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HC-肽四聚体技术是一种直接监测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新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就MHC-肽四聚体技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特异性CTL、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特异性CTL以及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的检测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自然杀伤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资料表明 ,自然杀伤 (NK)细胞是机体抗御感染和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 ,它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关系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 ,2 ] 。 2 0 0 2年K rre[3 ] 对NK细胞在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以及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效应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因此 ,深入探讨NK细胞与HSCT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 N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NK细胞起源于CD3 4+造血细胞 ,并在骨髓微环境内发育成熟。NK细胞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 ,在IL 1 5、flt 3配基和c kit配基等早期造血生长因子的…  相似文献   

3.
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uto-PBSCT近年发展迅速,而Allo-PBSCT因存在诸多疑虑而徘徊不前。最新研究表明,经造血因子动员的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含量及增殖能力和骨髓相当,异体植入迅速并能支持长期造血,并不因大量淋巴细胞的输入而产生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有效方法,但清髓性allo-HSCT的高移植相关死亡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可用于去除供者T细胞,达到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或去除宿主T细胞预防排斥反应.同位素结合型单抗在减低预处理强度的allo-HSCT中的应用,可增强针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降低对正常器官的相关毒性反应.本文就单抗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和去除移植物中T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s)是体内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不仅是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的有力启动者,还在机体对自体和外来抗原产生耐受中起着关键作用。DCs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耐受中起着双向调节作用,不同来源以及发育中处于不同阶段的DCs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所起作用不同,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脐带血已越来越多地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源.造血重建的延迟及原发性移植失败率的上升仍然阻碍脐带血移植的广泛应用.移植后有效嵌合状态的动态检测,将可以预测植入失败、指导免疫抑制剂调整和尽早挽救治疗,从而改善脐带血移植结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就嵌合体的检测在脐带血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的细胞治疗方法,也是根治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方法.现就近年来HSCT领域的移植预处理方案、移植后并发症的处理、移植后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燕妮 《全科护理》2012,10(7):660-661
从临床观察、护理管理、护理服务方面综述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供者T细胞对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同时调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在 一定限度内,最终消灭肿瘤细胞。但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错综复杂,与移植后宿主微嵌合状态形成密切相关。某些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发现,为移植后治疗和预防排斥反应及GV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由间质细胞分泌,受体仅在上皮细胞中表达,承担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间信号传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表明,KGF在小鼠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中具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和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促进移植物植入,保护胸腺上皮细胞免于 allo-HSCT后同种免疫反应的损伤,改善allo-HSCT后胸腺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供者T细胞对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同时调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在一定限度内,最终消灭肿瘤细胞。但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错综复杂,与移植后宿主微嵌合状态形成密切相关。某些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发现,为移植后治疗和预防排斥反应及GV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通过化学药物及放射治疗清除患者的骨髓,再将健康供者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建立新的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骨髓衰竭的目的.自从1981年我国开始第一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以来,经过20余年的努力,HSCT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根据北京市道培医院移植中心统计结果,白血病标危组同胞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配型相合组5年生存率为80%,HLA半相合(单倍体)及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组5年生存率为70%-75%,白血病高危组长期生存率为35%-40%.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相关供体与无关供体骨髓移植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过程中造血、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探讨不同来源供体对移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1-06/2005-09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6例患者,其中71例接受相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45例接受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55例应用以全身放射治疗+环磷酰胺方案为基础、61例应用改良BuCY(羟基脲、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为基础的预处理。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后1,3,6,9及12个月患者的T细胞重建。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复发、患者无病生存及造血、免疫重建情况。 结果:①移植后造血重建: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后白细胞重建、血小板重建及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重建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后白细胞〉1.0&;#215;10^9/L^-1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3.25&;#177;2.34)和(16.28&;#177;3.01)d。在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为移植后(13.25&;#177;2.34)和(13.13&;#177;4.09)d;在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后血小板〉20&;#215;10^9L^-1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4.58&;#177;6.42)和(20.21&;#177;7.29)d。在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为移植后(12.17&;#177;4.12)和(15.67&;#177;7.12)d,P值分别为0.004、0.025、0.017]。②移植后免疫重建: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后1个月CD3^+%和CD4^+CD3^+%、移植后9个月CD45RA^+CD4^+%及移植后12个月CD45RA^+CD8^+%存在显著性差异俨值分别为0.014、0.027、0.001、0.003);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3个月CD45RO^+ CD4^+%有明显差异(P=0.030)。③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患者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0)。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40),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29、0.007)。④移植后生存情况: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致死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尽管无关供体骨髓移植患者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较高,且无关供体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及免疫重建比相关供体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慢,但相关和无关供体骨髓移植、相关和无关供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致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和相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观察应用免疫毒素部分去除T细胞(TCD)的方法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HLA/MLC)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对1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HLA-MLC配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慢性髓性白血病(CP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R1 1例,CR2 1例,复发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CR1 2例,CR2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成急性髓性白血病M4型(CR1)1例。结果表明:13例患者中8例成功植入,其中2例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2例发生Ⅲ-Ⅳ度aGVHD。随访8-90个月,2例发生Ⅲ-Ⅳ度aGvHD患者早期死亡,另有1例患者死于迟发感染,其余5例均无病存活至今。5例未植活的患者中4例回输同一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3例未植入,1例植活,但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1例再次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无病存活至今。结论: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的方法行HLA/MLC配型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减少重度aGVHD的发生,但移植早期排斥率(HVG)较高,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6.
Auto-PBSCT近年发展迅速,而Allo-PBSCT因存在诸多疑虑而徘徊不前。最新研究表明,经造血因子动员的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含量及增殖能力和骨髓相当,异体植入迅速并能支持长期造血,并不因大量淋巴细胞的输入而产生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这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各种恶性血液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T细胞免疫重建的速度和质量是影响移植后机体抗感染、移植物抗白血病等的关键环节.T细胞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T细胞表咏受体(TCR)来完成的,对TCR的动态研究分析将有助于了解移植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为降低移植后感染和肿瘤复发以及防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包括骨髓移植(BMT),正日益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和某些疾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IBMTR与ABMTR的共同资料统计,仅1990年全世界进行了5000余例异基因BMT(Allo—BMT),并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1970年至1994年Allo-BMT已累积超过45000例。近年来自体HSCT(Auto-HSCT)包括外周血和骨髓移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总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及治疗。对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40例allo-HSCT中48例患者发生移植后CMV感染,发生率为34.3%,首次检出CMV-DNA阳性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5(33-68)d,CMV定量范围为1.25×103-5.5×106,其中2例为CMV相关性间质性肺炎,5例为CMV相关性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共65例,其中合并CMV感染32例,占49.2%。应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抗CMV治疗45(33-68)d后CMV-DNA转阴,有效率为100%。共有1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论:allo-HSCT后较易发生CMV感染,发生GVHD的患者CMV感染发生率也较高,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对allo-HSCT后CMV感染的治疗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外周血树突细胞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亚群重建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1例HLA单倍体相合的HSCT患者进行研究,12名健康供者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DC亚群重建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结果白血病患者外周血DC、髓样树突细胞(MDC)和髓样树突细胞1型(MDC1)的百分比分别为0.13%、0.05%和0.03%,绝对值分别为7.89×10^6/L、1.52×10^6/L和1.33×10^6/L;健康对照百分比分别为0.76%、0.65%和0.44%,绝对值分别为42.66×10^6/L、35.56×10^6/L和26.70×10^6/L,白血病患者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而白血病患者髓样树突细胞2型(MDC2)、浆样树突细胞(PDC)的百分比分别为0.01%和0.07%,绝对值分别为0.15×10^6/L和2.60×10^6/L;健康对照百分比分别为0.44%和0.14%,绝对值分别为2.40×10^6/L和8.50×10^6/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C/PDC比值明显减低(P=0.001)。移植后14天(+14天)MDC1、MDC2及PDC绝对值分别为1.45×10^6/L、0.32×10^6/L和1.60×10^6/L,达到患者移植前水平,但+100天内均未能恢复正常水平;MDC/PDC比值+14天(1.40)与移植前(0.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至+30天恢复正常(P=0.602)。+14天高PDC、DC组和低MDC/PDC比值组Ⅱ~Ⅳ度aGVHD的累计发生率较低PDC、DC组和高MDC/PDC比值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移植前外周血DC百分比、绝对值及MDC/PDC比值均减少;移植后MDC/PDC比值恢复较快,+30天恢复正常,其他指标恢复较慢,+100天内均未恢复正常;且恢复情况与aGVHD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