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化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6):59-60,138
伦理在法律实施中的价值以及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不作为”既是一种法律判断,又是一种伦理判断。知情不同意情况下,医疗不作为的发生有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务人员角色混乱、知情同意制度存在缺陷以及医疗高风险缺乏保护等深层次原因。为此,需要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建设、充分发挥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知情同意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疗卫生服务属于特殊商品,兼具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双重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市场很难通过自身调节缓解信息不对称。知情同意权从道德、法律、现实层面赋予患者获取足够有效医疗服务信息的权利,能较好地缓解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仍显混乱。知情同意权存在诸多问题。唯有从道德伦理层面,要求规范医生履行知情同意义务,从而更大限度地缓解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医方应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和社会对医方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医方应尽的法律和伦理义务.医方应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性,积极、有效地履行注意和告知义务,并将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相结合,以切实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带来的医德人格扭曲、医疗行政监管缺位和医疗行为中的诸多法律盲区等是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主因。医疗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在医疗领域的扭曲体现,产生了医院管理伦理失范,医疗腐败更是对医院管理伦理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因此,反对医疗腐败,倡导文明行医,需要正本清源,从医院管理道德建设的源头抓起,注重医院管理道德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对医疗市场经济中的医院管理伦理建设进行方法论的思考,真正做到既要面对市场,又要超越市场。强化新伦理观教育实现医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创新医疗行政管理制度是矫治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对策。为病人最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5.
医疗人工智能诊疗对亲自诊疗义务、合理诊疗义务、操作准备义务等医师注意义务造成了冲击,使得注意义务重心由医师审慎注意自身行为转向对医疗人工智能的审查、检验、监督、接管。但是相关医事法律法规、诊疗操作规范尚未及时作出调整更新,导致法律规范与现实操作二者间脱节错位。实践中,患者遭受医疗损害后举证困难,寻求救济的难度加大;而医疗机构对医疗人工智能诊疗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过重的赔偿责任,由此形成两难局面。为有效缓解医疗人工智能诊疗所造成的医疗损害案件司法实践中的困境,我国在完善相关医师注意义务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应建立医疗损害举证责任缓和规则和医疗损害责任限额赔偿规则,以期实现社会整体健康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医疗保护制度与患者知情同意权中的伦理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情同意权作为患者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医生应履行的起码的义务,在沟通医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认知程度的不同,患方主体对病情告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而医生在履行这一义务时会面临法律、伦理和医疗保护制度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对避免医疗纠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手术同意书的法律和伦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的相关法律对手术同意书做了相关规定。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它是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证明、医疗机构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明、被手术方同意手术的授权委托书、是医学文书,同时也是病历资料的一部分。如果医方在手术中存在医疗差错,它不具备免责的效力。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其伦理意义,当现实与法律相悖或法律出现真空时,医方应从立法精神上考虑,实施特殊的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8.
生态伦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确定“人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把这些有益的思想和观点运用于医护道德之中,形成了“顺其自然,道法自然”的绿色医疗道德、“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的医学根本道德、“不应满足人的欲求,而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人类健康道德等医学伦理观念.这对于提升医学伦理基本理念,创新基本医疗观点,纠正道德认识偏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充分履行医疗注意义务,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以及职业、职务上的习惯和常规,接受患者委托所要求的注意义务[1]。其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对危险因素的预见、医护人员在医疗行为时,应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预见到自己的医疗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对后果可能造成的损害,注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避免损害的发生。注意义务的充分履行,是注意义务问题的归宿。付出必要的努力,给患者合理而充分的注意,从而规避医疗风险,维护患者的利益。1医疗机构管理者对危险因素的预见与风险规避医疗机构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当预见仪器、设备、电力、供氧、管道负压、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突发公共事件等的危险因素,因而,务必制定各种工作预案、管理规范、制度措施、执行流程等加以有效管理,规避院内公共医疗风险。2医师结果预见的义务与风险规避2.1医师结果预见义务的定义及内容。医师的结果预见义务是要求医师集中注意力,保持足够的谨慎,以认识到自己的医疗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2]。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不同的学说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但不管怎样,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被广泛应用,未知的风险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在医疗伦理损害责任背景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具体履行医疗告知义务时、患者(特定情况下其近亲属)知情不同意时、以及面临具体法之局限性时,常常陷于对患者的知情权、生命健康权、自主决定权、乃至自身的法律责任风险进行个人抉择的伦理困境。尽管导致伦理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法律视角来看,制定明确、规范的医疗伦理行为指引,建立解决医疗伦理困境的常设机构,健全医疗风险规避、医疗社会保障和医疗伦理督察制度,应是现实可行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融医学生医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某高校创新医德教育体系的措施:将医德教育研究与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以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并阐述了一些经验与体会:学校要高度重视,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医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功能,在探索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相关部门,使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得到发挥,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视域下的医德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德作为医生的职业道德,与道德信仰、价值取向有着天然的关联。然而,在现代性背景下,理性至上导致了医德信仰的动摇,科学主义造成了医学人本关怀的失落,经济主义诱使了医生职业操守的降低,这些都是医德重建中值得重视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Primum non nocere" and the principle of non-malefice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hysician's duty of "primum non nocere," or avoiding harm to the patient, has often been given moral priority over other duties in discussions of medical ethics. In this article in a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series written for nonphilosophers o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medical ethics, Gillon takes issue with the prominence given the obligation of nonmaleficence over that of beneficence. He argues that risking harm is often necessary to obtain therapeutic benefit, and that always giving nonmaleficence priority over beneficence in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results in "therapeutic nihilism." These two important principles should counterbalance one another in medical care, with due respect for patient autonomy.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如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人际关系欠和谐等问题,探讨贫困生的心理困境,论述伦理关怀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重要意义,从关怀伦理的维度,论证伦理关怀在民族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必要性:有利于贫困生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有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民族医学生的团结、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要启事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F0003-F0003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大型刊物。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卫生管理、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和生命科学中道德发展、道德标准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国际医学伦理、生命伦理发展及研究的最新动态。现将本刊撰稿要求和审稿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自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医德素质、医德类型及医德影响因素方面的自评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方法:自行设计医德素质评估表、医德类型评估表和医德影响因素评估表,对9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医德素质自我评价均较好,但在对医德内涵的认识程度,对法律、法规、制度的掌握及交流沟通能力方面较为不足。医德类型普遍属于单纯医疗型(职业选择,从事医务工作)。市场经济的冲击、医德监督管理不到位及部份患者就诊道德差明显影响医德发展。结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多环节配合:加强自身素质教育的环节、重视医患沟通环节、加强医德监督管理环节、呼吁政府干预环节、提升就诊道德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检验医学伦理学知识的现状,探讨医学检验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检验医学伦理学课程。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243名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检验医学伦理认知的调查。结果高达90.9%的学生不知道检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25.7%的学生认为“在今后的医疗工作实践中不会遇到医疗纠纷的困扰”;45.5%的学生认为“检验医学伦理学知识对今后工作没有用处”;72.7%的学生“不知道检验医学的道德标准”。结论随着现代检验医学涉及领域的扩展,有必要将检验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课程,尽快组织编写系统的相应教材,重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伦理思维。  相似文献   

18.
教学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与和谐医患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全面了解教学医院医护人员的医德状况,我们通过对贵州某医院医护人员医德自我评价和患者对医护人员医德评价的调查,结果发现医护人员对于服务态度、对患者需求的反应程度、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以及医患沟通方面,满意程度高于患者的满意程度;患者的信任方面以及手术费用方面,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医护人员;两者对于大型检查及药费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价值观发生变化,国内不合理的医疗体制,国内医疗相关法规不健全以及医德医风建设淡化,最后,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