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复合材料修复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2008年经下睑睫毛下皮肤入路开眶术治疗26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术前眼球内陷(与健眼差值-3~-6mm)22例、复视18例、眼肌运动受限26例;术后眼球内陷改善(与健眼突出度差值≤±1.5mm)22例、4例眼球内陷残留(与健眼差值-3~-4mm),14例复视完全消失、4例复视有所改善,眼球运动无受限18例、受限减轻8例。手术未影响视力,术后随访期间无HA复合材料感染、排出及移位等并发症。结论:临床表现明显的眼眶爆裂性骨折及早修复效果好,HA复合材料作植入物眶内骨折充填安全有效,是重建眶壁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Medpor矫正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术前CT诊断明确的25例(25眼)眼眶骨折术中应用修剪塑形后的Medpor进行眶壁重建.结果 术后眼球突出度较术前提高1.5~5.0 mm,外观与伤前相似.术后3月后原有复视的13例中复视消失者12例(92.31%).结论 对眼眶爆裂性骨折运用Medpor板可有效矫正眼球内陷及复视.  相似文献   

3.
孙熠  曹虹  燕振国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901-1903
目的:观察高密度多孔聚乙烯( Medpor )板在眼眶骨折合并眼球内陷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因眼眶骨折致眼球内陷患者17例17眼,采用Medpor板进行眶壁骨折修复手术。术后随访6mo,观察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及复视等变化。
  结果:术前患眼较对侧平均内陷(3.4±1.5) mm,术后6mo有2例残存眼球内陷1mm,其余15例眼球突出度与健眼差值小于1 mm。术前17例均存在眼球运动受限并伴有不同程度复视,术后6mo,16例患者眼球运动受限治愈,复视消失,1例患眼轻度外展受限并残存外侧水平复视。术后随访期间未见Medpor板的脱出、排斥、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Medpor板可有效补充眼眶容积,修复眼球内陷等眼眶骨折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眼眶爆裂性骨折Medpor填充治疗效果,评估术后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28例(28只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术后视力、眼球突出度、眼外肌运动及复视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2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患眼明显视力下降和视力丧失,术后眼球内陷度数为(1.5±0.6)mm,与术前(3.6±1.1)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5例患者复视完全消失,2例患者第一眼位无复视,但仍有周边复视,1例术后第一眼位复视仍存在。26例术后眼球运动基本恢复正常,2例外展稍受限,但较术前好转。以上28例患者均未发现填充物移位、感染或排异反应。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术后早期运动训练,是治疗效果的关键。Medpor填充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所致复视、眼球内陷,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背景 眼眶爆裂性骨折引起明显的眼球形态和功能的异常.眼眶解剖结构复杂,故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M)技术有望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评估.目的 研究CADM技术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74例74眼的手术过程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ADM手术者58例58眼,非CADM手术者16例16眼,2个组间患者基线特征,如年龄、性别和眼别均匹配.CADM手术组术眼采用CADM技术进行个体化三维立体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眶骨骨折缺损处的填充,非CADM手术组术眼采用常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或多孔聚乙烯高分子合成材料(Medpor)填充法.所有术眼术前均行常规眼部检查以及CT检查,术后随访22~69个月,在随访期间内定期进行眼部临床观察和CT检查.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位置、眼球运动和复视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CADM手术组和非CADM手术组术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1±0.37和0.69±0.4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4±0.38和0.72±0.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43,P=0.837),术眼手术前后视力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576,P<0.01),其中2个组术眼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治愈和好转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98,P=0.766;Z=-0.548,P=0.584).CADM手术组和非CADM手术组术眼术前眼球眼球内陷度值分别为(3.93±0.99) mm和(3.88±0.97)mm,术后分别为(0.91±0.67)mm和(1.84±0.80)mm,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3.558,P=0.063),各组术眼术后眼球眼球内陷度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影像显示,CADM手术组术眼植入物在位,与眶骨骨折缺损处贴合良好,患者眼球位置及外观均恢复正常.非CADM手术组术眼发生植入物翘起并损伤内直肌.随访期内CADM手术组未发现组织感染、排斥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CADM技术用于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可重建三维立体骨性眼眶,并有效改善患眼位置、眼球运动功能和视觉功能,其疗效优于传统植入物填充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及镶嵌钛网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 Titan)外科种植体在复合性眼眶骨折整复手术中的应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10眼)Medpor或Medpor Titan外科种植体植入修复复合性眼眶骨折手术.观察眼球内陷、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等变化.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外科种植体的脱出、排斥、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术前患眼凹陷平均(3.00±0.75)mm,眼球下移平均(2.10±0.88) mm,6例存在眼球运动障碍.术后3例残存眼球凹陷1 mm,7例眼球凹陷矫正;8例眼球下移完全矫正,2例残留眼球下移1 mm;5例眼球运动障碍得以矫正,1例外展功能受限;8例复视消失,1例残存下方垂直复视,1例残存患眼外侧水平复视.结论 应用Medpor及Medpor Titan外科种植体治疗复合性眼眶骨折,可有效恢复眼眶容积,矫正眼球内陷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内壁合并下壁眼眶爆裂性骨折Medpor修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Medpor植入术治疗内壁合并下壁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内壁合并下壁眼眶爆裂性骨折12例(12眼)行眼眶整复及骨折区骨膜下Medpor植入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眼球突出度、眼外肌运动、复视及视力等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眼眼球内陷矫正,眼球活动良好,复视消失,手术未影响视力,术后随访期间无植入物脱出或排斥反应。结论有并发症的内壁合并下壁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应及早行眼眶整复术治疗,应用Medpor作植入物安全有效,是重建眶壁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技巧、时机和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T扫描和眼眶三维重建,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填充材料,对32例(32眼)眼眶爆裂性骨折实施手术治疗修复眶腔壁,术后1月复查。结果术后1个月,32例手术中,眼球内陷明显改善21例;眼球运动改善及复视减轻或消失16例;眼球内陷矫正不足4例;眼球运动障碍加重3例;视力较术前下降2例;眶下神经损伤5例。结论手术是改善和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及填充材料的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钛网联合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板(Medpor)植入治疗内壁合并下壁眼眶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12眼)内壁合并下壁眼眶骨折行钛网联合Medpor植入的手术效果,术前眼球内陷≥3 mm者10例,内陷2~3 mm者2例,复视5例,眼球明显下移2例,术中均经下睑缘下皮肤切口,下壁骨折区行钛网植入,内壁骨折区及眼球内陷重的行Medpor植入矫正.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眼球内陷均矫正至2 mm以内,复视完全消失4例,明显改善1例,2例眼球下移均消失,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无感染、植入物脱出或排斥、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钛网联合Medpor植入治疗内壁合并下壁眼眶骨折安全有效,同时采用了两种植入物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爆裂性眼眶骨折236例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爆裂性眼眶骨折复视和眼球内陷的治疗。方法对236例(236眼)爆裂性眼眶骨折进行双眼前段后段各项检查及眼球突出度、同视机、复像及眼CT等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结果伤后早期组织水肿较重,先行抗炎消水肿治疗,伤后2周左右,组织水肿明显消退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手术治疗。手术采用Medpor板做为修复眼眶缺损区的材料。有84例手术治疗,术后复视消失78例,占92.6%,复视明显减轻6例,占7.1%;眼球内陷完全矫正者72例,占85.7%,复视明显改善者12例,占14.3%。结论爆裂性眼眶骨折所致的复视及眼球内陷可通过眶骨折修复术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