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考察温里药挥发油的皮肤刺激性。方法:以3种温里药挥发油(肉桂挥发油、丁香挥发油、高良姜挥发油为研究对象,比较三者的皮肤细胞毒性和在体皮肤刺激性,并利用皮肤测试板预测这3种中药挥发油皮肤刺激性。结果:3种中药挥发油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毒性相差显著,肉桂挥发油、高良姜挥发油、丁香挥发油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11. 16±0. 28),(53. 33±1. 71),(226. 70±17. 61) mg·L~(-1);在体皮肤刺激性评价表明,3种温里药挥发油对皮肤刺激性的排序为肉桂挥发油丁香挥发油高良姜挥发油;皮肤测试板评价3种挥发油刺激性结果与在体皮肤刺激性结果一致。结论:肉桂挥发油、丁香挥发油以及高良姜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评价结果与其在体皮肤刺激性结果不一致,采用皮肤测试板有望能够准确预测挥发油的在体皮肤刺激性。  相似文献   

2.
考察不同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布洛芬的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以经典促渗剂氮酮为对照,分别制备含不同中药挥发油(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剂,大鼠腹部给药,考察不同挥发油对布洛芬的透皮促渗效果。与不加促渗剂的对照组相比,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肉桂挥发油和氮酮促渗布洛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61.87%,171.05%,151.37%,148.66%。采用反卷积法分别对3种中药挥发油促渗下布洛芬凝胶体内外透皮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的3种布洛芬凝胶剂体内外透皮吸收结果相关性良好(r分别为0.999 7,0.995 2,0.999 4)。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能够显著提高布洛芬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以凝胶剂为剂型的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研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对挥发油的特性、提取(分离)方法、影响挥发油含量的因素、控制挥发油含量的方法、挥发油在中药成方制剂中的取舍、含挥发油类中成药的服用方法及挥发油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为含挥发油类药材的生产加工、制剂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聪  黄诗雨  陈丽华  刘红宁  高玲  管咏梅  吴璐 《中草药》2020,51(20):5395-5404
中药挥发油质量的稳定性是其发挥临床疗效及确保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由于中药挥发油的质量受到入药部位、药材产地、药材采收期、提取工艺、炮制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挥发油的出油率或所含化学成分出现差异,影响中药挥发油质量的均一性,进而影响挥发油的疗效。因此,如何把控挥发油的质量是中药挥发油发挥作用的关键。分析了药材不同入药部位、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对中药挥发油质量的影响,并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含有挥发油成分的196味中药按药用部位进行分类,讨论了不同入药部位、产地和采收期对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性,以期为中药挥发油的开发及中药挥发油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各地区生姜中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16个不同产地的生姜挥发油提取率不同,四川产的生姜挥发油提取率偏高,山东产的生姜挥发油提取率偏低;各地区生姜挥发油的成分种类相近,差异在于各成分间的含量不同;各地区生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占比同样存在差异;多个地区生姜挥发油有其特殊的化合物。结论: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朱梅芳  唐宇  郑琴  汤丹丰  罗俊  胡鹏翼  郭园园  吴海霞  杨明 《中草药》2018,49(12):2845-2854
目的对连翘Forsythiae Fructus、荆芥Schizonepetae Herba、薄荷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及其配伍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探讨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与其成分及抑菌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连翘、荆芥、薄荷挥发油成分及其配伍后成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单味连翘、荆芥、薄荷挥发油和配伍提取挥发油及单提混合后的挥发油对常见的4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连翘、荆芥与薄荷混合提取后,所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含量均发生了变化。连翘-荆芥混合提取的挥发油中,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含有的7种成分和荆芥挥发油中的7种成分,而新增了8种成分。连翘-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的6种成分和薄荷挥发油中的8种成分,并新增8种成分。荆芥-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荆芥挥发油中的4种成分和薄荷挥发油中的7种成分,新增了7种成分。连翘-荆芥-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的6种成分、荆芥挥发油中的4种成分、薄荷挥发油中的2种成分,连翘和薄荷共有成分缺失1种,荆芥和薄荷共有成分缺失2种,新增了9种成分。与单提混合挥发油相比,3种药材混合提取组中胡薄荷酮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抑菌实验显示,不同提取方式所得挥发油的抑菌效果不同,单味挥发油及单提混合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配伍提取挥发油组。结论挥发油是解表中药的重要药效成分,中药挥发油采用不同的提取方式对挥发油的得率、成分及药效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其疗效,应对此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李标  张鹏  蒋彬彬  童恩正  王维  毕淑峰 《中成药》2013,35(1):124-126
目的分析毛白杜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其挥发油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方法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鉴定挥发油的成分,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结果鉴定了挥发油中的53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2.90%;挥发油对亚硝酸钠清除能力明显优于维生素C。结论毛白杜鹃挥发油对亚硝酸钠清除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参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人参挥发油具有人参的特异香气。含人参挥发油的人参露已用于化妆品工业及制药业,用以调节人参制品的气味。关于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日本学者高桥等人先后从人参根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十七个化合物,但人参茎叶及花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分别对国产人参根、茎叶及花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以比较三种挥发油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探讨人参茎叶及花挥发油是否可以代替人参根挥发油使用的问题,并为人参根、茎叶及花挥发油的综合利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薄荷-荆芥不同配伍组分抗流感病毒的药效学差异,探讨薄荷-荆芥最佳配伍组分。方法:SPF级ICR小鼠22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9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按照薄荷、荆芥黄酮与挥发油组分配比。用乙醚麻醉ICR小鼠,用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10倍半数致死量(LD_(50))50μL滴鼻感染,制备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正常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滴鼻对照。小鼠病毒感染后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阳性药组灌胃给予达菲和复方金银花颗粒。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研究薄荷-荆芥不同配伍组分对流感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薄荷-荆芥不同配伍组分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采用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感染小鼠制备肺感染损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实验末肺质量增大,肺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达菲组、复方金银花颗粒组、挥发油1-挥发油2组、挥发油1组、挥发油2组给药后实验末肺质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达菲组、挥发油1组肺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金银花颗粒组、挥发油1-挥发油2组、挥发油2-黄酮1-黄酮2组、挥发油1-挥发油2-黄酮1组、挥发油1-挥发油2-黄酮2组、挥发油1-挥发油2-黄酮1-黄酮2组、挥发油2组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挥发油1-黄酮1组、挥发油1-黄酮2组、挥发油1-挥发油2组、挥发油1-挥发油2-黄酮1组、挥发油1-挥发油2-黄酮2组、挥发油2组、黄酮2组对IL-6,IL-1β,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不同比例配伍的组分以薄荷挥发油-荆芥挥发油-荆芥黄酮组、薄荷挥发油-荆芥挥发油组、荆芥挥发油组、薄荷挥发油组抗流感病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木香与川木香的功效异同,比较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分别提取木香、川木香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两种挥发油的成分。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川木香挥发油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木香挥发油共鉴定出39种化合物,两者仅由5种共有成分,且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不相同;抑菌实验表明,木香、川木香挥发油均能抑制G~+菌的生长,木香挥发油的MIC均小于等于川木香挥发油。结论木香、川木香挥发油的成分差异较大,且木香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明显优于川木香挥发油。这为木香、川木香功效的差异与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神农香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神农香菊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从神农香菊中提取挥发油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 44个化学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43%以上。结论 :神农香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马鞭草烯醇、姜烯、倍半水芹烯、金合欢烯、桉叶油素、乙酸菊烯酯、石竹烯等单萜类、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相似文献   

12.
湖北产不同品种菊花中挥发油和总黄酮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芦金清  李竣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3):F003-F003,F004
目的:通过对湖北产不同品种菊花的比较研究,考察金菊花和神农香菊花的质量。方法:运用《中国药典》改良法测定湖北产不同品种菊花中近发油的含量,并应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菊花挥发油中樟脑和龙脑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近发油的总含量为金菊花>神农香菊>贡菊花>抗菊花;不同品种的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神农香菊药用价值高,而金菊花更宜作茶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GC-MS分析柔毛冠盖藤根茎和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柔毛冠盖藤根茎和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柔毛冠盖藤根茎挥发油中鉴定出37个化合物,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6个化合物,根茎和叶挥发油中相同成分的化合物有18个。结论:本研究报道了柔毛冠盖藤挥发油成分,为合理开发利用柔毛冠盖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GC-MS法鉴定茺蔚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茺蔚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茺蔚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确定了20种化学成分并得到相对含量。结论:茺蔚子挥发油中主要含有环己酮、柏木脑等成分。  相似文献   

15.
容县八角叶中挥发油成分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采用GC-MS分析容县八角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快速提取容县八角叶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 八角叶挥发油得率为1.65%,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6%。 结论: 容县八角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1.69%),草蒿脑(5.00%),α-蒎烯(3.52%),顺式茴香脑(2.86%),丁香烯(1.56%),柠檬烯(1.37%),芳樟醇(1.2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半边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半边旗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登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结果:从半边旗挥发油中分离了35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35%。结论:半边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氧基-1,2-丙二醇,3-己烯-1-醇,1-正己醇.4-羟基-2-丁酮,3-甲基-1-戊醇,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半边旗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产白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产白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产白千层枝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确认了白千层挥发油其中的47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论:白千层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1,8-桉叶素和松油醇。  相似文献   

18.
丹参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丹参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34%。结论丹参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正十六酸、正二十烷、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  相似文献   

19.
果上叶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果上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果上叶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1.448%,其中含量大于2%的分别为Z-9-十八烯醛18.075%、2,4-二叔丁基苯酚3.264%、棕榈酸5.413%、油酸25.079%、二十三烷6.344%、二十四烷3.768%、1-十八烯酸单甘油酯2.146%、亚油酸甘油酯4.953%、二十五烷4.332%、二十六烷3.387%、二十七烷3.841%、二十八烷3.102%。结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果上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核桃楸皮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汽汽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汽汽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97.76%;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69.06%.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核桃楸皮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为全面了解核桃楸皮中挥发性成分及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