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促炎因子IL-17及其产生的细胞在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和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 用。近年来研究发现,IL-17与各种原因的肺损伤密切相关,IL-17的水平和分泌IL-17细胞的比例在各种肺损伤中都有显著变化,IL-17与相应 的受体结合参与各种肺损伤的病理与生理过程,靶向IL-17轴可作为治疗肺损伤的新靶点,本文就IL-17在肺损伤的相关疾病中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探讨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7(IL-17)对于骨质疏松疾病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40例骨质疏松症[男13例,女27例,年龄(75.58±1.90)岁]和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71.67±1.99)岁]年龄相仿的健康人血清样本,使用流式细胞术、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其淋巴细胞亚群相应细胞因子水平、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NP)及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骨密度;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IL-17和IL-2的预测效能。结果较健康对照组[(386.9±39.81)pg/ml]相比,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β-CTX表达上调[(563.7±57.2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P表达具有上调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IL-2、IL-10、IL-17呈现明显高表达(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IL-2和IL-17的表达与骨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272,r=-0.380,P<0.05),ROC曲线进一步计算出IL-17和IL-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和0.62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IL-17和IL-2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IL-17可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A的表达及其与HBV相关肝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3例HBV相关肝病患者(慢性肝炎21例,肝硬化21例,肝衰竭23例,原发性肝癌28例)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17A;分析IL-17A在不同类型HBV相关性肝病中的变化及其与ALT、AST、TBil、ALB、PT、HBsAg、HBeAg、HBV DNA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IL-17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及健康对照组(P< 0.05);肝衰竭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P= 0.000);轻、中、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代偿期肝硬化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P= 0.000);死亡患者血清IL-17A显著高于病情好转患者(P= 0.036).IL-17A对死亡预测的C-statistic值为0.726;IL-17A与AST、TBil呈正相关;与ALT、PT、ALB无显著相关性;与HBsAg呈负相关,与HBeAg呈正相关;而与HBV DN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IL-17A在肝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显著升高,与相关反映炎症程度的指标及HBsAg、HBeAg存在相关性.IL-17A可作为反映HBV相关性肝脏炎症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既有自我更新能力,又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可塑性,在特定环境中可横向分化形成多种非造血组织的前体细胞,如肝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当肝脏存在严重损伤、炎症、酶缺乏、肿瘤和免疫反应时,造血干细胞能够移居病变部位,参与受损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再生,改善肝脏代谢、抗肿瘤和免疫排斥反应等一系列生物学作用,使机体内环境稳定。造血干细胞的横向分化特性,使其在肝脏多种疾病和肝移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人体内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肝脏是由50万-100万个基本结构单位——肝小叶构成,是由20多种细胞类型组成,包括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肝内皮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间皮细胞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睡眠与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胃肠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有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睡眠障碍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消化系统黏膜病变,这此病变同时加重睡眠障碍,二者互为因果。提出在积极治疗胃肠疾病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7.
IL-2受体α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2受体(IL-2R)的相互作用在T细胞活化、增殖中起关键作用。IL-2Rα单克隆抗体能选择性地产生免疫抑制作用。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IL-2Rα单克隆抗体由抗-Tac发展为嵌合体和人源化抗体。研究证明,正-2Rα单克隆抗体Daclizumab和Basiliximab有显著降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I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17等有关.IL-17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表达均增高.IL-17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并能诱导活化T细胞,促进滑膜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抑制软骨细胞合成基质,增强破骨细胞活性,最终导致骨侵蚀.IL-17能与其他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进一步发展.I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进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抗IL-17抗体生物治疗有望成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Kupffer细胞(KCs)与肝脏疾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整理近年来关于KCs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KCs是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特定的环境下,活化的KCs通过呈递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吞噬作用等参与多种炎症反应、免疫耐受以及对肝细胞的侵害过程.KCs既可活化为M1型...  相似文献   

10.
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2受体(IL-2R)的相互作用在T细胞活化、增殖中起关键作用。IL-2Rα单克隆抗体能选择性地产生免疫抑制作用。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IL-2Rα单克隆抗体由抗-Tac发展为嵌合体和人源化抗体。研究证明,IL-2Rα单克隆抗体Daclizumab和Basil-iximab有显著降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17mRNA在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21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23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IL-17mRNA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疾病病程与皮损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IL-17mRNA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稳定期白癜风患者IL-17mRNA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患者IL-17mRNA的含量与病程无相关性(r=0.15,P〉0.05),与皮损面积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IL-17在白癜风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些胆道疾病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在国外约占肝移植总数的40%。近些年,肝胆系统恶性肿瘤行肝移植的比例明显减少,各种难治愈性良性胆道疾病的比例显著增加。随着胆道外科和移植外科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日益密切。一些胆道疾病既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也是肝移植后常见并发症。本文将重点讨论肝移植对胆道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肝脏疾病与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随着我国人口趋向老龄化,两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不断有国内外学者针对两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是肝脏疾病中的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肝等疾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性。本文根据国内外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的各种文献,把两类疾病的相关性加以阐述。表明肝脏疾病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国内外对各种肝脏疾病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已有初步结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两者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对于探索两种疾病的防治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胆道疾病与肝脏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由肝实质和胆管系统两部分构成,严重的胆管系统疾病发展到终末期导致肝功能衰竭,选择肝移植是常规而有效的手段。近几年,随着胆道外科和移植外科的发展,肝移植的适应证由肝脏恶性肿瘤转变为各种终末期肝脏疾病和良性肝脏疾病,胆道系统疾病约占肝移植总数的40%,胆道疾病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性肝硬化等。另外,胆道并发症也是原位肝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并且严重影响肝移植的远期效果和存活。本研究主要讨论几种常见胆道疾病的肝移植进展。  相似文献   

15.
睡眠与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胃肠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有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睡眠障碍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消化系统黏膜病变,这此病变同时加重睡眠障碍,二者互为因果.提出在积极治疗胃肠疾病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白介素-17(IL-17),CD4*细胞亚群Thl7细胞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在抵抗胞外细菌、真菌 感染的宿主防御以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绝经后骨质疏松现被认为可能是 一种炎症过程,现有研究表明IL-17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 几年IL-17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相关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胆道领域,基本的损伤修复研究显著落后于皮肤及胃肠道领域.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胆道的损伤修复的研究相对困难.但因其临床意义重大,人们对胆管上皮的病理生理学越来越感兴趣,胆管上皮的培育成功彻底扭转了这种趋势.在肝外胆管,损伤修复的不足、瘢痕、狭窄可压迫组织.在肝内小胆管,受损的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过度反应导致肝脏疾病,慢性感染和持续的损伤修复常可引起肝硬化及肝癌.  相似文献   

18.
肝脏良性疾病的肝移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肝脏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自上个世纪80年代在欧美国家获得公认以来,已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开展。我国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国掀起了第二个肝移植的热潮,迄今已完成1000余例肝移植.在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技术、介人放射、移植免疫、抗感染治疗等各个方面均获得丰富的经验.我国肝移植的效果及长期生存率亦逐步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肝切除术己积累了20多年的经验.随着近些年腹腔镜手术技术及外科医生对肝脏解剖和生理特征的认识提高.腹腔镜肝切除术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国内外有大量成功手术的报道,同时腹腔镜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也改变了对肝脏病变的传统外科处理观点.  相似文献   

20.
1995年Okamura等从内毒素休克的裸鼠肝细胞中分离并克隆出一种能诱导产生IFN-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并将其命名为IFN-γ诱导因子(interferon—gamma—inducing factor,IGIF)。1996年Ushio等首先克隆了人类IGIF的cDNA,进一步研究发现IGIF不仅能诱导产生IFN-γ,而且还有其他多种生物学功能,遂将这一种新发现的促炎性细胞因子重新命名为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