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强制戒毒人员生理脱毒后的心理状况及康复治疗措施.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强制戒毒人员心理状况调查表"对38例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评定.结果:强制戒毒人员84.2%存在各种忧虑,对工作生活缺乏信心、自暴自弃者占60.5%,有自杀念头者占23.7%;SCL-90结果显示抑郁、焦虑与正常人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躯体化、人际关系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经过心理康复治疗,上述四项均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制戒毒人员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治疗可促进强制戒毒人员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摘要报道了西安市碑林区戒毒所在戒毒康复中医疗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评价了临床医疗与强制性管理等措施相互配合在戒毒机构的实际效果。 1、组织机构:是以公安强制性管理为主,临床医疗、药物戒毒配合,保安协助管理为主体的专门治疗机构。隶属于公安分局领导,负责全地区各派出所的强制戒毒及所有自愿戒毒患者的医疗及管理。始建于1989年10月,至1993年2月28日共收治戒毒人员4489人次 2、管理模式:采取封闭式的病房管理,成瘾者进入治疗机构后就与毒品脱离。病房建立  相似文献   

3.
两种治疗模式的强制戒毒人员心理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治疗模式中戒毒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改进今后戒毒治疗康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同期在北京市安康医院戒毒中心传统模式病房的戒毒者与“向日葵治疗社区”的戒毒者心理状态进行对照调查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情感平衡、抑郁情绪严重程度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其负性情绪表现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向日葵治疗社区”治疗模式对改善强制戒毒人员心情有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矫正治疗对脱毒康复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脱毒康复治疗工作提供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8月12日至13日,四川省劳教局(戒毒管理局)“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研讨会在绵阳召开。会议是对四川省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进行研讨,部署在四川司法行政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全面推广“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工作任务。四川省劳教局(戒毒管理局)分管领导及局机关相关处室成员、  相似文献   

5.
戒毒康复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禁毒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新时期戒毒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大大推动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在戒毒康复人员收治、日常管理、劳动就业、社会训练等模式的建立;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戒毒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当前戒毒康复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因为心理康复、技能培训、社会训练等工作都必须以戒毒康复人才作为根本开展.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的戒毒体系的确立。根据《禁毒法》的规定,此前公安的强制戒毒和司法行政的劳教戒毒整合为强制隔离戒毒;原有的强制戒毒所和劳教戒毒所统一转为强制隔离戒毒所。因此,如何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构建,全面贯彻《禁毒法》“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  相似文献   

7.
强制戒毒的职能作用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制戒毒是指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强制戒毒的期限一般为3—6个月。国内最早的强制戒毒所成立于1987年12月,隶属于兰州市民政局,当时名为兰州市大滩戒烟所。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规定:“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予以强制戒除”。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强制戒毒所。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强制戒毒由公安机关主管。十多年来,强制戒毒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目前,全国共有强制戒毒所746个,床位116054张。  相似文献   

8.
<正>《禁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戒毒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禁毒法》将公安强制戒毒和司法劳教戒毒整合为强制隔离戒毒,为运行多年的强制戒毒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禁毒法》实施后,司法行政系统戒毒机关已然将实施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提升戒毒实效、帮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作为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重要指  相似文献   

9.
<正>药物依赖戒毒治疗是世界难题,脱心瘾最难。在现代大型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常常保持几千人集中戒治。药物滥用成瘾患者由于滥用药物前就可能存在某些心理缺陷,再加上滥用成瘾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常常出现一些心理和精神障碍。因此,保持戒毒场所的安全稳定,提高戒治效果,是重点也是难点。做好药物滥用成瘾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戒毒康复效果。1研究背景、方法和意义笔者长期在大型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一线参与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疗法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生理、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4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分成试验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只进行强戒场所的常规康复管理,实验组除常规康复管理外进行20次生物反馈治疗,观测皮电EMG和脑电EEG(α波,θ波)指标变化,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时,应用SAS、SDS量表以及第三方评价进行测评,评估治疗前后心理生理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间量表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EG组的SAS、SDS得分均低于CG组,且有统计学意义;EG组肌电EMG值降低、脑电EEG值(α波,θ波)升高。结论:通过生物反馈的EMG和α-θ波训练治疗对改善康复期戒毒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26日,((戒毒条例》正式实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配套法规,条例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和指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戒毒工作体制以及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全面规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的责任主体、工作机制、戒毒人员的权利义务以及保障措施。条例的实行势必推动我国新的戒毒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戒毒模式即对药物依赖者进行“入所教育→脱毒治疗→康复措施→后续照管”直至完全康复或回归社会的治疗过程,这一模式强调了戒毒从预治疗、脱毒、康复、预防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模式中的首要环节是入所教育—预治疗,管教干部给予所纪教育,医生讲解毒品的危...  相似文献   

13.
强制戒毒所的医疗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底我国报告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较1999年增加了18万人 ,总数已达86.1万 ,比上一年增长26.3 % ,流行趋势仍在蔓延上升 ,禁毒形势依然严峻。因此 ,国家在加强缉毒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开展戒毒工作 ,以挽救吸毒者。2000年4月17日公安部部长贾春旺签发第49号部长令 ,发布实施《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 ,使我国的强制戒毒工作得以规范和加强。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成立6年来 ,坚持戒毒治疗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遵循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 ,逐渐达到管理规范化、治疗医院化、教育学校化、康复劳动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社区家庭戒毒它不同于劳教戒毒、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是戒毒模式的补充和延伸,是一种新型戒毒模式[1],是构建和谐社会在禁毒领域的体现.社区家庭戒毒是医生选择适当的戒毒药物,制定适合于个体的脱毒康复计划,吸毒成瘾的戒毒人员家属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来实施给药,病人所在社区居委会、派出所监督病人实施的过程.实现在家中安全、有效地完成脱毒、康复、回归社会等戒毒全过程的一种治疗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禁毒法》规范和完善了我国禁毒、戒毒工作的规定,明确提出戒毒康复这一新型的戒毒模式。戒毒康复工作是党委政府领导、政府开办、司法行政部门或公安机关承办、有关部门联动支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有机衔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强制隔离戒毒、安置帮教和"无毒社区"创建的戒毒措施,具有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融入社会"三位一体"的重要职能,具备"安全无毒的社区、戒毒治疗的医院、劳动就业的基地、技能培训的学校、禁毒教育的阵地、戒除毒瘾的家园"等重要属性。本文通过戒毒康复工作实践,总结创新具有广东特色的戒毒康复经验和模式,以期促进全国戒毒康复工作的更好更快开展。  相似文献   

16.
戒毒现状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是我国现阶段的二种戒毒模式。本文讨论我国强制戒毒、劳教戒毒、自愿戒毒的现状、问题、成效及对策。 1 戒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完整的戒毒包括脱毒、康复、回归社会三个连续过程。脱毒即摆脱身体依赖。无论用麻醉药品替代还是非麻醉药品对症治疗,都有确切疗效,加上我国的中药和针灸,脱毒治疗已不是问题。问题是,人们把脱毒等同于戒毒,视脱毒为戒毒的结束,而不是戒毒的开始;把强制戒毒理解为强制戒除(干戒)。这一方面使戒毒工作有始无终,有头无尾;另一方面,造成吸毒者对戒毒的依从性降低,产生强烈的抵抗情绪,…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药物滥用发展蔓延的现状,部分毒品危害严重的地区相继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机构,对于预防和控制药物滥用,治疗药物依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西安市碑林区戒毒所在戒毒治疗、康复中的医疗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概况西安市碑林区戒毒所建于1989年10月,是以公安强制性管理为主,临床医疗、药物戒毒配合及保安协助管理为一体的戒毒机构。隶属于公安碑林分局领导,负责该地区  相似文献   

18.
实现戒毒人员顺利再社会化是戒毒事业的难点与关键。再社会化障碍的实质就是重新违法犯罪或复吸。情感缺失是导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再社会化障碍的心理动因,社会支持系统破损是导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情感缺失的重要因素。探究这些导致情感缺失的因素,寻求情感重构的途径与方式,对于重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健康的心理结构,促进戒毒康复,预防重新违法犯罪有极大助益。  相似文献   

19.
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康复期转变动机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了解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在康复期的转变动机。方法 :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对在我院强制戒毒 ,已进入康复期的 10 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毒品相关危害的认知 ,躯体脱毒后的心理状况 ,是否采取行动进一步转变等。结果 :在康复期对戒毒具有不同心理状况的群体在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戒毒者中不同的行动状况的群体在心理状况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缺乏改变的动机 ,自我效能感低下 ,在制定治疗康复计划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禁毒戒毒工作的不断加强,吸毒人群结构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治疗模式也有改变。其中主动要求戒除毒瘾,家庭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在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的人群中有所增加。在不同性质的强制、劳教、自愿三种戒毒机构中的吸毒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