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进行处方点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为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药师参与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处方管理、加强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文件,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机构,对处方实施监测,采取干预措施。因此,我院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对门诊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评价项目的点评、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我院2011年1~6月在门诊处方抽样点评中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作一汇总分析,以期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推进门诊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门诊处方共3960张,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基本指标进行分析,并对不合格处方(其中1项不合格即判定为不合格处方)进行归类,分析不合格处方并提出建议.结果 处方的各项指标除每张处方金额逐年上升外,其余指标均往好的方向发展.结论 虽然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逐步上升,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蒋红  陈井霞  曹尉尉 《东南国防医药》2012,14(4):331-332,344
目的 通过对95503张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抽取我院2011年7月至12月的门诊处方95503张,逐一审查并填写处方评价表和不合格处方登记表,并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项处方基本指标皆趋于合理,不合理处方比例在持续下降.结论 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开展处方点评,健全处方质量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份门诊处方1 2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对照点评和综合分析,通过点评实例处方了解门诊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处方点评前后处方合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处方点评后,处方开具更为规范,处方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合理用药情况也得到改善。结论:处方点评有利于规范处方,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减少用药错误,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6.
甄健存 《药品评价》2010,7(6):57-60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查阅文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综合分析讨论。结果:形成处方点评的方法与标准。结论:依据处方点评的方法与标准,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乐军 《北方药学》2014,(4):181-182
《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1]。2010年卫生部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至今,国家逐步规范处方的点评工作。医院建立健全专项处方点评制度,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反映医疗机构处方工作情况,为医疗机构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以达到合理用药,用药监测、管理的目的。现将我院2013年10月一例眼科处方点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门急诊处方36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点评和分析,通过点评典型处方实例,了解门急诊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点评前后处方合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处方点评,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有所改善,医生开具的处方更加规范,合理用药情况有所好转,处方的合格率也有所提高。结论处方点评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用药错误、降低医疗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各医疗机构应坚持进行处方点评工作,及时了解并纠正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开发处方点评软件系统,为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医院信息数据库,开发门诊处方用药点评、住院病历用药点评、住院输液医嘱审核、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自动评价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软件模块。结果:处方点评软件应用简便,信息全面,提高了处方点评的工作效率,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了医疗质量。结论:处方点评软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门诊处方共66419张,逐一审核并登记处方基本指标并整理不合理处方,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书写质量、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每月15日的门诊就诊患者30例(共360例)进行患者关怀指标分析。结果:我院每次就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6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38.7%。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7.1%,其中处方书写不合格率占该项调查总数的93.7%;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6.3%,表现为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等。患者关怀指标中的平均就诊时间为4.7min,平均取药时间为15.8s,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百分率为99.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前3季度处方管理及不合理用药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门急诊处方的管理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并分析原因,通过行政管理改善全院处方合理用药。方法:汇总2010年1—9月处方评价表,对2010年前3季度不合理处方登记表通过Excel表格数据进行处理并与2009年比较。结果:2010年前3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56%,注射剂使用率为37.22%,均较2009年有所下降,共有420张不合格处方,其中不规范处方与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82.86%。结论:处方管理质量较2009年有所提高,但不合理用药情况仍存在,应采取各项干预措施,加强不规范处方与用药不适宜处方持续性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药学信息服务、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我院临床药师工作效率。方法:在我院引入临床药学管理系统,以处方点评工作为例,对我院药剂科引入系统前后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合格率的变化做一些比较、探讨。结果与结论:该系统提高了临床药师处方点评的工作效率和规范性、准确性,确保了点评结果的质量和合格率,提高了我院药学信息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彭熠  王倩  杨莹莹  顾鹏  刘同华 《中国药房》2014,(10):874-87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行政干预相结合后的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以每月随机抽取2 000张门诊处方的方法抽取2012年门诊处方,累计24 000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药物合理应用评判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理处方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给予处理。结果:经过1年的点评并采取行政干预措施后,不合理处方从1月的21.21%下降到12月的6.12%,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月的27.26%下降到12月的10.91%,注射剂使用率从1月的12.73%下降到12月的9.94%。结论: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和干预管理,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西京医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前、后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第一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门、急诊处方并进行统计评价分析。结果:同期相比,处方不合格率明显下降,从5.80%下降到1.51%;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6.36%下降到12.12%。结论: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处方点评工作提高了处方书写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边原  杨勇  闫峻峰  陈鸣  龙恩武  李刚 《中国药房》2013,(44):4198-4201
目的:提高综合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分析某院在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上的措施与方法,并抽取2012年4—10月(干预前)和2012年11月-2013年5月(干预后)所有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每月200份,及住院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每月40份,通过合理用药信息系统进行处方和医嘱审核,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该院门诊处方越级应用抗菌药物,术前、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选择等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中基本药物选择趋向合理性,且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出现显著下降。结论:通过对医务工作者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强化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处方点评小组,分级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采用合理用药相关网络系统干预和医嘱审核制度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处方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2009年1—12月每月随机抽查2天儿科门诊处方共7699张,使用处方评价表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99张处方中,5424张处方使用了注射剂,其使用率为70.51%,6303张处方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使用率为81.87%。结论: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注射剂和抗菌药物使用率都较高,医院应加强管理,重视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处方规范及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我院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12963张门诊处方进行质量控制,每月随机抽取200张处方,共计1200张。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标准进行点评,对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194张,不合理率为16.17%,其中不规范处方65张(占5.42%)、用药不适宜处方10l张(占8.42%)及超常处方28张(占2.33%)。结论:抽取处方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符合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通过处方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文宇 《药品评价》2013,(20):10-11,38
目的:分析我院处方不合理的原因以及处方点评前后处方合理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10月和2013年1—5月中的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不合格率由17.4%下降到11.8%,无诊断或诊断不全、无用法或用法用量不合理、适应证不适宜和未注明原因的超量处方占到了不合理处方的大部分。结论:处方点评提高了处方书写水平,对合理用药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文玉 《中国药房》2011,(13):1242-1243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改进后效果,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南京市胸科医院2010年6-8月门诊处方14190张,逐一审核并填写不合理用药项目表和处方点评工作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并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比例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3方面进行分析。结果:6-8月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7、2.2、2.1种(改进前为3.1),不合理处方比例分别为56.74%、35.09%、24.22%(改进前为57.4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上半年的31.46%逐渐下降到8月的10%以下。结论:处方点评制度改进初见成效,但不规范处方比例仍较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模式,提高住院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2-2013年658份肿瘤患者住院医嘱,对其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归纳免疫调节药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免疫调节药物点评模式。结果:抽取的658份医嘱中,合格医嘱为495份,适应证及用法、用量适宜,合格率为75.2%;不合格医嘱为163份,多数为无适应证和超剂量使用,另有少部分为给药途径及稀释溶媒不适宜,不合格率为24.8%。结论:通过对住院肿瘤患者应用免疫调节药物的处方点评和分析,初步构建肿瘤辅助药物的评价体系。通过此体系的临床实践,使我院处方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