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16-2417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最终引起心脑肾等系统的并发症。因此寻找一种低成本、高疗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我国国情来说有着现实意义。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使用中药或中西药结合与单纯的化学药治疗糖尿病的资料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为评价中药、化学药与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中药复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药复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方法学质量,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或西药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复方可以有效治疗单纯性肥胖.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F)。收集各种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资料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结果显示:六味地黄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冠心病均较常规西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传统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良好效果,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田春娟  程春瑞  熊奕  欧书钦 《中国药房》2012,(19):1794-1799
目的:系统评价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EMBASE获取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应用RevMan5和Stata Meta-analysis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随机对照,总计20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但试验质量均不高,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Meta分析结果显示,川芎嗪可以减少尿白蛋白排泄,减少24h尿蛋白,降低血肌酐水平;川芎嗪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24h尿蛋白不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或前列地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是安全和有效的,但有待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NKI,WANGFANG DATA,CBM中关于中药治疗甲亢的临床研究文献,选择从建库至2014年1月以来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利用Cochrane手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29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药治疗甲亢与单纯西药比较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8,95%可信区间[1.75,3.53],Z=5.05,P0.00001)。中药治疗甲亢与单纯西药比较治愈率(临床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2,95%可信区间[1.30,3.79],Z=2.94,P=0.003)。结论:采用中药治疗甲亢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但根据GRADE证据质量评价,发现证据质量不高,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6篇研究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有效性、安全性的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估计。结果: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81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比较,疗效和安全性无统计性意义。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差异,还需进行更多、更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药物结合治疗阿片类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多种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CRCT,CBM,CNKI,VIP以及万方数据库)得到1990年1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发表的中西药物结合疗法与单纯西药对比治疗阿片类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系统评价员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597例受试者,其中海洛因依赖者4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应用西药相比,中西药物结合组在治疗d9和d10的急性戒断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其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s为:-1·43[-2·60,-0·26];-0·30[-0·51,-0·09]。在疗程的其他时间点,两组急性戒断症状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另外,中西药物结合组用药剂量较单纯西药组低,副作用较少。结论:根据现有数据,中西药物结合疗法是一种有效而安全治疗阿片类依赖急性戒断综合征的方法,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s)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网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不管是纯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方法,尤其是中药人工周期和补肾活血调经的辨证治疗,在治疗PCOS的总有效率、妊娠率、周期排卵率方面均比西药有优势(P均≤0.01).但这一结果是建立在纳入文献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和低质量研究的定量综合分析基础上的.结论:现有的研究文献研究质量较差,目前证据不足以说明中医药治疗PCOS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微蛋白尿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LWW、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以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为干预措施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4 h微量尿蛋白含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评价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45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试验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替米沙坦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前两组24 h微量蛋白尿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微量蛋白尿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为干预措施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4 h微量尿蛋白含量效果良好.但因纳入文献的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仍需大样本、长期不良反应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全面检索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对单独使用α-硫辛酸治疗和应用甲钴胺等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合并RR=1.31,95%可信区间(CI)为(1.2,1.45).结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由于入选文献存在的方法学问题,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有待进行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1.
鞠玲卉 《中国药房》2009,(2):136-138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12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药结合组给予口服中药自拟方+西药伐昔洛韦胶囊+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西药组给予伐昔洛韦+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中药组给予口服中药自拟方治疗。结果:中西药结合组有效率比其他2组高,复发率比其他2组低(均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itic Syndrome,RNS)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RN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选用国内外多个权威数据库为资料源,对国内近10年间(2001~2010)正式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手工检索。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选取11篇质量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Man5.0.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1个符合纳入标准的RCT,共计922例患者,其中中西医结合组478例,对照组444例。Meta分析显示,在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4.04,95%CI(2.85,5.70),合并效益Z=7.93(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NS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7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27例,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27例,治愈7例、显效10例、显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治疗组NH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肝性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中成药辅助PCI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科学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8个电子数据库,搜集关于中成药辅助PCI治疗心肌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根据Cochrane标准对纳入RCTs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R 3.4.3和Stata 14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中成药辅助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不良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比较。结果 纳入的16个研究包含了1 824例心肌梗死患者和4种比较常用的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芪参益气滴丸、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网状meta分析显示,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和通心络胶囊能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方面,中成药辅助PCI的效果优于PCI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心肌梗死患者BNP方面,中成药辅助PCI和PCI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使用中成药辅助PCI治疗可以使心肌梗死患者受益。然而,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图雅 《中国当代医药》2011,(29):127+129-127,12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8例,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则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相比,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联合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干眼症,探讨二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从2006年1月到2009年2月门诊160干眼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结束后分析总结实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6%,二者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干眼症药效持久温和,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健脾益气和胃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系统评价健脾益气和胃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The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VIP及万方等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个研究,2 3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脾益气和胃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总有效率[RR=1.29,95% CI (1.24~1.35),P<0.000 01]、对腹胀[MD=-0.31,95% CI (-0.42,-0.21),P<0.000 01]、纳差[MD=-0.45,95% CI (-0.72,-0.18),P=0.001]、嗳气[MD=-0.32,95% CI (-0.53,-0.10),P=0.004]等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西药。中药治疗组不良反应[RD=-0.03,95% CI (-0.06,-0.00),P=0.03]及复发率[RR=0.25,95% CI (0.14,0.43),P<0.000 1]均少于西药组。结论 健脾益气和胃中药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但仍需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50例用泼尼松、转移因子治疗。结果治疗组短期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两组间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治疗组治疗方案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标本兼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丹毒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1日~2008年4月30日病历共41份,按照治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 541.22和3 931.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更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