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医院腹腔镜治疗急性亚急性胆囊炎47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亚急性胆囊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479例急性亚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腹6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腹腔内感染1例,胆道感染2例,胆道残余结石6例,胰腺炎4例,梗阻性黄疸3例,胆道损伤胆漏1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6 d.结论 充分认识疾病、熟练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亚急性胆囊炎疾病在基层医院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方法. 方法: 对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资料分别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和早期非手术治疗的两种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并对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进行总结. 结果: 1992年1月~1994年12月的29例患者经早期手术治疗,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2%和93.1%,1995年1月~2000年12月的51例经早期非手术治疗,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和5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姑息性胆道引流术对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老年肝门部胆管癌行姑息性胆道引流术的手术死亡率、早期并发症率及术后存活时间. 结果: 21例中,术后存活19例,1 w后黄疸明显消退者17例(占89.47%),手术前后的肝功能和胆红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1),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9.52%,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1个月,38.1%术后存活超过1年(包含1年),最长2例已达27个月. 结论: 对于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胆道引流术特别是T管外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对胆道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003年6月~2004年10月所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86例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取出结石,7例安置T管,79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未发生胆道损伤、腹腔感染,随访无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掌握胆道镜取石技巧,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运用技巧.方法 总结我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所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132例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8例安置T管,110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4例中转开腹.未发生胆道损伤、腹腔感染,随访无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掌握胆道镜取石技巧,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近5年33例SAP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高危因素对于SAP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33例SAP病例中,发病1周内死亡的有16例,心脏骤停占55%,老年患者(>60岁)占78.8%;发病>1个月的死亡病例有12例,其中感染性休克6例(胰性脑病1例),MODS占10例(83.3%).结论 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的高危因素为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出血.临床上要重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积极控制并发症,特别是高龄患者;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后期对于感染的控制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12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25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75例(60%)患者并存内科疾病,40例(32%)行急诊手术.术式以开腹胆囊切除、探查胆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124例痊愈,1例因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1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对112例SA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病死率为10.7%,而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9%,病死率为28.6%,其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 SAP早期宜行非手术治疗,一旦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2007年12月的4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其成功率、支架阻塞时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支架均一次王入成功.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塑料支架阻塞时间97~176 d,平均115 d,金属支架阻塞时间136~347 d,平均306 d.早期并发症包括:血淀粉酶升高、急性胰腺炎、胆管炎;晚期并发症有支榘阻塞.结论 经内镜下支架王八胆道内引流治疗胆道恶性梗阻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于不能切除病灶或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疗法.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中应用鼻胃管引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胃管作胆总管引流的应用.方法: 在胆总管切开胆管一期缝合术中,51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将改良的鼻胃管经Oddi's括约肌作胆总管引流,B组(不放引流组)的鼻胃管仍只放置在胃内作胃肠减压,对比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1例A组患者无一例出现胆漏、胆道出血、胆道感染、胆道梗阻等胆道并发症,30例B组患者中出现胆漏和胆道梗阻各2例.结论: 改良鼻胃管胆总管引流能显著地减少胆总管切开胆管一期缝合术的并发症发生,增强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胰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87例经ERCP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治疗性ERCP在各种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性ERCP成功率94.1%,治疗病例中胆管结石最多,占65.6%,其次为恶性胆道梗阻,占12.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7.6%.胆道良性狭窄占5.0%,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占5.0%,胆道术后胆漏占1.4%,慢性胰腺炎占1.8%.包括高淀粉酶血症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7%,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治疗性ERCP对多种胆胰疾病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胰疾病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病死率的高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4年94例SAP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因、住院时间、入院后48 h APACHEⅡ评分、局部及系统器官并发症.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2岁,最常见病因为胆源性,平均住院时间70 d,APACHEⅡ评分平均7.7分.57.4%并发坏死,26.6%并发坏死感染,61.7%并发器官、系统衰竭.其中,22例死亡,病死率23.4%.死亡组中呼吸衰竭最常见,90.9%并发多器官、系统衰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心血管系统和肾脏衰竭是与SAP死亡相关的独立高危险因素. 结论 SAP死亡病例的特点是高年龄、入院时高APACHEⅡ评分和进行性器官、系统衰竭;多脏器衰竭是SAP死亡的主要原因;肺脏、心血管系统和肾脏衰竭是影响SAP预后的独立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肝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11例重症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情况,对其发生率、原因、检测指标和防治予以分析,以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 肝移植后并发症以肾功能不全(72.7%)、急性排异(54.5%)、肺水肿(36.4%)、细菌感染(36.4%)、胆道并发症(18.2%)、腹腔出血(18.2%)等为多见,多数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本组11例重症肝病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正确的预防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合理的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2007年10月29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0 d,其中术后胆漏2例,其余27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5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例单纯性胆囊结石中147例LC成功,5例因炎症粘连明显而中转开腹.56例术中胆道造影成功,显示胆总管结石6例,其中2例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4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运用适当的手术技巧,大多数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DC)理念及损伤控制手术(DCS)在老年胆道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采取DC理念治疗的99例老年胆道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4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 1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结石嵌顿)24例、肝内胆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15例、肝脓肿4例.结果 99例患者均行DCS,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EPT)、经内镜鼻胆/胰管引流术(ENBD/ENPD)、经内镜胆管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BD).所有患者均度过急性期,后续治疗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行开腹胆囊切开取石、胆道探查取石、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以及胆道镜下取石、等离子碎石、狭窄部位球囊扩张/电切治疗.治愈92例(92.9%),好转7例(7.1%),无死亡病例.结论 以DC理念为指导,对高危老年胆道系统疾病患者实施DCS治疗,能分解手术风险,达到缓解甚至治愈疾病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的临床治疗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ERCP诊治中96例70岁以上老年胆胰疾病的治疗结果. 结果 96例患者中插管成功94例,成功率97.9%.其中肝外胆管结石51例,伴重症胆管炎2例,胆源性胰腺炎9例;胆总管下段狭窄6例,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SOD)2例,胆管癌11例,壶腹周围癌11例,胰腺癌11例,胆囊癌2例,插镜失败2例.治疗方法,EST 40例,乳头括约肌扩张(EPBD)2例,ENBD 36例,ERBD 17例,EMBE 5例.术后有12例高淀粉酶血症和2例乳头切缘出血,无胰腺炎、穿孔和严重感染并发症. 结论 ERCP具有简捷有效、可重复性和并发症少的特点,可替代部分传统胆道手术和急诊手术,更适合老年胆胰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成人型胆总管囊肿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人型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方法 回顾总结27例成人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月~16年. 结果 B超,CT,ERCP,MRCP对胆总管囊肿的诊断率都比较高,尤其是ERCP和MRCP.除1例因囊肿恶变不能切除,3例因急性胆系感染并腹膜炎者单纯行内引流术外,其余23例均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型胆道重建术. 结论 在胆总管囊肿诊断中应推广MRCP.手术方式首选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型胆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肝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肝门部胆道恶性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治疗ERCP失败或不能耐受ERCP的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此类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48例中支架置放成功46例,成功率98%;2周后退黄显效37例,有效7例,有效率95.5%;支架通畅时间6~33周,平均(21.3±8.6)周;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2例,气胸1例,术后感染3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经PTC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可有效地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减轻黄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0.
外科治疗良性胆道疾病14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外科治疗良性胆道疾病30年来的变化.方法 :收集我院197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良性胆道疾病1473例的病例资料,将其年龄、性别、职业、胆囊包块、胆囊穿孔、休克及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登记,并按1970~1979、1980~1989及1990~等三个年代进行排列,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分析外科治疗的胆道疾病发展情况.结果 :①青幼年组成比下降,老年人组成比上升.②胆囊包块、胆囊穿孔、休克及病死率均逐年下降.③单纯的细菌及寄生虫感染下降,胆囊结石上升,但胆管结石变化不大.结论 :良性胆道疾病无论在年龄结构上还是在临床症状及病因上均有了明显的变化,病情趋向缓和简单,预后良好,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