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验认知评估系统(CAS)对中国学前儿童的使用效果,分析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对三个班级105名幼儿园儿童进行先后两次CAS测验,同时施测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作为效标工具.结果:重测相关系数(r=0.73,P<0.001)显示CAS具有较高稳定性.CAS与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言语(r=0.36,P<0.01)、数量(r=0.53,P<0.01)、记忆(r=0.40,P<0.01)的关联效度良好.结论:CAS对中国学前儿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攻击应对策略的一般特点。方法:以Kochenderfer-Ladd修订过的应对策略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个别访谈法考察276名3-5岁儿童在四种攻击情境下的应对策略。结果:四种攻击情境下,寻求支持和回避策略显著多于其它应对策略;回避和外化策略受攻击情境的影响;外化和问题解决策略存在显著的年龄组差异;内化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受侵害者与一般儿童在同一攻击情境中所使用的应对策略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寻求支持和回避策略是学前儿童使用最多的两种攻击应对策略,女孩较男孩更多使用内化策略,受侵害者与一般儿童相比更多使用内化与外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评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用学前儿童活动调查表(PSAI)测查了湖南、河南两个省份三个幼儿园378名儿童选择玩具、日常活动和个性特征等内容,结果提示PSAI的信度、效度和区别不同性别儿童男性化和女化行为等方面均达到了理想程度,可以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关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图式是否影响他们对攻击行为信息的回忆.方法:采用错误回忆范式,对189名学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儿童对女孩身体攻击者性别与攻击方式的错误回忆均显著高于男孩身体攻击者,且3岁、4岁和5岁组儿童对女孩身体攻击者的错误回忆均显著高于男孩身体攻击者;儿童对女孩关系攻击者的错误回忆显著高于男孩关系攻击者.结论:学前儿童关于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行为的性别图式影响他们对相关攻击行为信息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焦虑的发展特点.方法:以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为评估工具,要求469名母亲报告4-6岁儿童的焦虑问题.结果:躯体伤害恐惧在4-6岁儿童中相对保持稳定,分离焦虑、社交恐惧、强迫-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孩的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显著高于女孩,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和强迫-冲动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4-6岁儿童的焦虑症状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伤害恐惧、分离焦虑、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和强迫-冲动行为.结论:4-6岁儿童的多数焦虑症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组儿童的躯体伤害恐惧和分离焦虑明显高于社交恐惧、强迫-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  相似文献   

7.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因子结构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于1996年4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对412名学前儿童进行了行为问题的家长问卷调查。因素分析得出六个因子,即违纪与攻击、社会退缩、顽固性行为、躯体症状、情绪问题及不良生活习惯。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各行为问题因子的相关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管教态度与方式、父母婚姻关系、父子相处时间与内容等。由此提示,提高父母素质,采用适宜的管教方法与积极的管教态度是防治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20名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进行10天的观察记录,探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差异;(3)学前女童的合作行为比学前男童多;(4)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受父母受教育水平、职业、经济收入等家庭背景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方法:以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为评估工具,让607名母亲报告3-6岁儿童的焦虑与行为问题.结果:各项目与分量表的相关为0.50-0.78.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3、0.70.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与CBCL中的内化和外化问题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内化问题的相关程度高于与外化问题的相关程度.综合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我国学前儿童的焦虑结构包括广泛性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强迫一冲动障碍和分离焦虑5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45.81%,各题项在所属因子的因素负荷为0.35~0.86,五因子对焦虑数据的拟合指数均大于0.90.结论: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可用于评估我国学前儿童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国籍和种族学前儿童多动问题的差异.方法 通过对200名中美幼儿园及学前班的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国籍和种族儿童多动问题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 儿童多动问题、多动指数这两个因子在国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 =-4.054,3.371;P <0.01);儿童多动问题、多动指数在种族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9.881,7.535;P <0.01);儿童多动问题、多动指数在儿童家庭环境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 =7.931,6.685;P<0.01).结论 学前儿童的多动问题受不同经济文化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应该从社会和家庭方面着手,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1150例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气质变化特点,为制订武汉市儿童气质常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武汉市桥口和江岸两城区3所幼儿园中1150名符合条件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3~7岁儿童气质测查问卷》和自制《学龄前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随年龄增长,儿童活动水平降低、节律性增强、注意分散度降低且更易于接近,气质朝积极方向发展;男童较女童活动水平高,节律性强、心境积极,反应阈高;合并麻烦型的构成比高于全国常模;男女童与常模的维度得分存在较多差异。结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气质呈现明显的性别与年龄规律,但与全国常模存在较多差异,应进一步寻找原因,必要时建立武汉市学龄前儿童气质常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3~6岁学龄前儿童的智力、体格发育状况的调查,了解母乳喂养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方法 在本地区城镇公立幼儿园抽取母乳喂养(观察组)与非母乳喂养(对照组)3~6岁儿童各50例,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分析发育正常、肥胖、瘦小、生长迟缓Z评分比较分析两组儿童智力、身体体格发育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评分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分别为(1.82±0.14)分、(1.71±0.25)分、(1.68±0.33)分、(1.85±0.15)分、(1.62±0.27)分,高于对照组的(1.68±0.12)分、(1.42±0.26)分、(1.27±0.31)分、(1.25±0.22)分、(1.41±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年龄别体重(WAZ)、身高别体重(WHZ)的评分为(1.18±0.67)分、(1.26±0.58)分,低于对照组的(1.84±0.12)分、(1.86±0.14)分,年龄别身高(HAZ)评分为(1.89±0.10)分,高于对照组的(1.10±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发育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88.00% vs 40.00%),消瘦、超重、肥胖比例低于对照组(4.00% vs 20.00%,6.00% vs 24.00%,2.00% vs 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因为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均衡营养物质、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母乳喂养3~6岁儿童智力与生长发育指数均比非母乳喂养的好,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婴幼儿未来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学龄前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学龄前期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状况。方法:采用湖南医科大学姚树桥、龚耀先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长春市200名学龄前期儿童进行测评。结果:1、Ⅱ类儿园学龄前期儿童的适应商ADQ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认知因子有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间的ADQ有极显著性差异,独立因子发展滞后于认知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结论:学龄前期儿童的适应行为随年龄增长会有提高,但优良的教育条件更能促进其适应行为的发展;学龄前期儿童适应行为的3个因子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和自设问卷对148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8.24,其家庭功能除问题解决功能较好以外,家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家庭总功能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除问题解决功能外,家庭其余各方面功能与行为问题呈现低度正相关,其中行为控制和家庭总功能对行为问题的影响较大。结论学龄前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并与其家庭功能状况有关,家长应积极致力于家庭功能的完善,为学龄前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镇江城乡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流行病学的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乡各抽取4所幼儿园,有效同卷共724份.以Corners儿童父母症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多动障碍检出率为3.18%,其中男女检出率分别为4.63%、1.68%,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16,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水平与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普洱市幼儿园188名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以WHO/NCHS标准为参照,按照身高别体重的不同分为三组,即营养不良组、营养中下组及营养正常组,分别为40名、50名、98名.抽取三组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A、RB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营养不良组体重、胸围、血清PA、RBP水平明显低于营养中下组及营养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中下组体重、胸围、血清PA、RBP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PA、RBP水平均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P<0.05);在判断营养不良时,PA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9.02%、75.44%,RBP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00%、96.85%;不同性别儿童血清PA、RB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A、RBP水平与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相关性,对于营养状况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应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血清PA、RBP水平评估其营养状况进行适量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气质特征与智能发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 3 5 0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儿童气质量表》 (TM )和《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 (WPPSI)进行测试。结果 :各种气质类型分布无性别差异 (P >0 0 5 )。气质特点倾向积极型的学龄前儿童智能发育水平高于气质特点倾向消极型的儿童 ,以语言智商较为明显 (P <0 0 1)。智能发育水平与儿童气质维度中的规律性、适应性、坚持度、活动量、反应强度、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有关 (P <0 0 5 )。结论 :学龄前儿童智能发育水平与气质外在表现可能存在相关性 ,气质维度对了解儿童的智能发展更有价值。对具有消极特点气质的儿童更应采取恰当的抚养与教育方式 ,以促进其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