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中药的传统与现代鉴别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鉴定方法的开发与中药质控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对中药的传统鉴定方法、中药的现代鉴定方法、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基于DNA条形码的SNP分型方法、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结果:中药鉴定学在传统鉴别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现代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大融合,为中药真伪的鉴别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结论:中药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中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与传承中也存在严重的混伪、代用现象。中药鉴定是促进中药应用国际化和质控标准化的基础,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生物色谱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穿梭质粒、基因芯片技术以及转基因动物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最。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中药毒理学研究,必须以中药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中药毒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理论与技术的系统结合,使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发现中药毒性物质、揭示毒性机制方面发挥作用,也对中药毒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现代化是我罔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生化技术使得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更高效和简便。文章综述了现代生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制剂是世界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药剂学及有关药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究与生产,使得中药制剂突破常规制剂的传统观念,中药品种不断发展,工艺技术不断优化,虎品质量不断提高,为中药制剂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中药制剂改革创新坚持向高效、速效、低毒、优质方向发展。注重将现代研究方法与中医理论体系紧密结合,使其以最佳剂型构成一个新的功效整体,充分发挥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DNA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峰 《海峡药学》2005,17(4):183-185
目的介绍DNA指纹图谱技术,阐述其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综合介绍建立DNA指纹图谱的一般技术步骤,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其在中药有关领域的应用。结论作为中药指纹图谱的一个组成部分,DNA指纹图谱这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作用,目前应用于中药研究的DNA指纹技术有RFLP、PCR、RAPD、PCR—RFLP、RAPD-RFLP、AFLP等。DNA指纹图谱技术在药材鍪别、GAP实施、道地药材研究、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及中成药质量控制等领域有重要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刘宏  杨祥良  徐辉碧 《医药导报》2005,24(3):0216-0217
药物制剂技术是中药现代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以分子包合技术、脂质体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固体脂质纳米粒技术、聚合物纳米粒技术、微乳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中药的制剂水平、增强中药产业内在的竞争力乃至使中药走向世界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中药归经理论的认识与其现代研究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人树  李焕德 《中国药师》2006,9(3):268-270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对阐明中药的作用特点与指导中医用药具有重要作用。近50年来,许多学者尝试用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高晓山认为在开展现代研究前,归经的定义和内涵有待明确,具体药物的归经认识尚须取得共识;中医脏腑、经络的现代解剖、生理学诠释,药理学概念的中医药学解读尚待完成。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其本质意义。再与中药的药效学研究相结合,才能提高对中药归经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2001·中药与天然药物·中国"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中国科技会堂落下帷幕。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医药企业、证券投资机构的数百名代表到会交流。研讨的主要议题为:中药及天然药物与WT0;现代技术与中药及天然药物;传统中药发展战略;现代中药企业的发展模式等等,尤其对中药现代化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讨论。使我国最具增长潜力的中药行业,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而中药现代化问题则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陶欧  王耘  乔延江 《药学教育》2008,24(4):26-28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教育成为中药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针对中药远程教学中虚拟中药材构建问题,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技术应用于中药远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中药远程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借鉴药品不良反应研究方法,从不良反应监测、中药毒理学研究、毒效相关性研究、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中药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教育与宣传等方面阐迷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思路.希望通过上述的工作,基本上掌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合理使用中药,使中药能真正达到安全有效可控.  相似文献   

13.
庄伟  林晓兰  郭景仙  陈菲  张鹏  冯英楠 《中国药房》2014,(24):2216-2218
目的:为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19家北京市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对临床中药师的人员结构、中药临床药学在各被调查机构开展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放调查问卷19份,回收有效问卷18份,有效回收率为94.7%。在18家被调查机构中,临床中药师开展出院带药教育的占27.8%,进行床边用药教育的占11.1%等;参加临床查房占55.6%,平均每周参加临床实践不足5小时;临床中药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缺乏完善的工作模式等是主要存在的问题。结论:中药临床药学尤其是需要临床中药师到病房面对患者的工作如药历书写、出院带药教育、床边用药教育等工作开展现状并不理想,未来亟需完善临床中药师培养模式,加强临床中药师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尽早建立统一规范的临床中药师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中医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根据不同方法对16例确诊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组8例,研究组行介入治疗后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治疗,中药均为3个疗程。盆腔淤血征程度、发病年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治疗结果及复发率等情况,并将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及复发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介入+中药治疗治愈率较对照组高,未愈率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两组治疗方式中以经卵巢静脉栓塞后加用中药治疗初始疗效肯定,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手段。对照组纯中药治疗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治疗方便,但存在疗程长,易复发等弊端。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中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的质量有积极意义。我国的职业教育近几年刚刚起步,如何依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如何依托实训教学来提高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效果。成为摆在广大中药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问题。本文拟探讨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的实训教学的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中药外敷治疗,2~3次/d,15~20 min/次,7 d为1个疗程。结果:82例患儿中,临床治愈64例,占78.05%;显效10例,占12.20%;好转5例,占6.09%;无效3例,占3.66%。总有效率为96.34%。结论:中药外敷治疗婴儿湿疹,药液直达病所,作用迅速,疗效显著,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夏云  范蓓蓓  曲虹  邵文红 《中国药房》2014,(47):4500-4501
目的:为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的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阐述信息技术在我院中药房饮片物流的信息化管理、电子处方、电子显示屏叫号系统和条形码扫描核对发药等工作中的应用。结果:中药房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饮片"零库存",节省了饮片入库时间,保证了入库信息准确,解决了取药窗口拥挤、取药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并提高了发药准确率。结论:通过中药房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提高了中药房的管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全身疾病为治疗目的的中药鼻腔给药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涉及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感冒发热、乳腺炎等疾病的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近年来中药鼻腔给药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解释中医药作用机制的基石,然而中药复方作为一个复杂体系,作用机制与体内效应过程不明确等问题长期桎梏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药动学-药效学(PK-PD)相关性研究是动态表征和定量描述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相关性的有效方法,将时间、浓度和效应结合起来,已经成为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技术策略,但是目前研究大都集中在结构明确的化学药物,缺乏符合中医药发展模式的相关策略。因此,非常有必要深入挖掘新的研究策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PK-PD模型,通过进行方法开发与技术重组,利用从化学物质基础、关键成分的筛选、整合PK-PD相关性的多维整合的研究思路,引入代谢组学等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及时灵敏地表征药效特点,评价药动学考察药物机制研究,旨在构建更易于发现药效物质的技术体系,为阐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彩霞  杨彦渊 《中国药房》2010,(35):3343-3344
目的:了解我院近6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63.4%、123.0%、-1.6%、-12.5%、46.9%,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了全部中药注射剂的90%以上;DDDs在2004~2005年占全部中药注射剂DDDs的60%左右,2006~2009年占全部中药注射剂DDDs的87%以上。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参麦注射液6年来稳居前2位。6年来进入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占了8位以上。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较为合理,销售总体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