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乌司他丁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 (UTI)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96只AHNPSD大鼠分成 4组 ,A组 :对照 ;B组 :区域动脉生理盐水 ;C组 :静脉UTI组 ;D组 :区域动脉UTI。 6、2 4h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磷脂酶 (PL)A2、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内毒素、丙二醛 (MDA)、血栓烷 (TX)B2、6 Keto PGF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sIL) 2受体 (R)、肿瘤坏死因子(TNF) α、IL 6、IL 8。结果 D组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PLA2、sIL 2R、TNF α、IL 6、IL 8、内毒素、MDA和TXB2 /6 Keto PGF1α低于其他组 ;SOD高于其他组 (P <0 .0 5 )。结论 区域性动脉灌注UTI对AHNP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能清除释放入门静脉血内的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 ,稳定TXB2 /6 Keto PGF1α的比值 ,减轻胰腺腺泡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犬肝移植比较犬肝肾联合切取中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补充灌渖对胆道微血管丛的灌注效果.方法 分析传统舣通道灌注快速切取法(15例)和加用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补充灌注肝动脉法(15例)的手术方式以及胆道灌注效果的资料,对两种灌注方法的时间数据及灌注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相比较,手术时间、供肝功能无明显差异,胃十二指肠动脉辅助灌注肝动脉法供体切取时间较长(P<0.01),但肝动脉灌注维持时间较长(P<0.01),胆管周围微血管断面内红细胞个数明显减少(P<0.01),可以有效提高胆道血管丛灌注效果.结论 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补充灌注肝动脉法对胆道微血管丛灌注效果较传统方法更好,可为改进临床灌注方法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合理性.方法比较氟尿嘧啶(5-FU)经胃左动脉和外周静脉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胃左动脉给药组的门静脉血中5-FU浓度为外周静脉给药组的4~200倍,而且5-FU高浓度的维持时间明显延长;癌组织和癌旁淋巴组织中5-FU水平分别为静脉给药组的19倍和23倍.结论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可明显增加癌肿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5-Fu、奥曲肽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机制. 方法: 参照Aho法制备杂种犬AHNP模型,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A,n=4)、5-Fu(B,n=5)组、奥曲肽(C,n=5)组、5-Fu+奥曲肽(D,n=5)组.之后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生理盐水、5-Fu、奥曲肽、5-Fu联合奥曲肽,并于剖腹前、建立模型时、后15分钟、1、3、6、10、24小时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α-TNF,血浆TXB2、6-k-PGF1α. 结果: ①四组模型前后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上升,治疗组可使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以D组下降最明显.②对照组模型后15分钟、1小时血清α-TNF水平明显上升,治疗组显著下降,与模型前相比无明显差别.③四组模型前后TXB2水平明显上升,对照组模型前后血浆6-k-PGF1α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均有显著上升,其中以5-Fu+奥曲肽组上升最明显. 结论: 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α-TNF的合成与分泌,从而使AHNP早期过高的血清α-TNF水平下降;促进6-k-PGF1α的生成,从而维持TXA2和PGI2之间的平衡;抑制淀粉酶的合成与分泌,从而控制胰腺的自身消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的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Seldinger法将导管插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再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如胃十二指肠动脉、胰背动脉或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依次灌注5-Fu、DDP或CDDP、THP或ADM.对照组采用静脉疗法,方案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CR 3例,PR 7例,有效率为47.6%,平均存活时间(10±5)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犬胰和十二指肠的血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脉灌注,在41例标本上研究犬胰和十二指肠的血供。犬胰的血供分为四组:胰械叶由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主干及其尾侧干的胰支供应;胰角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的胰支供应;胰右叶头侧头由胰十二指肠头侧动脉的胰支供应;胰右叶属侧部由胰十二指肠头,尾侧动脉的胰动供应。十二指肠主要由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胰十二指肠头,尾侧动脉的十二指肠支供应。本研究对犬的胰腺切除术及胰腺移植术提供了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氟尿嘧啶经胃左动脉和外周静脉化疗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合理性。方法 比较氟尿嘧啶(5-FU)经胃左动脉和外周静脉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 胃左动脉给药组的门静脉 血中5-FU浓度为外周静脉给药组的4 ̄200倍,而且5-FU高浓度的维持时间明显延长;癌组织和癌旁淋巴组织中5-FU水平分别为静脉给药组的19倍和23倍。结论 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可明显增加癌肿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合理性。方法 观察5-Fu经胃左动脉和外周静脉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 胃左动脉给药,门静脉血中5-Fu浓度为外周静脉给药组的4~40倍,而且维持5-Fu高浓度的时间明显延长;癌组织和癌旁淋巴细胞中5-Fu水平分别为外周静脉给药组19倍和23倍。结论 胃左动脉区域灌注化疗可明显提高癌肿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汤胃灌注,另两组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ET)浓度和大肠杆菌DNA含量(Ct值)。结果QYT组ET浓度、大肠杆菌DNA含量均低于AHNP组。结论清胰汤可降低实验性AHNP大鼠门静脉血中细菌DNA表达和内毒素浓度,减少肠道的细菌、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HNP)犬作早期区域动脉灌注5-氟脲嘧啶(5-Fu)、奥曲肽,以观察其疗效,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肝损伤中Toll-样受体(TLR)2/4mRNA表达的变化及氯喹的干预效应。 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TAC)注射造成大鼠AHNP肝损伤动物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S组)、胰腺炎组和氯喹(CQ)治疗组。后2组于术后3,6,12 h分批剖杀,S组于术后6 h剖杀。观察血清淀粉酶、ALT和AST及肝组织NO和TNF-α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各组不同时点肝组织TLR2和TLR4mRNA的表达。 结果:相对于S组,胰腺炎组大鼠3 h肝组织TLR2和TLR4mRNA表达开始增高,术后6~12 h肝组织TLR2和TLR4mRNA表达迅速达到峰值(P<0.05),肝损伤加重,血清淀粉酶升高,肝组织TNF-α浓度升高,NO浓度逐渐降低(P<0.05);相对胰腺炎组,CQ治疗组TLR2/4mRNA表达降低(P<0.05),肝损伤程度减轻,血清淀粉酶降低,肝组织TNF-α浓度降低,NO浓度显著升高(P<0.05)。 结论:AHNP大鼠肝组织内TLR2和TLR4的基因表达上调;其表达增高可能在AHNP肝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氯喹对大鼠AHNP过程中肝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胰腺组织结构改变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及纳屈酮的治疗作用,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成AHNP模型。取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AHNP组(n=45)、纳屈酮治疗组(n=45),分别于术后6、12、24小时称取胰腺重量,观察AHNP大鼠胰腺组织结构改变,同时测定其血浆淀粉酶和内毒素水平,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HNP组血浆淀粉酶、内毒素及胰腺系数升高,在光镜及电镜下可见胰腺损害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纳屈酮治疗组与AHNP组相比,其血浆淀粉酶、内毒素及胰腺系数下降,而且胰腺损害减轻。本实验结果提示:AHNP引发内毒素血症,纳屈酮可通过改善胰腺缺血性损害而降低血浆内毒素,延长大鼠生存时间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核因子-кB(NF-кB)的影响,探讨大黄素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 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AP模型组、大黄素干预组(E1组)及正常对照组(Sham组).观测各组不同时间点(注射牛磺胆酸钠后3、6、12 h)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各组胰腺组织的核因子(NF)-кB的表达.结果 与SAP组比较,EI组各时间点(3、6、12 h)的病理学评分(13.41±2.14比18.42±3.14比15.89±1.98)、血清淀粉酶(U/L)(3634.2±247.8比4758.5±305.2比4687.8±345.8)、TNF-α(g/L)(2.24±0.47比2.87±0.87比2.76 ±0.82)和IL-6(g/L)(2.14±0.34比2.83±0.44比2.71±0.37)明显降低(P<0.05),NFKB p65阳性表达率(0.31±0.06比0.44±0.09比0.33±0.08)下降(P<0.05).各时间点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 p65的阳性率随血清TNF-α及IL-6含量变化.结论 大黄素可能通过胰腺组织NF-κB而调控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以降低SAP大鼠血淀粉酶,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实验性胰腺癌发生过程中血清AMS和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直接置入SD大鼠胰腺被膜下实质内建立胰腺癌模型组(A)组,在制模过程中每周腹腔注射曲古霉素(TSA)定为干预组(B)组,A,B组于3~5个月内处死。手术对照组(C组)除未置入DMBA外,余同A组,于第5个月处死。肉眼检查及HE染色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血清AMS含量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NF-α含量由ELISA法测定。结果:(1)A组3~5个月癌发生率为48.7%(18/37),17例为胰腺导管癌。1例为纤维肉瘤。B组5个月癌发生率为33.3%(12/36);11例为胰腺导管癌,1例为纤维肉瘤;A组胰腺癌最大径均值大于B组(P<0.05);C组胰腺及A,B组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理改变。(2)A,B组大鼠血清AMS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但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中的胰腺癌组和非癌胰腺组大鼠血清AMS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但胰腺癌亚组和非癌胰腺亚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较大剂量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胰腺癌发生率,TSA能干预胰腺癌的生长;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血清AMS和TNF-α含量有明显升高,TNF-α可能在胰腺癌发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正常人离体外周血中IL-6和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对照组(A组)、LPS组(B组)、舒芬太尼组(C组)、舒芬太尼和LPS组(D组),采集正常志愿者外周静脉血5m1,收集在抗凝试管内,准备好标记过(A、B、C1、C2、C3、D1、D2、D3)的8个试管,用高精度加样器每管加入每例志愿者100I.l的静脉血。在8个试管中依次加入以下的8组试剂:A组加入生理盐水,B组加入LPS100mg/L,C组(Cl组、C2组、C3组)分别加入舒芬太尼0.05、0.50、5.00μg/L,D组(D1组、D2组、D3组)分别加入舒芬太尼0.05、0.50、5.00μg/L和LPS100mg/L。用人IL石和TNF-a ELISA试剂盒检测处理后血样上清液中IL-6和TNF吨的浓度。结果A组和C组外周血中IL-6、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和D组外周血中IL-6、TNF-α浓度显著增加(P〈0.05);与B组比较,D组外周血中IL-6、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Dl组比较,D2组、D3组外周血中IL-6、TNF-α浓度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3组外周血中IL-6、TNF-α浓度降低(P〈0.05)。结论LPS可促进人离体外周血中炎性因子IL-6和TNF-α浓度的增加;舒芬太尼能抑制LPS诱导的人离体外周血中IL-6和TNF咄浓度的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舒芬太尼对正常人离体外周血中IL-6和TNF-α浓度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移植胰腺分泌的胰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淀粉酶流量和受者的血糖水平在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胰切除的猪行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第1组受者不用免疫抑制剂;第2组受者应用甲泼尼龙+雷公藤多甙片;第3组受者应用环孢素A+雷公藤多甙+甲泼尼龙。观察受者的空腹血糖、胰液淀粉酶流量和NTF-α水平。结果 第1组受者移植后第4d胰液和淀粉酶流量下降,第8d停止;第2组受者的胰液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linastain,UTI)对大鼠呼吸心跳骤停后早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脑内能量代谢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和UTI复苏组(UTI组),每组10只。各组均行麻醉,气管插管及颈动脉插管。C组不做模型,UTI组及NS组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CPR模型。UTI组于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2min内经颈动脉推注注射用UTI(105U/kg),NS组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各组窒息至CA时间和复苏开始至ROSC时间,监测各组ROSC后1h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C组仅行气管插管及颈动脉插管,不进行窒息CA及CPR操作。C组于气管切开置管、颈动脉置管后1h,NS组和UTI组于ROSC后1h,经颈动脉取血和快速断头取脑组织。脑组织进行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乳酸(1actate,LA)含量测定,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①组间MAP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组和UTI组ROSC后2、5、30min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组和UTI组MAP在ROSC后2min较基线值都有显著升高[NS组,(166±11)mmHg vs (143±12)mmHg,P〈0.01;UTI组,(170±11)mmHg vs (141±16)mmHg;1mmHg=0.133kPa;P〈O.01];ROSC后5min MAP[NS组,(91±9)mmHg;UTI组,(96±10)mmHg]呈下降趋势,低于基线值(P<0.01);ROSC后30min MAP[NS组,(125±12)mmHg;UTI组,(122±13)mmHg]可恢复并趋于稳定,但仍低于基线值(P〈0.05)。②与C组比较,NS组和UTI组大鼠脑组织LA值在ROSC后1h均明显升高[C组:NS组:UTI组,(0.29±0.13)mmol/g prot vs (0.69±0.14)mmol/g prot vs (0.53±0.08)mmol/g prot,P〈0.01)];与NS组比较,UT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十二指肠置管结扎法制作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研究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对急性胰腺炎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颈总动脉治疗组(C组)和侧脑室治疗组(D组),行十二指肠置管结扎术制成SAP模型,实验动物处死后,测量脑组织含水量,胰腺和脑组织进行HE染色,脑组织样本进行TNF-α、IL-2的免疫组化染色和髓鞘特殊染色,进行胰腺病理损害评分和脑微血管白细胞计数.结果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水肿、白细胞计数及有髓神经脱髓鞘均减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胰腺炎脑损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对SD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titis,SAP)胰腺局部病变及血淀粉酶、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20只(CO2组,5%牛磺胆酸钠胆胰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SAP动物模型后,腹腔镜气腹机向大鼠腹腔内注入CO2,压力12mm Hg,维持30min);Ⅱ组20只(开腹组,建立SAP动物模型后关腹,不充入CO2);Ⅲ组10只(对照组,仅开腹翻动胰腺后关腹)。各组均于术后2.5h处死动物,测定血淀粉酶、IL-6、TNF-α及CRP的变化,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变化。结果Ⅰ、Ⅱ、Ⅲ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值分别为(1.90±0.37)分、(1.75±0.26)分、(0.00±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91,P=0.000),但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372,P0.05)。与Ⅲ组相比,Ⅰ组和Ⅱ组血清淀粉酶、IL-6、TNF-α均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IL-6降低(P0.05),淀粉酶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TNF-α、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与Ⅲ组NF-κB阳性表达值分别为3.91±0.81、3.55±0.76、0.92±0.51,差异有显著性(F=56.59,P=0.000),Ⅰ组与Ⅱ组比较,NF-κB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387,P0.05),Ⅰ、Ⅱ组与Ⅲ组比较,NF-κb阳性表达值有显著性差异(q=14.764,P0.05;q=11.999,P0.05)。结论CO2气腹对SD大鼠SAP胰腺病理变化无明显影响。SAP时CO2气腹对SD大鼠TNF-α、CRP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对IL-6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增强NF-κB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影响.方法 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0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罗格列酮预处理组(ROSI组),每组18只.逆行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ROSI组造模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罗格列酮(6 mg/kg),然后制备SAP模型.术后3、6、12 h心脏取血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6只,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后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磷酸化STAT1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测定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AP组各时间点磷酸化STAT1蛋白、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血清淀粉酶及胰腺组织光镜下病理评分较SO组显著升高(P<0.01);ROSI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较SAP组降低(P<0.05),但较SO组增高(P<0.05).结论 SAP时胰腺组织STAT1活化;罗格列酮对SAP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通路来抑制其下游炎性介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