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实习对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的影响,以正确引导护生就业,保持社区护理队伍的稳定。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自制实习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18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87人中.103人未进行社区实习、84人进行了社区实习;社区实习84人中,51人(60.72%)非常原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26人(30.95%)勉强接受、7人(8.33%)不确定;影响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积极因素有社区护理前景、社区工作意义、工作主观性强等,而消极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不够、社区护理工作难度犬、社区护理人员工资待遇低等。结论社区实习能增强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愿;社会支持不够、社区护理工作难度大、社区护理人员工资待遇低等因素对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起负面影响,加大对社区护理的支持、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待遇、规范护生社区实习是提高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区实习对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社区实习对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的影响.以正确引导护生就业,保持社区护理队伍的稳定.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自制实习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愿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18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87人中,103人未进行社区实习、84人进行了社区实习;社区实习84人中,51人(60.72%)非常原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26人(30.95%)勉强接受、7人(8.33%)不确定;影响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积极因素有社区护理前景、社区工作意义、工作主观性强等,而消极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不够、社区护理工作难度大、社区护理人员工资待遇低等.结论 社区实习能增强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愿;社会支持不够、社区护理工作难度大、社区护理人员工资待遇低等因素对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起负面影响,加大对社区护理的支持、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待遇、规范护生社区实习是提高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湘西地区护理专业学生社区实习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在社区实习期间压力及压力源,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社区实习期压力问卷对66名社区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社区实习压力总分为20~62(44.50±7.82)分.压力评分居前5位的条目是卖习前担心专业知识有限,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实习前担心社区居民不信任、不配合,家庭访视遭拒绝;社区居民不了解社区护理;社区居民对护生不信任,戒备心理重,应付现象严重;实习前模拟训练少,影响家庭访视开展效果.结论 社区实习护生有较大压力,压力源主要来自对社区实习情境担忧、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与接受、校内实践教学支持.教育者应加强社区实践教学,指导护生做好社区实习前准备,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认知度与接受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社区护理实践的适宜方法。方法护生根据就近、便利的原则选择离家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实习点进行为期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结果护生自评实习效果收获很大占61.1%,收获较大24.9%,一般9.0%,较差5.0%。97.4%的护生实习后对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前增加,100%认为对护理工作认识增加、工作技能较前有提高,95.5%认为此次实习利于开拓视野,89.3%认为此次实习利于创新意识培养,80.1%认为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合理。结论生源地社区护理实践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社区护理实践方式.尤其适用于招生规模较大、校址所在地为方言难懂地区的院校。  相似文献   

5.
吴碧玉 《护理学杂志》2007,22(10):68-69
目的 了解中医护理本科和专科护生的临床实习需求,以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6名护理专科护生和25名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临床教师资历、综合素质及临床实习内容。结果 24.8%护生认为临床教师需具备专科以上学历,52.5%护生认为临床教师学历不重要,但临床经验重要;47.5%护生选择护师作为临床教师;43.6%护生要求中医护理专业的教师作为临床带教教师。护生对临床教师综合素质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实践操作技能(100%),基础理论知识(94.1%),人际沟通能力(93.1%)。对临床实习内容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中医护理(94.1%),沟通能力和技巧(89.1%),基础护理和应急能力、急救护理(均为88.1%)。结论 护生需要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及沟通能力强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中医护理、沟通能力和技巧、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是实习的主要内容。应重视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和培训,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及其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及其课程设置现状,分析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发生的原因,为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更好地维护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实习期间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教育调查表,对138名实习护生在实习结束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期间最为突出的职业损伤是皮肤损伤,其发生率高达94.9%;而护生掌握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的总体情况不理想,知道“标准预防”的护生仅占17.4%;发生职业损伤及发生职业损伤后未正确处理的护生,其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欠缺(P〈0.05);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仅占31.2%;护生在校教育的专业课程中均缺乏护理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课程教育。结论实习护生缺乏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缺陷。学校应加强护生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以减少护生实习中发生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本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本、专科护生的社区就业意向及其原因,以期对该类学生就业有所指导。方法自行设计山东省本、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山东省6所高校1270名护理本、专科生进行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并对各高校老师、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护生对社区护理的了解程度不高,很了解的仅占0.6%;对社区护理发展趋势态度积极,86.6%护生认为社区护理有发展前景;70.5%护生愿意接受社区护理工作;本、专科护生在社区就业意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X^2=22.3,P〈0.01);愿意去社区工作理由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为社区护理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大、能够有所作为;在不愿意去社区工作理由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为社区护理起步晚、体系不健全、不能实现个人价值。结论本、专科护生就业意向与对社区了解程度、知识结构、社区服务能力及择业价值观等因素有关。护生应转变就业观念,高校应将《社区护理》作为必修课并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社区应提供护生就业平台。  相似文献   

8.
护理大专生职业认同感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莉 《护理学杂志》2007,22(2):40-41
目的了解护理大专生在校期间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促进护理职业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4级102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大专生(下称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程度排列前3位的依次为护理工作服务性强、生活无规律(90.2%),观念转化教育可以培养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85.3%),观念转化教育后护生成为白衣天使的信念增强。结论护生在校期问职业认同感低,但可塑性强,需在教学中强化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中专实习护生的职业心态及影响因素,以探讨培养护生积极职业心态的正确方法。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62名大中专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3.2%护生职业心态尚不稳定和成熟,对护理专业明确表示喜欢者仅19.4%,其影响因素为学习方面的成就感、职业风险、人际关系等。结论教学医院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职业指导,培养护生积极的职业心态。  相似文献   

10.
实习护生临床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临床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计算调查结果中各因素肯定回答率。结果:影响护生角色转换的因素包括病人的怀疑与不信任(94.1%),教师的行为(64.7%)和引导不足(61.7%),护生心理应对能力缺乏(61.7%)、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50.0%)、沟通能力欠缺(45.6%)、护理专业知识缺乏(41.1%),以及专业认识不足(35.3%)。结论:只有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的改良对策才能使护生的角色转变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学与护理教育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陶敏 《护理学杂志》2004,19(19):59-60
阐述我国护理教材与现代护理发展的差距。认为护理教育适应循证护理学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循证思维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14.
人文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贾艳皊  朱丹 《护理学杂志》2006,21(17):76-78
阐述了人文护理的内涵、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影响人文护理开展及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加强人文护理实施的建议,为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人文护理的内涵、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影响人文护理开展及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加强人文护理实施的建议,为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循证护理在中专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基础护理学(下称基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方法 随机抽取1个教学班62人作为实验班,另一教学班63人作为对照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法按教材内容讲解;实验班在基护课程开课前讲授循证护理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循证护理教学和实践.结果 实验班基护理论成绩、信息载体与场所利用率及对教材知识采取批判性思维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5),实验班67.74%~100%护生对该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护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7名2004级护理大专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4名)和对照组(2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临床带教方法,即护生跟班病房护士长2周;实验组采用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即护理部、病房各实习1周.结果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对护士长一日五查内容、护理工作制度与方法、周工作重点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有利于护生对护理管理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部-病房带教模式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7名2004级护理大专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4名)和对照组(2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临床带教方法,即护生跟班病房护士长2周;实验组采用护理部一病房带教模式,即护理部、病房各实习1周。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对护士长一日五查内容、护理工作制度与方法、周工作重点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护理部一病房带教模式有利于护生对护理管理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示教员在规范临床护士技术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培训护理示教员、成立护理技术培训及考核小组,加强对临床护士操作培训和管理。结果培训3个季度后除急救技术外,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插管及注射技术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护理操作示教员在护理技术培训中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护理能力的定义、测评的重要性,测评工具、方法和护理能力的内涵及与护理能力相关的个人因素与组织因素,如年龄、工作年限、教育水平、职位、婚姻状况、技术职称、科室及培训情况等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