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冠心病房颤与左房内径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心病病人100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3组:冠心病窦性心律组、冠心病阵发房颤组和冠心病持续房颤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3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与二尖瓣返流。结果显示窦性心律组的左房内径与房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左房内径的增大,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结果提示,临床上应积极控制阵发房颤的发作,以防止心肌缺血缺氧的加重。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左房内径及二尖瓣返流动态改变的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结合病因分析,使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科学化,从而提高房颤中医辨证论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8-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经多导联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心房纤颤患者48例,经中医辨证分型,其中心血瘀阻23例,心脾两虚11例,心阳不振8例,水饮凌心6例,对其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水饮凌心及心脾两虚证的左房增大、二尖瓣返流面积增多,高于其他证型(P0.05),多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心阳不振证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峰及E/A比值均低于其他证型(P0.05),多见于肺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左房、左室增大,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P0.05),多见于高血压及冠心病。48例患者中有9例并发左房附壁血栓。结论:心脏超声能够分析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病因的相关性,提高房颤中医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体表心电图检测研究P波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检测68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并与42例冠心病无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各20例患者的左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左房内径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 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最简单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探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体表心电图诊断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的发病原因、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结果。结果68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多数见于60岁以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以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多见。动态心电图显示70%合并心律失常,以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多见。超声心动图结果:46例出现不同程度心房、心室肥大及心脏瓣膜病变,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50%者30例,占44%。结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常合并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易导致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左心功能不全,临床应高度重视左束支阻滞患者。  相似文献   

5.
122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测量心电图(ECG)平均房颤波振幅,了解其与病因诊断和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房内径(LAD)大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慢性房颤和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房颤的平均房颤波振相及左房大小比阵发性房颤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房颤大得多(P<0.01),平均房颤波振幅与UCG测量的左房内径大小呈正相关(r=0.482,P<0.01)。且风心病以粗房颤波为主,多数呈慢性房颤伴左房大;冠心病及其他疾患以细房颤波及阵发性房颤居多,并且左房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6.
对15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左房内径。结果在房内径增大64例,左房内径正常88例。左房内径增大者心功能不全,左室增大,室壁运动异常房颤,ptfV1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内径正常组。提示冠心病左房内径增大有发生房颤,心功能不全的可能。结合ptfV1负值可对冠心病的治疗,预后等作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高白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19-119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心脏左房及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变。方法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颤患者35例,分别测定左房舒末缩末内径及左室舒末缩末内径,左房收缩末期面积,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运动峰速度Em比值,并与正常患者35例进行对比。结果房颤组心脏左房舒末缩末内径及左室舒末缩末内径,左房收缩末期面积大小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左室及左房功能却小于正常组(P〈0.05),E峰增高,Em值降低,E/Em增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心脏左房室结构及血流发生改变,左房与左室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测量法(2DSE)评估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收缩功能的差异。方法对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14.6)岁及4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52±16.9)岁的左房间隔部、游离壁及顶部的纵向应变进行标准多普勒超声及2DSE测量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左室容积,射血分数,二尖瓣返流面积及二尖瓣返流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房主动排空量及排空分数较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明显减少。扩张型心肌病左房各测量部位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也低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结论二维应变超声测量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异常有较好的评价作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缺血性心肌病相比,左房收缩期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血管造影两种方法,对30例心脏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进行研究,发现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短轴缩短率及Teicholz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不能准确反映存在局部室壁运动失调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而二维超声心动图四腔心切面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移动幅度却能准确反映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状态,其与核素心血管造影所测定射血分数相关系数r=0.995,并可根据回归方程由二尖瓣瓣环活动幅度简便,准确地推导出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永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因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70例患者,经诊断分为DCM组和ICM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超声心电图指标、各瓣膜返流状况。结果 DCM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房收缩末内径(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E峰)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舒张晚期峰值(E/A)均较IC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存在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返流情况,且DCM组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返流情况较ICM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心电图显示ICM与DCM在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脏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超声心电图可为临床诊断鉴别ICM与DCM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三维超声心动图左房自动定量技术及Simpson’s双平面法在心房颤动(AF)患者左房容积和功能检测中的参数。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12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F患者54例。三维超声心动图左房自动定量技术及Simpson’s双平面法获取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 A)、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总射血分数(LAEF)及分析时间;同时计算出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房扩张指数(LAEI);比较三维超声心动图左房自动定量技术及Simpson’s双平面法测量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及重复性。结果 AF患者三维超声心动图左房自动定量技术与Simpson’s双平面法测量的LAVmax、LAVmin、LAVpreA、LAVImax、LAEF、LAAEF、LAPEF、LAE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左房自动定量技术分析时间短于Simpson’s双平面法(P<0.05)。三维超声心动图左房自动定量技术测量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及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电图诊断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综合检查,有12例左室肥厚患者、9例左房增大患者、2例左室增大患者;心电图检查,有6例左室肥厚患者、5例左房增大患者、1例左室增大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有11例左室肥厚患者、8例左房增大患者、2例左室增大患者.和综合检查结果相较而言,用心电图予以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的准确率为50.00%、55.56%、50.00%,用超声心动图予以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的准确率为91.67%、88.89%、100.00%.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48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201Tl”心肌灌注显像等项目做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左心室造影观察在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性仅次于放射性核素“201Tl”心肌灌注显像异常,高于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而二维超声心动图室壁运动异常与心电图异常的敏感性因冠心病不同时期而有所区别。心肌梗塞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低于心电图。心绞痛患者二维超声的动图的敏感性高于心电图。同时发现48例患者中左心房扩大者占43.7%。有轻度二尖瓣返流者占52%,返流与左房扩大无明显关系。左房扩大可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左房内径及射血分数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6~2014-12间我院收治的234例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62例非房颤动窦性心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从中获取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在清晨采集患者4 mL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反应蛋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29.21±0.33)mm,左室射血分数(65.81±5.32)%,以及C反应蛋白(2.76±0.61)mg/L明显优于所有房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房颤患者会有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射血分数、增加左房内径趋势出现,表明C反应蛋白、左房内径及射血分数均会对心房颤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综合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方法高血压病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LA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WPT),二尖瓣EF斜率,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脉冲多普勒(PW)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VE),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VA),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左心结构各项参数(LAD、IVST、PWT)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功能(EF、FS、SV)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容积及参数,探讨其对伪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的鉴别意义。方法 24例“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1〈E/A〈2)的冠心病患者依据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分成:正常组(14例,LVEDP〈18mmHg)和伪正常组(10例,LVEDP≥18mmHg)。根据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房最大容积(Vmax),左房收缩前左房容积(VA)和左房最小容积(Vmin)。结果 伪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相结合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根据是否伴发房颤分为窦性组17例和房颤组25,与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一般资料;采集二维图像,STI分别测量左房间隔和侧壁各节段左窒收缩期应变率(SR S)、左室舒张早期应变率(SR E)、左房收缩期应变率(SR A);采集三维图像,RT-3DE测量左房最小容积(LAV min)、左房最大容积(LAV max)以及左房射血分数(LA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窦性组和房颤组中左心房各节段的SR S、SR E、SR A测值均降低(P〈0.05),左房前后径(LA)、LAV max、LAV min测值均明显增大(P〈0.01),LAEF则明显减小(P〈0.01)。与窦性组相比,房颤组侧壁、房间隔的基底段及房间隔房顶段的SR S明显降低(P〈0.01),侧壁中间段、房顶段,房间隔中间段的SR S值减低(P〈0.05),SR E测值降低(P〈0.05)。与窦性组相比,房颤组LAV max、LAV min均明显增大(P〈0.01),LA也增大(P〈0.05),LAEF无差异。结论:STI和RT-3DE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准确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整体及局部的功能,为临床评价左心房功能提供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左房内径变化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非心房颤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人左房内径增大者,心房颤动及二尖瓣返流发生率明显高于左房内径正常者(P〈0.01)。结论冠心病人左房内径增大者,心房颤动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二尖瓣狭窄( MS)合并房颤( AF)的超声心动图改变特点。方法:选取二尖瓣狭窄合并AF、单纯MS和无心血管疾病患者各20例,分别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和健康组,分别测量左房内径( LAD )、左房容积( LAV )、左室容积(LVV)、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和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分析其特点。结果:研究组LAD和LAV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对照组LAD和LAV均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结论:MS合并AF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为左房显著增大,具体表现为LAD和LAV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房颤患者35例,窦性心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脏明显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严重瓣膜病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采集房颤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二尖瓣血流彩色M型图像、组织多普勒运动曲线及左房应变曲线的参数,并与窦性心律组比较。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度平均值(Em)、收缩期侧壁运动峰值速度(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ε)降低(P〈0.05)。结论:(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房功能降低。(2)彩色M型、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成像技术能较精确地定量分析房颤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