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在脾肾,实在水湿、湿浊、痰饮、瘀血、热毒蕴结。补肾泄浊法标本兼治,与CRF病机的对,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孙霓虹  赵昌谋 《河南中医》2013,33(5):712-713
高脂血症多由痰浊内生,阻于脉络,脉中湿浊与血相搏结,脉络阻滞而形成痰瘀相阻之证形成,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脾肾虚损,标实是痰浊和瘀血.治疗本病应以涤痰化瘀、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旭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经验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生教授认为慢性肾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指脾、肾两脏虚弱,标实主要指湿浊、水气、瘀血等浊毒为患,治疗以“补益脾肾、通腑泄浊”为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刘力  邓宏韬 《江西中医药》2008,39(12):32-32
中医学对于慢性。肾炎的主要认识论述分散在“水肿”、“腰痛”、“血尿”、“虚劳”等范畴中。随着中医学对慢性肾炎认识的日趋深化,从病因看一般认为主因是寒湿侵袭,内因则与脾肾虚损有关。从发生发展看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肺、脾、肾三脏亏虚,气血阴阳虚弱,尤以肾虚最为重要,标实是指外感、水湿、湿热、湿浊、瘀血等。临证运用则以本为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脾肾亏虚,标实是指水湿、痰浊(毒)、瘀血、湿热等,诸标实之邪均可归属于"毒邪"之范畴。"毒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此"毒损"病机在CRF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此病机,本病的治疗当以解毒祛邪为主,中医内服外治法有一定的特色和疗效。  相似文献   

6.
郑丽英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的病机关键为脾肾虚损,浊毒潴留,为本虚标实之病,存在着"虚、浊、毒、瘀"四大病理机制,以脾肾虚损为本,湿浊、毒邪、瘀血为标。其治疗遵循健脾补肾、化浊解毒、活血祛瘀的法则,用药平和,慢病缓治,随证治之,每每取得显效。郑老师辨证施治强调:健脾益肾,培元固本;斡旋三焦,通调水道;化浊解毒,祛邪安正;急则治标,通腑泄浊。同时,郑老师再三强调在蛋白尿减少、肾功能好转、病情稳定后要特别注意善后调理,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7.
胡顺金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CKD) 3~5期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见于脾肾二脏,随着本病发展,脾肾虚损日甚,湿浊、瘀血等标实内生,虚实交杂,共同致病。治疗上主张根据证候,标本兼治,分清缓急,各有侧重,将证型分为脾虚湿盛夹瘀证、肝郁脾虚夹瘀证、阴虚内热夹瘀证和湿热蕴结夹瘀证,临床工作中获得满意疗效,并列举相关医案,以作考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的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证型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随访分析研究。结果:0~6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肾炎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肺肾气虚和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其中肾虚为本虚证的基本表现。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本证变化不明显。在标证的分布上,湿热和瘀血最为多见。慢性肾衰患者本证以脾肾气虚型最为多见,在标证方面,瘀血较为顽固。长期观察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本虚以肺脾肾三脏气虚最多见,标证以湿热及湿浊之邪最多见,单纯辨证属瘀血者并不多见,多与其他标邪兼杂。结论:慢性肾脏病以肾虚湿瘀为主要病机特点,本虚均以肾虚兼有不同程度的肺脾虚损为主,标邪以湿(湿热、湿浊)、瘀为主。  相似文献   

9.
李金生主任认为慢性肾衰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责之于脾肾,由气虚及阳及阴,标实主要为湿浊瘀血,湿浊内蕴化毒蕴结三焦,瘀血贯穿始终。临床辨证可以结合三焦辨证,分清标本,有是证用是药,治本当补益脾肾,治标当解毒泄浊、化瘀通络。  相似文献   

10.
叶传蕙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认为肾炎蛋白尿的发生有内因、外因及诱因三个方面。风湿热外邪侵袭为其外因;伤脾肾、脾肾虚损为其内因;其诱因与情志、酒色、劳累有关。并提出"正虚、风邪、湿热、络瘀"四大病机学说。该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肾不足,肾虚失于封藏,精气外泄,脾虚不能统摄为本;湿、浊、热、毒、瘀血、风等为标,本虚标实是慢性肾炎蛋白尿顽固难消、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故治从健脾益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祛风胜湿着手,兼顾扶正和祛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