⅰ型细胞数目多,胞体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突起明显,常发出2~5个突起;Ⅱ型细胞数目少,胞体呈卵圆形,突起不明显.结论:此染色法可很好地显示ICC及其与神经元的形态学联系,同时也证实了ICC具有吞噬功能,ICC可能是胃肠道的重要免疫防御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缺氧后纹状体边缘区(MrD)的病理改变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的含量改变,探讨缺氧对纹状体边缘区的损害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建立40只大鼠缺氧模型(予氧含量为8%、氮气含量为92%的混合气,4h/d,连续5d)并对其进行Y迷宫实验,缺氧5d后处死动物观察其脑组织切片HE染色和AChE和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大鼠缺氧前后Y迷宫实验成绩差异显著。(2)AChE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纹状体可见大量AChE阳性反应纤维和少量阳性细胞,MrD内AChE染色略谈;缺氧后纹状体其他部分AChE染色无明显变化,而MrD则明显加深。(3)NADPH-d组化反应显示,MrD内NADPH-d阳性细胞多呈梭形,纹状体内阳性细胞数较其他区域多;缺氧后阳性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但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结论 缺氧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以及MrD内AChE、NADPH-d染色的明显改变。这些改变较纹状体其他区域更为明显,表明MrD对于缺氧较敏感,缺氧后AchE和NSADPH的减少可能与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帕金森病(PD)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及25例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VP组),同时将同期收集25例健康老年人(NC组)纳入对照组。三组患者均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三组患者黑质致密带(SNc)、黑质网状带(SNr)、红核(RN)、苍白球(GP)、壳核(PUT)和尾状核(CN)中的相位值。结果 PD组中黑质致密带(SNc)、苍白球(GP)、壳核(PUT)的相位值明显低于VP组(P<0.05),两组黑质网状带(SNr)、红核(RN)和尾状核(CN)的相位值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VP组中各核团相位值与NC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运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测定PD及VP患者黑质致密带、苍白球、壳核中的相位值对二者诊断、鉴别诊断起到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帕金森病(P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壳核、尾状核和苍白球相位值,不同Hoehn-Yahr分级帕金森患者各核团相位值。结果两组红核、黑质网状带相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黑质致密带、壳核、苍白球相位值低于对照组,尾状核相位值高于对照组(P<0.05),PD患者Hoehn-Yahr分级与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壳核、苍白球相位值相关,且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壳核、苍白球相位值与Hoehn-Yahr分级呈现负相关(P<0.05),而PD患者红核、尾状核相位值与Hoehn-Yahr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应用于PD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中是有效的,根据脑部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可判断黑质、壳核等铁沉积含量,进而分析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钙结合蛋白-D28K(CaBP)对脑内多巴胺(DA)能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CalbindinD-28k转基因小鼠黑质致密部、腹侧被盖区、海马的CaBP和黑质致密部CaBP阳性细胞数,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病(PD)模型,通过模型鼠游泳、悬挂、移动能力等行为学指标以及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来测定过表达CaBP抗MPTP对DA能神经细胞的损伤能力。结果转基因鼠黑质致密部、腹侧被盖区CaBP量显著高于正常鼠,海马、大脑皮层中CaBP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黑质致密部CaBP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小鼠[(140±9.89)个vs(101±7.82)个]。MPTP造模后,转基因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和4项行为学变化差异不显著,而正常鼠造模后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和4项行为学变化差异显著。结论过表达的CaBP对脑内DA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脑相济"电针疗法防治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7 d[20 mg/(kg·d)]的方式建立帕金森病模型。用悬挂实验观测协调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的阳性细胞数量;利用Elisa方法检测黑质和纹状体中炎性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行为状态明显变差(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与电针组行为状态明显改善(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H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GFAP和Iba-1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西药组TH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GFAP和Iba-1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黑质和纹状体炎性因子IL-17、IL-6、TNF-α明显升高(P0.0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电针组黑质和纹状体炎性因子IL-17、IL-6、TNF-α明显降低(P0.05),GDNF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脑相济"电针疗法可以通过补益脑肾,调节肾和脑的功能,抑制胶质细胞活性从而降低脑内黑质和纹状体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增加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周围环境而达到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简称2BS)核及染色质体外转录活性与代龄的关系。方法:用γ-~(32)PATP及~3H-UTP参入法测定衰老2BS细胞核及染色质的转录活性。结果:(1)衰老2BS细胞核的转录起始能力较年轻的下降44%(P<0.01);(2)衰老和年轻2BS细胞核内不与染色质结合的RNA聚合酶(RNP)转录活性无差异(P>0.05),而与染色质结合的RNA聚合酶转录活性则随增龄明显下降(P<0.01);(3)衰老2BS染色质体外转录活性较年轻2BS下降58%(P<0.01),对DNaseⅠ的敏感性也有所降低。结论:衰老2BS细胞核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可能是转录活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检查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PD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原发性震颤患者设为非PD组。两组均行DTI、DKI检查,比较DTI检查中黑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DKI检查中黑质平均扩散峰度(MK)值单项及联合诊断PD的效能。结果:在黑质中,DTI检查PD组FA值小于非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核、下丘脑中,DTI检查两组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黑质、红核、下丘脑中,DTI检查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黑质、红核、下丘脑中,DKI检查两组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黑质中,DKI检查PD组MK值大于非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核、下丘脑中,DKI检查两组M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DTI检查中黑质FA值、DKI检查中黑质MK值单项及联合评估P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846、0.900,且黑质中FA值、MK值的Cut-off值分别为0.535、0.775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而两个指标联合检查诊断价值更高(P<0.05)。结论:DTI检查中黑质FA值、DKI检查中黑质MK值联合诊断PD的效能高于两者单项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不同年龄段的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周龄及32周龄各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组,模型组,GBE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PD动物模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进行灌胃治疗。运用爬杆、悬挂和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肢体运动功能,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大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及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阳性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 (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8周龄模型组小鼠运动功能得分、大脑GSH-Px活性、黑质TH阳性细胞及纹状体DAT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下降,脑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PD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给药组8周龄小鼠运动功能得分、SOD与GSH-Px活性、黑质TH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2周龄模型组小鼠运动功能得分、黑质TH阳性细胞以及纹状体DAT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下降,SOD与GSH-Px活性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升高,说明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给药组32周龄小鼠运动功能得分、SOD活性、黑质TH及纹状体DAT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提高,脑组织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MPTP诱导的不同年龄段PD小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协调性和脑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反应(IR)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颈部scMPTP20mg/kg,连续8d造模型。同时设立SVHRP治疗组,测定小鼠爬竿和游泳时间以检测其运动协调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脑内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MPTP致模型小鼠在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后,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同时在尾核的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较正常组增多。治疗组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改变,尾核的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SVHRP可以保护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改善MPTP引起的运动协调性降低,逆转MPTP引起的尾核nNOS免疫反应活性增强。而NO可能参与其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i.p.)、MPTP组(30 mg/kg×5 d,i.p.)及Rg1(5 mg/kg×8 d,i.p.)预处理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Perls’铁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以及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黑质内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免疫反应活性变化、铁染色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和DAT 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小鼠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组黑质内铁染色阳性细胞数增高以及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明显减少;与MPTP组相比,Rg1预处理组黑质内铁染色阳性细胞数降低以及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组黑质内DAT免疫反应活性和DAT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MPTP组相比,Rg1预处理组黑质内DAT免疫反应活性和DAT mRNA的表达有所增高(P<0.05)。结论 Rg1对MPTP致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g1能通过降低MPTP诱导的铁过多聚积从而拮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尾壳核是皮质下中枢的重要结构,它与脑的其他部位的联系,有较详细的记载。国内外学者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大白鼠尾壳核,观察其传入联系的报导也不少,其共同特点是黑质致密部的标记细胞多而最明显。因此许多神经研究者常将此种实验作为检验HRP 的活性标志。我们于1983年举办的山东省 HRP 法技术培训班,就是将 HRP注入大白鼠尾壳核后观察中脑黑质的标记。观察范围包括黑质致密部(SNC)、被盖腹侧区(VTA)及中缝背核(dr)外,往往还观察到上述区域的对侧也存在少量的标记细胞。但有关这方  相似文献   

20.
Li G  Ma R  Sun SG  Tong ET  Yuan G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5):3177-3181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上调是否参与脂多糖(LPS)诱导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方法脑立体定位注射5μgLPS至大鼠脑黑质,观察不同时间点(6、12h,1、3、7d),iNOS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化学比色法检测黑质NO释放量以及iNOS活性改变。结果iNOSmRNA和蛋白的动态变化为6h开始出现增高,1d达高峰,3d开始下降,7d后基本消失。1d时iNOS阳性细胞数(45.30±4.63)显著高于PBS对照侧iNOS阳性细胞数(0.11±0.04)(P<0.01)、RT-PCR、Western印迹法显示1d组iNOSmRNA和iNOS蛋白表达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PBS对照侧;同时发现iNOSmRNA和蛋白过度表达,并促进NO释放,iNOS活性升高。结论iNOS上调可能是LPS诱导DA能神经元变性机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