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5例子宫腺肌病中有7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超声对本病诊断符合率为85%(38/45),误诊率为16%(7/45)。子宫腺肌病图像可分为四型:Ⅰ型(弥漫型)18例,Ⅱ型(后壁型)10例,Ⅲ型(前壁型)6例,Ⅳ型(局灶型)11例。结论:超声对子宫腺肌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局灶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易混淆,应予注意和鉴别。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0月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诊断的子宫腺肌病64例的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探讨TVS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诊断子宫腺肌病初探(附32例分析)徐州市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221004]史佃云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延伸、侵入子宫肌层内,常伴子宫平滑肌增生。本病术前临床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4]。本文收集我院1988年1...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目前有逐渐升高趋势,子宫腺肌病是子宫腺体以及间质侵入子宫肌肉,从而产生了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病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可出现继续发性痛经、月经量增加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有相似地方,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影响[1,2]。血清糖类抗原(CA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体内水平均有改变,本文观察上述因子水平改变情况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CDS)诊断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重庆康和美中医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300例。300例患者均采用TV-CDS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V-CDS诊断的准确率,分析子宫肌瘤组、子宫腺肌病组以及腺肌瘤组子宫颈动脉血流的情况。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患者10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96例,腺肌瘤患者98例。采用TV-CDS诊断子宫肌瘤灵敏度为96.23%,特异度为97.42%,准确率为97.00%;诊断子宫腺肌病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9.02%,准确率为97.33%;诊断腺肌瘤灵敏度为96.94%,特异度为97.03%,准确率为97.00%。TV-CDS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肌瘤组的动脉阻力指数及血流量指标高于子宫腺肌病组及腺肌瘤组,动脉搏动指标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病组及腺肌瘤组(P &l...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36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结合3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图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图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图(3-DCPA)检查子宫肌瘤58例,子宫腺肌病36例。结果:子宫肌瘤的血汉灌注呈球体网架结构,且为高速低阻动脉频谱。子宫腺肌病血流呈血管增粗、紊乱,管壁光滑、清晰,且为高速高阻动脉频谱。结论:三维能量图像(3-DCPA)清晰显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血流状况,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TVS)及经腹部超声(TAS)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应用TVS及TAS诊断子宫腺肌病。结果:25例术前TVS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88%,48例术前TAS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33%(P<0.001)。结论:TVS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大小、形态、宫壁厚度、肌壁回声特点,其诊断准确率高于TAS。  相似文献   

9.
王慧  刘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347-8348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滋养叶细胞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健康妇女及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滋养叶细胞瘤的患者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滋养叶细胞瘤组R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滋养叶细胞瘤血流表现特征性低阻力。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具有高分辨率特征,对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鉴别以及滋养叶细胞瘤的良恶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附48例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B超室(312000)王肖琴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康春梅,解左平子宫腺肌病为中、老年妇女多发病,经腹超声检查,由于探头频率低,盆腔器官位置深,并受肠道气体干扰及腹壁脂肪层衰减,致声像显示不清,诊断率低[...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于肌壁内的良性病变,超声下声像图表现虽有些特征,但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较低。为了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率,本院超声科观察了56例诊断为腺肌病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宫腔声学造影检查,观察其结果,以探讨宫腔声学造影用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功能内膜腺体细胞、间质细胞向子宫肌层侵蚀,合并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亦可理解为在子宫肌层中长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呈憩室样侵入肌层所致。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常见于经产妇,发病机制目前还尚未明确,可能与损伤(刮宫、剖宫产)、病毒感染、高雌激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生殖道梗阻、免疫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超声是目前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最为常用的方法,分为A型(一维)、B型(二维)、C型(三维)超声诊断,其可通过造影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且超声检查无创、价廉、便捷、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腺肌病为妇科的常见病,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病术前误(漏)诊率较高。现对3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误(漏)诊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联合检测在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IA)检测58例腺肌病,72例子宫肌瘤及50例正常血清Ca125水平与EMAb。结果子宫肌瘤组血清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高于子宫肌瘤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以两项均阳性为诊断腺肌病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41.3%,特异性为100%。结论联合检测Ca125,EMAb可提高子宫肌瘤与腺肌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联合检测在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IA)检测58例腺肌病,72例子宫肌瘤及50例正常血清Ca125水平与EMAb。结果子宫肌瘤组血清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高于子宫肌瘤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以两项均阳性为诊断腺肌病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41.3%,特异性为100%。结论联合检测Ca125,EMAb可提高子宫肌瘤与腺肌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宋波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3):505-50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及微囊腔大小与血清CA125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及比较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观察组)及7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血清CA125颅值。采用Jone Rosal描述方法测量观察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病灶微囊腔大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颅值(93.37±39.3μ/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A125颅(16.32±4.86μ/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随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增大,病灶内微囊腔的增大,血清CA125颅值升高。【结论】血清CA125颅检测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根据血清CA125颅值可粗略评估子宫腺肌症病灶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腺肌病及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二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腺肌病及巧囊在在位、异位内膜中芳香酶P450表达。结果:正常内膜不表达芳香化酶P450,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腺肌病及巧囊中均强表达,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中分泌期芳香酶P450表达无异位内膜组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巧囊患者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位内膜分泌期比增生期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腺肌病与巧囊相比,巧囊患者的在位内膜分泌期芳香酶P450表达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在位的内膜组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450arom在子宫内膜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子宫腺肌病和巧囊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二者又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2例子宫肌腺病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其中9例加做经腹部超声检查,将超声结论与手术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者35例(67.3%),不符者17例(32.7%)。其中误诊7例,漏诊10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是临床诊断子宫肌腺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66例经临床和B超、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者,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PVA,或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栓塞后1、3、6、12、18、24个月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6例子宫腺肌病TUAE术有效率90%,TUAE栓塞后综合征、膀胱刺激症6例(9.09%),胃肠道反应10例(15.15%),阴道少量流血9例(13.63%),宫颈部缺血性坏死3例(4.54%),小阴唇溃疡1例(1.51%)。TUAE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经对症或特殊处理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可观,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可防治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B超声像特点及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B超声像特点,并与手术对照。结果 96例子宫腺肌病B超声像特点为子宫增大、形态改变、子宫肌层厚度不均、内膜线偏移和宫肌层回声异常。超声所见肌层异常回声部位与手术所见病灶部位基本一致。结论超声检查可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结合 B超声像特点和临床病史,有利于提高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准确率,且有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