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有机酸盐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用有机酸盐探究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重量法或滴定法测定药物的饱和溶解度.用测定与药物饱和溶液呈平衡的空气相对湿度来测定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 在高湿度范围内,用拉乌尔定律计算的临界相对湿度值与测定值基本符合;在低湿度范围内,用扩展的Wilson模型校正后的临界相对湿度值与测定值基本符合.结论 有机酸盐药物的饱和溶解度与临界相对湿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可将溶解度用于预测药物临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2.
Wang YL  Zhan XC  Hou MZ  Luo L  Xiang CQ  Li LL  Li CR 《药学学报》2010,45(5):647-651
根据热力学原理,电解质药物临界湿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作者从理论上探索了电解质的溶解度与临界相对湿度的关系,并分别根据拉乌尔定理和扩展的Wilson模型,由电解质的溶解度数据计算了饱和溶液中溶剂的活度即电解质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按拉乌尔定理计算的临界相对湿度值与其文献报道值有明显的系统误差;按扩展的Wilson模型来计算则与文献报道值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3.
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药剂学》(1979年版),第七章第二节,在论述药物的溶解度时指出:“药物的溶解度为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该药物的浓度”。溶解度可用多种方式表示……以百分比浓度来表示溶解度又有下列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4种药物及化合物为模型,采用平衡空气法测定临界相对湿度,参照药典方法、重量法或查文献得溶解度结果当溶解度以正负离子总质量摩尔浓度表达时,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存在线性关系,可相互估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不同载体的木犀草素(LUT)固体分散体(SD),提高LUT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并探讨不同载体对药物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平衡溶解度和超饱和溶液抑晶试验,筛选合适的载体材料并采用溶剂法制备SD;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药载比、温度和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溶出度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SD进行表征。结果:选择聚乙烯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和共聚维酮(PVP/VA)为载体材料;最优条件为药载比1∶11,温度60℃,乙醇用量50 mL(Soluplus?)或35 mL(PVP/VA);与原料药相比,2种SD溶解度分别提高42倍(Soluplus?)和102倍(PVP/VA);120 min时2种SD的累积溶出度均达到95%;SEM、DSC和XRD表征结果显示,药物在SD中均以无定形态存在;IR结果显示,药物与载体之间存在氢键作用。结论:2种载体制...  相似文献   

6.
饱和溶液法和粉末吸湿法测定临界相对湿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饱和溶液法和粉末吸湿法测定临界相对湿度(CRH)的等效性;探讨样品/环境面积比对两种方法的影响,并考察铺粉厚度、粒径、干燥程度和吸湿时间对粉末吸湿法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得11种药物和盐在25℃时的CRH值,利用双侧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氯化镁为例,对样品/环境面积比进行考察,以氯化钠为例,对铺粉厚度、粒径、干燥程度和吸湿时间进行考察.结果 与结论两种方法测定CRH值无显著性差异;样品/环境面积比小于0.5时,两种方法所测CRH值与文献值无显著性差异,铺粉厚度对测得的CRH值有显著性影响,粒径、干燥程度和吸湿时间影响药物的吸湿百分率,但对测得的CRH值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涓  李莉  蒋秀芬 《黑龙江医药》2000,13(3):157-158
饱和溶液法测定葡萄糖酸锌的临界相对湿度(CRH)简单易行,容易控制湿度,测得的葡萄糖酸锌的CRH为94.2%.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1):93-95
目的:筛选地榆中鞣质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吸湿性,为后续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溶剂丙酮的浓度、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鞣质(没食子酸)含量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并进行验证试验;测定鞣质吸湿百分率及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料液比为1∶15、丙酮体积分数为70%、超声提取2次时鞣质含量最高,验证试验3次的鞣质含量平均值为13.98%(RSD=1.19%,n=3);鞣质在氯化钠饱和溶液(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在9 h左右达到吸湿平衡,CRH为66%。结论:本提取工艺稳定,所得鞣质含量较高,但其在室温下有一定的吸湿性。本试验可为后续的产品开发与制剂研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微环境pH(pHM)调控技术是指利用pHM调节剂对药物粒子周围饱和溶液的pH进行调控的技术。该技术在固体分散体中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方面通过调节pHM提高弱酸或弱碱性药物溶解度;另一方面通过介导与药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药物形成无定形态,抑制药物重结晶,增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两种机制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难溶性药物的溶出与溶解。文中对pHM调控技术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应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固体分散体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调节pH 值仍不能改善药物在水中的溶解性时,常用乙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PEG)等潜溶剂(Co-solvent)来提高溶解度。作者研究了不同疏水性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剂成分及份数之间的关系,导出描述药物溶解度(S_M)与潜溶剂x、y 的体积份数f_x、f_y 之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复方鹿衔草胶囊临界相对湿度(CRH)。方法:采用过饱和溶液法,先测定复方鹿衔草颗粒吸湿平衡时间,再测定复方鹿仙草胶囊临界相对湿度(CRH),绘制吸湿平衡图,作为该药吸湿性的指标。结果:复方鹿衔草胶囊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5%(18℃~26℃)。  相似文献   

12.
蛇床子素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勤  李华文  彭新生 《中国药房》2010,(27):2529-2531
目的:制备蛇床子素微乳,并考察其对离体小鼠皮肤的透皮能力。方法:通过测定蛇床子素在不同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结合伪三元相图筛选空白微乳的处方。考察蛇床子素微乳的黏度、电导率和粒径;用药物渗透扩散仪测定蛇床子素微乳的透皮速率。结果:制得的蛇床子素微乳的黏度为8.07mpa·s,电导率为123μS·cm-1,平均粒径为58.0nm。微乳中药物经小鼠皮肤的稳态渗透速率为(33.042±3.1)μg·cm-2·h-1(r=0.9950),是蛇床子素饱和溶液稳态渗透速率的25.5倍。结论:蛇床子素微乳有很强的透皮能力,有望成为蛇床子素的新型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柚皮素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研究其对模型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柚皮素β-CD包合物;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分析,测定柚皮素的含量与水溶解度;通过氪激光复制大鼠CNV模型,15只BN大鼠随机均分为溶媒对照(等容溶媒)组、柚皮素(20 mg/kg)组与柚皮素β-CD包合物(97.4 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以脉络膜铺片法测量大鼠CNV面积。结果:柚皮素和β-CD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柚皮素β-CD包合物中柚皮素质量分数为20.53%,柚皮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单体的11.8倍。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柚皮素组、柚皮素β-CD包合物组大鼠CNV面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柚皮素组比较,柚皮素β-CD包合物组大鼠CNV面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素和β-CD包合后,水溶性增加;柚皮素β-CD包合物抑制模型大鼠CNV形成的作用优于柚皮素。  相似文献   

14.
Crystallization of drugs in metastable, supersaturated adhesive polymeric matrices i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devices can be avoided by determination of the solubility of the drug in the adhesive polymer. A novel method is described to determine the solubility of the drug in polymeric matrices. Unlike existing methods, this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a long and uncertain experimental time, and is accurate. In this study, an easy and accurate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lubility of drugs in polymer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dynamic activity of drugs and steady-state flux. In particular, the steady-state flux from a reference saturated solution across a test membrane was compared to an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eric loading concentration and the observed steady-state fluxes.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study of aged drug-loaded adhesives for lidocaine as a model drug and an acrylat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as a model polymer. The solubility of lidocaine was 20.8 +/- 0.5% (w/w) in the acrylate polym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介质pH值对前列腺素E1(PGE1)溶解度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推导出该药物溶解度的理论方程。方法首先测定药物在不同pH值水中的溶解度;然后分别测定在酸性及中性系列浓度的HP-β-CD溶液中,药物的溶解度;最后推导出以HP-β-CD与介质pH值为变量的药物溶解度方程并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提高介质的pH值或以HP-β-CD为增溶剂,均可增加PGE1的溶解度。分子型药物或离子型药物与HP-β-CD测得的相溶解度图均为典型的AL型,提示药物结构上的五元碳环部分已嵌入HP-β-CD的疏水性孔穴中,从而形成1:1摩尔比包合物。结论以HP-β-CD作为增溶剂,同时提高介质的pH值,可对PGE1的溶解度产生协同增加效应。本研究中导出的PGE1溶解度方程,可有效表征HP-β-CD与介质pH值二者对该药物溶解度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何海云  黄华  王慧  田睿  单雪峰 《中国药房》2012,(29):2737-2739
目的:制备伊潘立酮-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采用正交设计,以包合温度、磷酸加入量、伊潘立酮-HP-β-CD投药比(摩尔比)和溶液pH值为因素,以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以红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溶解度法、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紫外分光光度法(275nm)测定药品含量及包合率。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伊潘立酮∶HP-β-CD(摩尔比1∶6),包合介质为0.2%磷酸溶液,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30min,调节溶液pH为5.5。验证结果表明,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形成,包合后伊潘立酮溶解度为原来的1950倍;增高温度有利于包合。在275nm波长处,伊潘立酮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5~25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1.14%);包合物中药品平均含量为4.97%,包合率为98.75%。结论: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工艺可行,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可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芫 《中国药房》2012,(6):546-549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的现状和耐药性变迁,探讨耐药性和用药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8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用SPSS14.0版统计软件对PA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年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A对我院常用的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5年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吡肟用药量呈上升趋势,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用量呈下降趋势。P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DDDs呈强相关,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r=0.933,P<0.01)和庆大霉素(r=0.971,P<0.01)DDDs呈显著正相关,与环丙沙星DDDs呈负相关(r=-0.840,P>0.05)。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DDDs呈中等相关,PA与头孢他啶无相关性。结论:5年来PA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与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负压吸引器结合胶圈套扎(CRH法)与普济痔疮栓结合地奥司明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Ⅱ度出血性内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1年于本院就诊确诊为Ⅱ度出血性内痔并采用CRH法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07例,其中CRH组55例,药物治疗组52例,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 CRH法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但CRH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治疗成本较药物治疗组为高。结论对于Ⅱ度出血性痔的治疗,应结合患者病史及患者的要求,选择最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趋势,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我院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未发现明显耐药变迁趋势,对碳青霉烯类始终保持低耐药性,耐药率波动于0.2%~0.5%,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多分离自各类重症监护室(ICU),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波动于3.7%~28.1%;自2010年多数抗菌药物DDDs有不同程度下降;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高度正相关(r>0.800,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或碳青霉烯酶菌株,抗菌药物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MH)缓释微丸在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将6只犬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灌胃受试制剂MH缓释微丸和参比制剂MH片,给药剂量为24.5 mg/kg,1周后交叉实验。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1.5、2、3、4、5、6、8、10、13、24、36 h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考察其体内外相关性。结果:受试制剂的药-时曲线符合单室模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5.88±0.41)、(2.34±0.17)h,t1/2分别为(4.35±0.67)、(2.01±0.30)h,cmax分别为(4.99±0.67)、(7.09±1.83)μg/ml,AUC0-24 h分别为(52.41±7.45)、(48.13±5.51)μg·h/ml,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9%;体外释药与体内吸收数据的相关系数r=0.785 8。结论:MH缓释微丸具有缓释特征,体外释药与体内吸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