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9年~2001年重庆市27家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3年中消耗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年~2001年抗高血压药品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钙拮抗剂所占比例为44 5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所占比例为33 55 % ;国产药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合资药、进口药呈平稳下降趋势 ;用药频度最高的为硝苯地平、卡托普利 ;用药金额排第1位的为非洛地平。结论 :开发国产长效抗高血压药是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1999年~2001年重庆市27家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黄萍  陈庆宪  李好平 《中国药房》2002,13(12):730-73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3年中消耗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年~2001年抗高血压药品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钙拮抗剂所占比例为44 5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所占比例为33 55% ;国产药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合资药、进口药呈平稳下降趋势 ;用药频度最高的为硝苯地平、卡托普利 ;用药金额排第1位的为非洛地平。结论 :开发国产长效抗高血压药是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冯文媛  冯兵  姜宁 《中国药房》2009,(17):1289-1291
目的:评估重庆地区调脂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重庆地区28家医院2004~2007年调脂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调脂药销售金额年增长率达33.80%以上。辛伐他汀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4年来一直位居前列,阿托伐他汀钙销售金额逐年快速增长,吉非贝齐逐年降低,年均递减60%。结论:他汀类药占重庆地区调脂药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刘德彪  龙锐 《中国药业》2012,21(3):49-50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抗组胺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7年至2009年抗组胺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组胺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这3年中,第2代抗组胺药的销售金额分别占总销售金额的99%以上;用药频度排序列前2位的药品是左西替利嗪和酮替芬;国产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涨,合资和进口药品的变化不大.结论 第2代抗组胺药居重庆地区抗组胺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龙锐  吴妍  陈庆宪 《中国药房》2010,(42):3960-3963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调脂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调脂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脂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3年中,他汀类药的销售金额分别占总销售金额的60.53%、59.14%和59.83%,始终列第1位;其次是中成药和贝特类。用药频度排序列前3位的是辛伐他汀、血脂康和阿托伐斯他汀钙。结论:他汀类和中成药占重庆地区调脂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2002年~2004年西南地区62家医院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陈邕  王嘉凌  陈庆宪 《中国药房》2005,16(22):1718-1720
目的:评价西南地区抗高血压药用药现状及其趋势。方法:对2002年~2004年西南地区62家医院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品种、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占心血管药总金额的18%~20%,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依那普利、氨氯地平位居2004年用药频度前2位;跨国公司产品销售金额占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厂家销售总额的81.9%。结论:抗高血压药和心血管药销售金额呈快速增长态势,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占西南地区抗高血压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李薇  曹喜红  王渝  彭永富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10,(42):3963-3965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20家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特点及趋势。方法: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为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一线药物。3年来DDDs排序列第1位的均为硝苯地平,而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药品有较大变化。2008年销售金额统计排序列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左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替米沙坦。结论:抗高血压药分类复杂,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重庆地区20家医院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43家医院2005~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北京地区43家医院2005~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增长率分别为23.71%、24.31%;最常用的是钙通道阻滞药(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CCB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42%以上,ARB和ACEI占总销售金额的40%,ARB类销售金额增长最快;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5位的药品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缬沙坦、比索洛尔等。结论:北京地区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呈增长趋势,其临床应用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9.
王思佶  彭永富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10,(42):3958-3960
目的:评价重庆地区医院抗糖尿病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抗糖尿病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抗糖尿病药销售金额及DDDs逐年增加,2007年的销售金额及DDDs分别是2006年的1.4倍和1.3倍,而2008年销售金额及DDDs分别是2007年的1.4倍和1.3倍。结论:抗糖尿病药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胰岛素和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住院及门诊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基层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的住院患者,采用WHO推荐的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药物的日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销售金额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抗高血压药的用药特点和用药趋势。结果该医院所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用药频度最大的是利尿降压药,其次是钙通道阻滞剂。结论该医院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最常用的是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拮抗剂(β—RB)。CCB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42%以上,ARB和ACEI占总销售金额的40%,ARB类销售金额增长最快;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3位的药品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缬沙坦、贝那普利、比索洛尔等。用药频度与销售金额排序列第1位的为硝苯地平。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符合当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5~2007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剂(CCB)在3年中始终排在销售金额第1位,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在销售金额和DDDs的3年的排序中升幅度最大,合资药占主导地位。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以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与国内外用药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口服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化学药部分)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增长迅速,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用量排在首位,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价格适宜的普萘洛尔和复方利血平氨氯喋啶等药物DDDs值排序靠前。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情况,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8--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及2009年住院患者用药等数据。结果: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单品种DDDs排序硝苯地平缓释片各年均居第1位;住院患者联合用药占73.3%,以二联为主(45.27%),硝苯地平缓释片使用率最高(69.32%)。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4年~2005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海英  周静  钱方  陈万生  陶霞 《中国药房》2006,17(24):1871-1874
目的:评价我院2004年~2005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5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排在前4位的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从单品种销售金额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是安全有效、上市不久、价格较贵的新药。用药频度居前15位的主要是降压效果肯定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品种。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07-2010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7-2010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日均费用进行排序,对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进行分析。结果:本院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逐年提高,钙通道阻滞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2008-2010年的用药金额最高。用药金额和DDDs最高的均为氨氯地平。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长效抗高血压药是目前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7.
朱晓虹 《中国药房》2009,(35):2734-2736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部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类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05~2007年抗HBV核苷类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HBV核苷类药品种、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呈逐年增长趋势,以2006年增幅最大,达151.11%;拉米夫定销售金额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100%降至2007年的17.87%;DDDs排序2007年以阿德福韦酯列第1位;DDC以恩替卡韦最高。结论:我院HBV核苷类药应用正逐步规范化,但其程度还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门诊2004~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DDDs和销售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抗高血压药总DDDs分别为420.7、502.58、596.36、707.78万日;总销售金额分别为1 719.21、2 128.62、2 677.47、3 136.92万元。2004、2005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位的是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006、2007年为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较合理,基本符合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在品种选择上,体现了有效性、安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