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近5年的文献报道,对足阳明胃经的实验研究情况,从胃经与胃相关及联系途径,胃经经穴作用的物质基础与形态结构,胃经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与显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论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足阳明胃经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胃肠病(fune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s)是临床上一组常见的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疾患,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胃肠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脑轴及粘膜免疫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属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病位在肠,且言"大小肠皆属于胃".胃经循行分布广泛,过腹...  相似文献   

3.
试述足阳明胃经及临床证治266071山东青岛中青化工联合公司医院安培祯足阳明胃经是十二正经之一,与任督二脉相合构成了人体内的巨大网络系统—十四经脉。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它参与十四经脉的循环往复,气血能源的保障供给,在经络学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灸学》教材中足阳明胃经在大腿部几个穴位的定位,明显与《针灸逢源》之前的针灸书籍不符,经探讨分析,仍然以古书中介绍的为准为宜。  相似文献   

5.
《内经》云“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十二经脉是人体的大周天,根据十二经脉交接的规律,阴经与阳经交汇于四肢末端,阳经交汇于头面部,阴经交汇于胸腹部。但是在胸腹部除阴经外,足阳明胃经也循行其中。如“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疏通调理足阳明胃经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足阳明胃经上的有效腧穴,采取针刺疏通调理足阳明胃经法,使经络和腧穴的作用有效的结合起来治疗肥胖症60例,结果:显效21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经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该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安全有效,并对血脂及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胃肠运动,胃电,结肠电,胃酸分泌,胃肠激素及胃粘膜血流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针刺足阳明胃经穴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概况,认为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针刺足阳明胃经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它类似人体的一个网络系统,能行气血,营阴阳,将人体生命活动物质输布到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经脉,与其相关脏腑(胃)的功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就近10年来有关足阳明胃经对胃肠道功能活动影响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 刺激足阳明胃经穴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生理状态下胃的运动包括有节律的蠕动、紧张性收缩和进食后的容受性舒张等基本形式。反映胃运动的指标包括胃排空检查;胃压力、胃张力、胃窦容积等测定。 有人用硫酸钡造影观察到针刺足三里对21例胃脘痛患者胃蠕动速率有一定影响,补法使波速加快、波频缩短、波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足阳明胃经补泻同用法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在我院脑病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科观察穴位放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患者取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患侧解溪、内庭穴放血,医生用左手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三棱针用点刺法直刺3~5mm,快进快出,采用反复交替挤压的方法,每穴挤出血液7~10滴。同时加用足三里隔姜灸,病情较重者双侧均用,病情较轻者可酌情减少穴位。1次/d,隔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肿吸收率、中医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积分、合并电解质情况、合并肺部感染指标的改变,评价治疗(14±2)d、(21±3)d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肿吸收率、中医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积分、合并电解质情况、合并肺部感染、合并便秘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阳明胃经补泻同用法能明显减轻急性脑出血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斌  陈燕荔  潘玥  陈波  王琮  潘战宇  郭义 《河南中医》2020,40(2):193-195
人体胸腹部属阴,足阳明胃经为三阳中阳气最盛之经,其循行于胸腹部,既可充养阳经,又可固护阴经,有平衡阴阳之意。胃经为阳,冲脉为阴,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可能也与平衡冲脉之阴有关。胃的盛衰影响五脏,胃既可以充养人体的气血,又可以调节人体的经脉,足阳明胃经气血旺盛,循行于阴盛的胸腹部,起到调节人体气血经脉的作用,同时也濡养全身经络脏腑的气血。胃虽然为阳土,但其实有母寓之阴,其脉既循行于属阳的区域,又循行于属阴的区域,体现了胃阳中寓阴的特征。足阳明胃经向里循行至胸腹部与太阴相接,使太阴经气得开,衔接了开合枢。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揭示了人体脏腑经络之间阴阳互根,五脏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2.
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的相关性,该文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认为针刺足阳明经脉的腧穴能够有效地治疗胃腑病。认为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阐明经络实质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胃经镇痛功能的相关作用。方法:SD大鼠16只,在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手术切除6 mm长一段,1周后针刺“后三里”,测定针刺前后痛阈,并与术前、非手术侧、对照组针刺痛阈进行对比。结果:切断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针刺前后的痛阈未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与术前、非手术侧和对照组针刺痛阈变化对比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胃经镇痛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非特定穴以及非经非穴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不同评价时点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经穴效应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组(A组)36例、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组(B组)39例和非经非穴组(C组)41例。A组针刺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针刺条口、阴市、伏兔、犊鼻,并均沿穴位所在经络近心端约2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C组针刺4个非经非穴点:①肘内侧,肘尖与腋窝连线中点;②肱骨内上髁与尺骨腕部之间中点;③臂内前缘三角肌和二头肌交接处;④足三里水平旁开1~2cm,胫骨外侧缘处,并沿非经非穴点所在肢体纵轴线体表投影在非经非穴点近心端约2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各组针刺点及其旁开的辅助针刺点均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均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各组功能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28/33)、67.7%(21/31)、76.9%(20/26)、56.3%(9/16),B组分别为45.9%(17/37)、38.7%(12/31)、42.9%(12/28)、38.5%(5/13),C组分别为15.8%(6/38)、18.4%(7/38)、46.1%(12/26)、16.7%(4/24),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3个症状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均P<0.05);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个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C组(均P<0.05);B组在餐后饱胀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亦优于C组(P<0.05)。各组FDI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时点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A组在以上各时点FDI评分、SF-36评分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B组在治疗后2项评分也较C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FD均有效,而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FD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证实了经穴特异性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五输穴体表阻抗的年龄特性。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人体穴位表面电阻测仪对2281名健康人的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进行测收,测试分别于中、青、老年组和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测得。结果发现青年、中年之间各对应体表穴位阻抗值差异不大P〉0.05,老年组各体表穴位阻抗值明显高于青、中年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体表穴位问的阻抗值的差异也较明显,其体表穴位阻抗值按足三里、解溪、陷谷、内庭、厉兑顺序规律降低。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年龄差异。结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值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度经络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本文综述了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 2 0 0 0年度的工作进展。过去的一年中 ,经络研究在循经感传的中枢及外周机制、经脉 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理、经脉循行路线的理化特性等方面围绕各自提出的假说做了大量工作。结果表明 :①针刺引起的反射性肌电反应等信息可沿着肌肉的长轴双向跨神经节段传递 ,Aδ和C类神经纤维介导此传递过程 ,并受交感活动的影响 ;支配穴位区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前角有严格的上下空间对应关系 ;针刺穴位可引起大脑皮层体觉区及运动区磁共振反应 ,促使皮层功能活动的同步化。②心包经、心经和心脏在脊神经节和脊髓背角有特异性会聚 ,在脊髓内由颈部背角到胸部的侧角等可通过交感节前神经元与心脏联系 ;脊神经节及脊髓内的CGRP等神经肽、阿片肽受体以及外周血液中单胺类递质等均参与其联系过程。针刺胃经经穴可特异性地调节胃肠功能活动 ,外周血液、胃内及延脑极后区内胃肠肽的水平 ;胸部脊髓背角是胃经穴位电针和胃扩张信息汇聚和整和的部位。③沿经脉循行线特异性出现的高温带或低温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或病理现象 ,高温带的产生与该处组织能量代谢的旺盛、皮肤微循环的增强有关。针刺胃经穴位时在其循行线上和胃内出现含蛋白质的液晶颗粒 ;经脉循行线具有低  相似文献   

17.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兔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方法:对40只大耳白兔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然后观察针刺对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胃粘膜损伤造模后,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下降(P<0.01),针刺“四白”、“足三里”穴能增强胃运动,针后比针前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穴后可使胃运动振幅指数上升,提示足阳明经与胃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与突破 要正确理解并科学评价经络学说,首先要考察该学说产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极其困难而又无法回避的学术难题.本文以史料较为完整、可靠的"足厥阴脉"作为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胃经和心包经穴位对多器官功能调节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和比较心包经和胃经对胃和心脏机能的调节。方法:用药物(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制作胃和心脏机能偏态的背景。分别针刺分属心包经的3个穴位和胃经的4个穴位.同步观察针刺后心脏和胃的机能变化,比较不同穴住针刺后的调节效应。结果:(1)心包经和胃经的不同穴住针刺效应基本一致。(2)各个穴位刺后基本完奎克服药物对胃电节律的影响。(3)各个穴位针刺后可部分消除药物对胃电波幅和心率的影响。结论:(1)胃经和心包经的穴位对胃和心脏的调节无明显差异。(2)针刺对胃电节肆的调控效果优于对胃电波幅和心率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针刺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本文基于“脉胀”理论,从理论、临床和机制三方面对针刺阳明经穴治疗高血压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综述。整理发现“脉胀”理论为针刺阳明经穴治疗高血压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针刺阳明经穴具有良好的降压效应,其机制可能与纠正血管重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免疫炎症,调节肠道菌群和血管保护作用有关。本文基于“脉胀”理论,梳理从阳明论治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针刺治疗高血压提供参考,为探讨针刺治疗高血压的选穴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