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陵  冯德辉  黄丰 《现代康复》1999,3(7):866-867
为了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指导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我们在门诊和病房对260例老年患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OG)10a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方式检查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阳性率、阴性率,对比检出率。结果:对照组对心肌缺血检出率为52.00%,有临床症状者21例。观察组检出率为78.66%,有症状者32例,检出率方面,两组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别为77.33%与50.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可为临床确诊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提高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利于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至1997年12月200例老年患者临床情况和24h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几乎所有老年心脏病患者均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和传导阻滞发生率高达66%和37%。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达11%,其中以Ⅲ型ST段压低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67%患者可见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常互为因果。结论:动态心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特点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至1997年12月200例老年患者临床情况和24 h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几乎所有老年心脏病患者均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和传导阻滞发生率高达66%和37%.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达11%,其中以Ⅲ型ST段压低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67%患者可见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常互为因果.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早期发现老年人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存在,有助于老年冠心病的及早检出,对避免和减少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分析动态心电图对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使用动态心电图,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电图,分别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进行诊断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测心肌缺血阳性没有病症23例,有病症16例,共有39例,心肌缺血概率为78.00%;对照组检测心肌缺血阳性没有病症17例,有病症10例,共有27例,心肌缺血概率为54.00%;研究组检出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检测率(76.00%)比对照组(54.00%)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检测老年冠心病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为后续治疗老年冠心病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1综述随着动态心电图(DCG)技术及软件技术的发展,目前DCG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应用。DCG是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无创性技术,我们应用24小时DCG对心律失常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心律失常提供依据。同时24小时DCG可以反映出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的图形,对于检出突发的心肌缺血,尤其是无症状心肌缺血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分析176例老年冠心病人的24 h动态心电图,旨在了解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筛选1995年11月至1997年7月临床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老年冠心病人176例,男124例,女52例;年龄60~87岁,平均66岁。对所有病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重新回放分析认定(美国model900 2/3磁带式记录仪,Scole model 3-D分析仪),分别统计出心率、心律失常种类,并根据生活日记判定与临床症状关系以及症状性心律失常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痛、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预防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的意义。方法:采用上海PI产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DCG),对80例有ST-T改变的60岁以上老人的DCG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高于有症状者。结论:心肌缺血的程度以及老年心绞痛报警系统的缺损,可能是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作者总结了近2年来收治的100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春  赵龙枝 《临床医学》1997,17(12):50-51
动态心电图(DCG)能检出各种心律失常,能及时发现严重心律失常并进行及时治疗,从而避免由于严重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本文对177例老年患者DCG检测发现的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作高峰时间分布。 1 临床资料 177例1994年8月~1996年11月行DCG检测的住院病人:其中冠心病113例(64%),高血压病21例(12%),心肌病18例(10%),肺心病11例(6%),脑血管病5例(3%),病窦综合征9例(5%)。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心肌缺血除了表现为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外,还有一类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存在。由于SMI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猝死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对SMI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的普及,对SMI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her)监测对SM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有益于及早发现SMI。2004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经Holter监测发现86例SMI,现分析临床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昼夜规律和发作时行为状态 ,求得保护性治疗时机正确指导生活行为 ,改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现将应用美国博利屋公司三通道 2 4小时全信息动态心电监护系统监测有心肌缺血发作的 9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我院近 2年住院的 39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 ,经 2 4小时 Holter监测证实有心肌缺血发作者 ,符合 WHO(1979)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男 79例 ,女 12例 ,年龄 6 2~ 91岁。病史 12~ 31年 ,陈旧性心肌梗死 1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8例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73例。非冠心心脏病 ,静息心电图示束…  相似文献   

14.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倩  刘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773-3774
对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病人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病人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因恶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常规心电图难以捕获瞬间的心电变化,使各种短暂发作的复杂性或危险性心律失常漏检。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94例住院老年病人进行监测,以分析各组疾病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及类型,探讨与疾病的关系和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观察组:选择1993年9月~1995年12月住院的老年病人194例,其中男性145例,女49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为66.9±6.5岁。194例中按照WHO诊断标准诊断冠心病76例,高血压病45例;根据头颅CT诊断脑梗塞36例;根据病史、胸片及心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常规心电图诊断(参照组)、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试验组)各30例,明确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情况,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结果:对于心律失常检出率,研究组明显更高(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ARVC)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并对其心电图按病变程度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已确诊的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资料。按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所示的病变累及部位将34例患者分为3组:A组(右心室局部病变组)11例、B组(右心室弥漫病变组)15例和C组(双心室病变组)8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6种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晕厥、室性期前收缩≥1000次、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VT)、非持续VT的发生率在A、B、C 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A组比较, C组Epsilon 波(4/8 vs.2/11)、V1~V3导联QRS波时限≥110 ms(3/8 vs.1/11)、病理性Q波(3/8 vs.1/11)和V1~V3 S波升支≥55 ms(4/8 vs.2/11)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V1导联T波倒置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3/15、1/8 vs.5/11),超过V3导联的T波倒置发生率均明显增加(6/15、6/8 vs.1/11, P<0.05和P<0.01)。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10例患者为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29.4%(10/34),无不良事件出现;24例患者为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70.6%(24/34),8例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根据心电图中T波倒置的导联位置可以判断ARVC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而临床症状并无诊断其严重程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1109例干部体检常规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323例,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E)检查,按年龄分两组(≥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对照组)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23例中SMI有225例(占69.66%),SMI发生率老年组较对照组高,SMI发生时间、诱发因素、频率依赖性老年组与对照纽不同(P<0.05).结论 老年人的SMI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傍晚和夜间,发病前多无明显诱因.动态心电图在早期发现SMI有可靠的诊断价值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94-1695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中的诊断效果。结果常规心电图中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52.50%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中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83.75%),两种检查方式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各项检出率上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上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可对心绞痛型、隐匿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做到早期诊治,为临床医师对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