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娟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3(2):117-120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调查表》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心理健康程度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的相关。结论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等对954名大学新生进行小团体测验。结果①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是否为师范类专业、家庭收入高低上存在差异,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②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尊是预测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完美主义量表、心理健康量表、自尊量表和幸福感量表对29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担心出错、对行动的疑虑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变量;担心出错、组织性和对行动的疑虑是自尊的影响变量;担心出错和组织性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变量.②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顺应良好的完美主义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结论完美主义维度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顺应良好和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具有不同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儒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65-868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学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试.结果 ①EPQ外向性分数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421),神经质分数与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634),精神质与幸福感也存在负相关(r=-0.186).②心理健康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③大学生的总的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其中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回归系数为0.265,0.293.结论 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健康状况和领悟社会支持均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县城乡镇初中生幸福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等对7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觉得"很幸福"或"幸福"的学生占70.4%;女生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χ2=9.714,P<0.01);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幸福感水平较高(χ2=58.184,P<0.001);幸福感水平年级间无显著差异(χ2=0.471,P>0.05);自尊、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得分幸福组显著高于非幸福组(t1=9.257,t2=3.988,t3=4.245,t4=4.150,t5=5.184,Ps<0.001)。忍耐、"幻想、否认"、逃避得分幸福组显著低于非幸福组(t1=-3.090,t2=-3.073,Ps<0.01;t3=-3.830,P<0.001)。家庭经济状况、自尊、寻求社会支持、逃避应对方式能显著预测县城乡镇初中生的幸福感(χ2=136.165,P<0.001)。结论县城乡镇初中生总体上是幸福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等因素会影响其幸福感水平,并且家庭经济状况、自尊、寻求社会支持及逃避应对方式能有效预测其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唐山市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与自尊量表(SES)对唐山市3所大学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rson相关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唐山市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独生与否、年...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胆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9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 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医学主观幸福感与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和90项症状清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医学生男女和城乡比较,总体幸福感无明显差异。②在自我意识方面,城乡差异显著(P<0.01);恋爱方面,男女和城乡差异显著(P<0.01);工作与社会方面,男女和城乡差异显著(P<0.05);家庭环境方面,城乡差异显著(P<0.01);休闲活动方面,男女和城乡差异显著(P<0.05)。③消极应对方面,男女差异显著(P<0.01)。④主客观支持方面,城乡差异显著(P<0.01);在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男女差异显著(P<0.01)。⑤主观幸福感与医学生的自我意识、学校学习、恋爱、工作与社会、家庭环境、休闲活动、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SCL-90十个因子呈负相关(P<0.01)。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家庭环境、睡眠饮食、偏执、母亲职业、自我意识等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抑郁情绪、成长的家庭环境、自我意识、饮食睡眠等因素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寿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732例都江堰市90岁以上老人进行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MS)、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结果:PGCMS在90-108岁老人中呈负偏态分布,PGCMS总分为1-23分,M(QL-QU)为17(13-19)。各年龄组间PGCM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CMS与SSRS中的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及APGAR、MMSE、ADL中的躯体生活自理分量表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GCMS在90-108岁老人中呈负偏态分布,分值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对90—108岁长寿老人主观幸福感有影响的因子及强度依次为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认知功能状况、家庭关怀情况及日常生活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主观幸福感问卷对烟台地区进城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26.49±3.06)、(45.88±10.71);农民工的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总分以及与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安全、自我实现4项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2,0.2,0.2,0.2;P<0.05);年龄与工种因素对个体的自尊及主观幸福感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农民工的自尊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联系.不同年龄、工种的农民工个体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张伟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38-340
目的探究农村高三学生自尊、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自尊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从陕西省三原县3所中学抽取的140名农村高三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农村高三学生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②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无显著性别和学科差异(P>0.05),应对方式的求助和合理化因子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其余各因子无显著性别和学科差异(P>0.05);③层级回归分析,解决问题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有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显著。结论农村高三学生的自尊通过解决问题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部分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09名大学生运用问卷法和实验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心理健康总分与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64),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显著负相关(r=-0.27,r=-0.54),内隐幸福感与内隐心理健康显著正相关(r=0.55);2外显幸福感可解释外显心理健康45.9%的方差变异(F=37.342,P0.001);内隐幸福感可解释内隐心理健康29.9%的方差变异(F=45.651,P0.001)。结论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模型为:外显幸福感预测外显心理健康,内隐幸福感预测内隐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与探讨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阆中市千佛片区50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均〉2分,两者在强迫症状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t=-4.362,P〈0.01)留守中学生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②留守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上强迫、偏执等7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4.362~0.867,P〈0.05),其中女生得分要比男生高;③留守中学生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与偏执、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7~-0.107,P〈0.05),积极合理化的解释与偏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23~-0.092,P〈0.05);消极应对方式中:忍耐因子除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外的8个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0~0.180,P〈0.05),逃避因子与除强迫症状以外的9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40~0.216,P〈0.05),发泄情绪因子得分与除抑郁以外的9个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57~0.275,P〈0.05),否认幻想因子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的10个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45~0.291,P〈0.05)。结论留守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可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女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自尊、主观应激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和主观应激量表对1~2年级46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自尊、主观应激和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与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尊与幸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自尊与主观应激呈负相关(P0.01)。主观应激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主观应激与积极情绪呈负相关(P0.01),主观应激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P0.01),主观应激与幸福度呈负相关(P0.01);主观应激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自尊和主观应激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结论应重视大学生自尊心和主观应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郁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115-1118
目的探讨湖州新农村女性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W B)对湖州新农村600名女性进行了调查,回收问卷547份。结果新农村女性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的平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显著 主观幸福感总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t=16.03,P〈0.01)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r=-0.115,P〈0.05)。结论湖州新农村女性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两者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某初中183名农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408,-0.386,-0.286,-0.372;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合理解释等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255,0.169;P0.05),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与否认因子等指向情绪的应对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325,-0.186,-0.210,-0.323;P0.05);3人际关系因子、忍耐因子、问题解决因子、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显著(R~2=0.167,0.047,0.054,0.040,0.064,0.025,0.014)。结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指向问题的积极地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