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钊  龚玲  董磊  邹长林  李文峰 《江西医药》2006,41(8):588-590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年轻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年轻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盆腔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1.7%.以闭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旁侵犯及脉管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和脉管浸润为年轻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晚、存在宫旁侵犯、肌层浸润≥1/2及存在脉管浸润为年轻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术前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ammation index,SII)及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182例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SII最佳截断值,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2例患者中,46例盆腔淋巴结发生转移,转移率为25.27%。单因素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与SII≥359.15、脉管癌栓阳性、肿瘤≥2 cm、宫颈间质浸润深度≥2/3纤维肌层以及术前临床分期Ⅱ期相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SII≥359.15、脉管癌栓阳性、肿瘤≥2 cm、宫颈间质浸润深度≥2/3纤维肌层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SII是术前预测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指标,是早期宫颈癌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鳞状细胞癌抗原与ⅠB1~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ⅠB1~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128例,进行SCCAg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血清SCCAg滴度升高与肿瘤直径大小、盆腔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显著相关(P<0.05);SCCAg滴度正常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与SCCAg滴度升高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比较,其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CAg滴度升高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Ⅰ、Ⅱ 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Ⅰ、Ⅱ 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根治术后208例Ⅰ、Ⅱ 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及形态、年龄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病理类型及宫体转移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临床分期晚,病理分级差,肌层浸润≥1/2,肿瘤直径≥4cm,内生型肿瘤,年龄≤35岁均为Ⅰ、Ⅱa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绍芳  薛凤霞 《天津医药》2007,35(5):341-343
目的:分析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349例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绝经状态分为未绝经组(41.5%)与绝经后组(58.5%),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未绝经组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低于绝经后组(24.8%vs36.8%,24.1%vs52.0%,17.9%vs27.9%,均P〈0.05),但未绝经组合并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肿瘤家族史及内膜增生的比例较高(均P〈0.05)。绝经后妇女以阴道排液为主诉的比例较高(P〈0.01)。2组均以内膜样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但未绝经患者组织分化较好,深肌层浸润及腹腔细胞学阳性比例低于绝经后组(均P〈0.01)。未绝经组的5年生存率为91.71%,高于绝经后组的71.9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绝经状态、宫颈侵犯、淋巴结转移、浆膜受累、特殊病理类型及组织低分化是影响内膜癌预后的独立性相关因素。结论: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未绝经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就诊的1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后期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患者在盆底功能恢复和性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影响(P<0.05);宫颈癌与年龄、临床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深肌层、脉管是否有癌细胞浸润、性伴侣个数、孕次和产次有关(P<0.05)。结论生活中对宫颈癌应予以高度重视,以便早期检出和切断其发展;针对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做好预防和有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宫颈癌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本市宫颈癌患者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集的186例宫颈癌患者为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探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等对寿光市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5年存活率为73.66%(137/18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x2=14.490、7.143、39.841、5.859、18.093、6.533,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是本市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95%CI分别为1.017-4.689、0.335-1.248、0.746-1.383、1.235-2.164、0.035-0.763、1.354-1.492,P<0.05).结论 优化术后治疗方式,尽量建议患者选择术后化放疗结合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8例有完整资料的、治疗方案相同的宫颈癌患者,Ⅰa期13例(16.67%),Ⅰb期42例(53.85%),Ⅱa期23例(29.49%)。结果2年生存率为84.62%,5年生存率为73.0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手术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残留、深肌层是否有癌细胞浸润、宫旁是否癌细胞浸润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较晚、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手术切缘有癌细胞残留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应予高度重视,加强综合治疗,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绝经前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318例,根据是否绝经将患者分为绝经前和绝经后组,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经前与绝经后组代谢综合征和肥胖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绝经前组脂代谢异常发病率高于绝经后组(P <0.05);绝经后组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均明显高于绝经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在绝经前后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是否有代谢综合征分为两组,两组间FIGO分期、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样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相当,代谢综合征患者肿瘤侵袭性强,与子宫内膜样癌预后不良相关。绝经前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代谢综合征以肥胖、血脂紊乱为主,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低,临床应重视代谢紊乱的纠正、雌激素的拮抗。  相似文献   

10.
云星  洪颖 《江苏医药》2012,38(10):1216-1218
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无淋巴结的转移,直接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就目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浸润等方面进行讨论.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治疗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测量值的异常增高以及淋巴结内HPV-DNA检测结果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方旖骅  周猷伟  颜士杰 《安徽医药》2013,17(12):2058-2060
目的 比较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搜集该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住入院的经手术-病理分期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66例,分为绝经前组76例(45.78%)和绝经后组90例(54.22%),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发病相关因素和病理特点.结果 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临床表现均以阴道异常流血为主.两组在孕次、产次、未产人数、肥胖人数、合并高血压、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脉管浸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内膜癌家族史、合并糖尿病、宫颈受累、附件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患者中的发生率增高,其发生与雌激素关系更密切.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较好,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较少,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较高,恶性程度低于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如早期诊断并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122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未转移组(101例)和淋巴结转移组(2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镜分型、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数、肿瘤部位、内镜分型、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未转移组患者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均优于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9、5.333、6.228,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分化程度低以及浸润深度深是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2 cm、分化程度低以及浸润深度深是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对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临床治疗及诊断早期胃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杏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48-149
目的回顾性的探究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以避免患者复发。方法筛选我院妇产科2009至2011年间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访中诊断复发患者43例(25.60%),对比观察复发组患者与为复发组患者在淋巴结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分型及细胞学分型上的差异。结果复发组淋巴结转移27.91%、宫旁转移20.93%、宫颈转移23.26%、腹水细胞学46.51%、输卵管转移16.28%、无肌层浸润4.65%、韧带转移20.93%、阴道转移23.26%、肉眼分型局限型23.26%、病理分型内膜样腺癌76.74%、细胞学分型G116.28%,提示淋巴结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分型都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后复发有着重要的影响(P<0.05),而细胞学分型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分型都是导致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提高对这些情况的注意并因根据不同的给患者选择合适的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罗婧  李玲  罗青  郑召鹏 《贵州医药》2013,(12):1142-114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早期宫颈癌(Ⅰ-ⅡA期)患者单纯根治性手术与单纯根治性放疗两者治疗效果相当。但早期宫颈癌伴有预后不良因素者,包括肿瘤体积大(直径≥4cm)、宫颈间质浸润达肌层外1/3、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阳性、宫旁浸润、病理分级为Ⅲ级、淋巴血管间隙受侵、特殊病理类型(腺癌、透明细胞癌、小细胞癌等)应进行术后辅助放疗。宫颈癌手术加盆腔放疗不良反应重,加强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64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邓海燕  杨进琼 《河北医药》2008,30(4):440-441
目的研究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合理性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依据。方法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5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术中未作淋巴结清扫术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理(类型、分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生存率研究组为77.14%(27/35),对照组为66.67%(8/1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无淋巴转移者(P〈0.01)。结论病理分化程度低、深肌层及宫颈或附件(浸润)、远处转移、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绝经前与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人群特点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46例,根据确诊时是否绝经分为A组(未绝经)78例与B组(已绝经)68例.对两组人群特点(包括不孕史、合并症)、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分期与分化程度、肌层浸润与周围转移情况、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肥胖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孕史比例高于B组,糖尿病、高血压病、脂肪肝所占比例均低于B组(P<0.05).两组腹痛、腹部肿块、子宫增大、阴道异常出血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异常表现患者所占比例低于B组(P<0.05).A组中Ⅰ~Ⅱ期患者所占比例高于B组,低分化患者所占比例低于B组(P<0.05).两组淋巴结、附件及宫颈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肌层浸润深度≥1/2患者所占比例低于B组(P<0.05).A组3年生存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绝经子宫内膜癌患者多有不孕史,临床分期早、子宫肌层浸润浅;绝经后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脂肪肝的概率较高,临床分期相对较晚,子宫肌层浸润深,且部分患者无异常体征.二者预后存在较大差异.术前进行准确评估、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绝经前或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方法对40例年轻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轻女性宫颈癌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FIGO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术后或术前是否放化疗对预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年轻宫颈癌发病率较高,年轻宫颈癌临床期别早、淋巴结转移率高,有其独特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其不良生物学特征对患者的预后是有影响的。建议对年轻妇女应加强普查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付琳  唐西怀 《贵州医药》2023,(2):193-195
目的 探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与宫颈癌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样后分别检测其SCCA、CEA及CA199水平,并分析上述因子与宫颈癌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析、肿瘤直径、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否出现脉管神经浸润、宫旁浸润等高危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SCCA与肿瘤直径≥4 cm、浸润深度≥1/2肌层、宫旁浸润阳性存在相关性(P<0.05);(2)CEA与肿瘤直径≥4 cm、淋巴结转移阳性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3)CA199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4 cm、浸润深度≥1/2肌层以及脉管浸润阳性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 如宫颈癌患者SCCA水平异常升高,提示患者病灶直径可能≥4 cm、浸润深度≥1/2肌层,并存在宫旁浸润,如患者CEA水平异常升高,提示患者病灶直径可能≥4 cm并存在淋巴结转移现象,如患者CA199水平过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临床分期高、病灶直径≥4 cm、浸润深度≥1/2肌层以及脉管浸润...  相似文献   

20.
李艳  岳天孚 《天津医药》2012,40(10):998-1001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2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2组肌层浸润、病理类型、宫旁受累情况、分化程度、年龄、腹腔细胞学结果及血清CA125水平的异同,并对上述指标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68例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07%(27/268),主要转移至髂外淋巴结和闭孔淋巴结(占81.48%),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9.68%(6/62).淋巴结转移率在深肌层浸润、非内膜样癌、中分化和低分化内膜样癌、累及宫颈或宫旁组织、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及年龄≥60岁的患者均分别显著高于无肌层和浅肌层浸润、子宫内膜样癌、高分化内膜样癌、仅限于宫腔内、血清CA125水平正常及年龄<60岁的患者(均P<0.01),而腹腔细胞学阳性与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内膜样癌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和血清CA125水平是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深肌层浸润、中低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和较高的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