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目的使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分析和控制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方法使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从机器、材料、人、方法、环境分别对78例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事故进行因果分析。结果影响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事故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占82.1%。围绕"人"这一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可减少药房调剂差错。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由原来的每年平均20例降低到2013年全年仅发生2例。结论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可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常见差错和降低其差错率的主要方法与效果。方法 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2018年6月—2020年5月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具体的差错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标准化应对方案。比较质量控制方法实施前后的门诊药房处方调节差错率。结果 掉药错误、数量错误、规格错误是门诊药房调剂中最主要的差错之一,累计占比80.61%。采取质量控制活动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显著下降。结论 质量控制在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中效果显著,需要临床提高重视程度,针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常见差错问题和原因,促进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与实施,使药学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性改善,在医院药学服务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处方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医院门诊药房2011-2014年查出的调剂差错处方共136张,对所有处方的调剂差错种类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发生的调剂出错处方136张,差错率逐年递减,门诊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有药师、医师、收费、患者等5个方面原因。结论针对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医师及药师的责任心,减少差错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品管圈的管理理论、方法、技能等运用于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质量管理中,逐个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调剂差错率。结果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从2012年8月的0.518%下降至2012年11月的0.09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能有助于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诊中草药处方调剂差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药房近期发生中草药调剂差错情况进行归类总结,以利于减少差错率,提高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药房2009年1月~2009年12月登记在案的50例中草药调剂差错,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的中草药调剂差错中,审核错误占64%,调配错误占36%.结论:门诊药房中草药调剂需要特别预防审核和调配发生错...  相似文献   

6.
徐新  王钦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36-337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医院药房调剂差错产生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期降低调剂差错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将药房调剂差错以全面质量管理的分类方法,从药剂人员、药品、工作方法、环境、计算机系统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阐述和分析。调剂差错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降低调配差错率,需从人员、药品、管理、环境和计算机系统各方面去改进,还要注重多部门内外协调,才能达到综合性防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减少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5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门诊接收的10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并实施传统管理;将2019年6-12月门诊接收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并实施PDCA循环管理。分析不同因素所致的处方调配差错发生情况,并详细记录处方调剂差错类型。结果研究组不同因素所致的药方调配差错率、不同差错类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加强PDCA循环管理可显著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提高、药房管理质量的改善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刘玲  陶松  徐娟  冯新  李卫星  陈志高 《安徽医药》2019,23(10):2090-2094
目的探究运用 PDCA循环法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调查江西省人民医院 2017年 4—11月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情况,分析差错原因,制定防治措施,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由 0.031 2%降至 0.015 4%,差错率降低了 52.06%,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PDCA循环法的开展有效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使门诊日常调剂工作更加准确高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根因,探究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防范对策,以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质量,降低处方调剂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2019—202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医院门诊药房调剂的处方698 990张,对导致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和原因进行根因探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调剂差错发生率,持续改进。结果 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药品数量有误、药品名称相近、药品包装相近、药品剂型差错、一品双规等。2019年、2020年、2021年门诊药房处方数分别为268 744张、217 064张、215 182张,各年份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208‰、0.240‰、0.169‰,因2020年开始本院实行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职工轮转,差错处方调剂发生率较2019年高,通过根因探究及持续改进后2021年差错率明显下降。结论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根因涉及药品、环境、人员等,针对差错的根因,应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岗前培训,加强药品货位维护,提高药师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张瑞杰 《中国药房》2014,(17):1594-1597
目的:规范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促进门诊药房调剂工作效率提高。方法:运用5S管理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并评价实施后效果。管理措施包括清点整理门诊药房全部药品和物品,重新定位、定量摆放;建立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教育培训;清除工作垃圾,创造整洁的工作环境卫生,并将日常工作做到制度化和常规化等。结果与结论:实施5S管理后与实施前比较,妇科、儿科处方调剂速度提高28.4%、41.2%,调剂差错数量由137例减少为38例,过期药品报损数量由17盒减少为2盒。5S管理法应用于门诊药房减少了调剂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和差错隐患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某医院门诊药房2007年度外包装相似的药品,通过药房工作人员了解实际处方调配工作中因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的差错隐患。结果:共发现7对外包装相似的药品,相似内容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因其包装相似造成的调配差错隐患共39次。结论:必须重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消除因药品外包装相似而造成的处方调配差错隐患。  相似文献   

13.
黄卫娟  江东新  程偲 《中国药房》2009,(22):1726-1728
目的:寻求一种适合医院门诊西药房的情、理、法综合的管理手段。方法:通过结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践积累的经验,并查阅大量文献,分析在药房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通过弹性排班制的实施、综合药品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措施等手段加以应对。结果:使药房管理合情化,减少差错,确保药品的质量,大大缩短患者取药的时间,提供了优质服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患者满意度从2006年4月的80%上升到2008年3月的97.8%。结论:采用科学的、人性化的和规范化的管理使药房管理做到情、理、法合一,从而使药房各种硬件和软件产生最佳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分析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探讨防范措施,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5月至6月的调剂内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总量为81533张,存在调剂内差162张(占0.20%),内差包括品种差错、数量差错、规格差错及品种遗漏,其中品种差错79例,占48.77%。上午10:00~12:00是差错多发时段。结论加强药房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药学人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以减少调剂差错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杨春松  林芸竹  朱毅 《中国药房》2014,(17):1591-1593
目的:评价我院儿科门诊药房"一对一"新调剂模式在减少内部调剂差错事件方面的成效。方法:新调剂模式即将前台发药药师与后台配方药师固定搭配,在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下按照智能标签进行预配药。汇总该模式运行前1年的调剂差错事件,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并归类,制订相应的措施干预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1年后再对差错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并与运行前比较。结果:通过采取优化人员分工、优化药品位置、增加硬件设备和更新调剂操作规范等干预措施后,调剂差错由343例降低为236例,差错率由0.584‰降为0.367‰,且各类别差错发生率均有下降。结论:"一对一"调剂模式有效减少了儿科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事件,保障了儿童用药安全,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谢明华  葛敏  彭佳蓓  王鼎盛 《中国药房》2014,(41):3889-3891
目的:为医院实施门诊药房自动化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工作流程,对自动发药机、智能传送系统、自动补药系统等设备在我院门诊药房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自动化建设给我院门诊药房带来的改变。结果与结论:经统计,我院应用自动化发药系统后降低了药师工作强度(68%)、提高了工作效率(37.5%)、降低了内部调剂差错(84.88%)、优化了发药模式、提升了服务理念、改善了药房环境、提高了药品管理水平,但同时应注意做好自动化系统停用时的应急预案、核算控制系统的运行成本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出现差错的原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门诊药房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98份,总结出错原因,然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果98份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为:医生开具的处方差错、发药数量差错、用法用量差错、剂量剂型差错、药物名称差错等。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必须加强针对性管理,规范处方调配流程,并且不断提高药学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才能有效预防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谢艳萍  徐萍 《中国药房》2013,(17):1578-1580
目的: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降低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本院门诊药房的实际情况,从药学人员综合素质、药品调剂差错及药品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探讨。结果与结论:通过精细化的各项管理措施如定期培训、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分类进行药品养护、制作医师联系卡等使药剂人员操作规范、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药品调剂差错减少,药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逐步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门诊药房调剂内差由原来的每周28.4件下降至每周13.0件,下降54.23%;圈员能力评分由平均1~3分上升到4~5分。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