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5只大鼠除正常组(9只)外,其余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35 mg/kg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次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41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吡格列酮组和丹蛭高、低剂量组各10只。丹蛭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丹蛭降糖胶囊1.08、0.54 g/(kg·d)灌胃,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片10 mg/(kg·d)灌胃,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d)灌胃。连续灌胃8周,测定血糖,血脂,留取肾脏,做肾脏病理及肾组织骨桥蛋白(OPN)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肾脏受损较重,而丹蛭高剂量组肾脏病变不显著,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基本清晰,丹蛭高剂量组病理改变程度轻于丹蛭低剂量组。模型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及肾组织中OPN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丹蛭高、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和肾组织OPN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程度,有良好的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疗效,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OPN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检测FPG、2hPG、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取肝脏组织用于基因检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HO-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丹蛭降糖胶囊组大鼠造模后空腹血糖水平较空白组增加(P〈0.01);丹蛭降糖胶囊组大鼠HO-1mRNA表达高于盐酸吡格列酮组及模型组(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提示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上调HO-1mRNA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大鼠基于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综合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08,0.72,0.54 g·kg-1·d-1),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组(10 mg·kg-1·d-1),丹蛭降糖胶囊+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结合组(1.08 g·kg-1·d-1+10 mg·kg-1·d-1)。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相应剂量药物ig给予,每日1次,连续8周,后腹主动脉采集血液样本和腹主动脉进行相关检测,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p38MAPK,上游MAPK激酶3/6(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se3/6,MKK3/6),下游核转录因子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gding protein,CREB1)以及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信号蛋白在内皮细胞的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方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抵抗素在血管内皮中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38MAPK,MKK3/6,CREB1蛋白及MCP-1,血管内皮细胞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K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给药组p38MAPK,MKK3/6,CREB1蛋白及MCP-1,血管内皮细胞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MK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通过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管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7,(4)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DJC)对糖尿病大鼠肝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干预及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取50只大鼠,除正常组8只外,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35 mg/kg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次,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丹蛭高剂量组8只、丹蛭低剂量组8只、吡格列酮组8只。丹蛭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8、0.54 g/(kg·d)灌胃。连续8周,并继续喂高脂饲料。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留取肝脏,做肝脏病理并测定大鼠肝组织HIF-1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HIF-1αmRNA表达量水平。结果模型组HIF-1α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丹蛭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HIF-1α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病理报告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受损严重,丹蛭高剂量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优于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模型组大鼠血糖、Hb A1c、TG、TC、LDL-C与正常组比较指标明显升高,予丹蛭降糖胶囊后,上述指标显著下降,HDL-C变化不明显。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够明显下调HIF-1α的高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肝脏病变程度,有良好的降糖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趋化因子9(CXCL9)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取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丹蛭高剂量组、丹蛭低剂量组、吡格列酮组、模型组。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采用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35 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120 h后测血糖。造模成功后,丹蛭高、低剂量组分别予丹蛭降糖胶囊1.08、0.54 g/(kg?d)灌胃,吡格列酮组予吡格列酮10 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d)灌胃,连续8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血清中CXCL9和IL-8含量及血糖、血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XCL9和IL-8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蛭高、低剂量组CXCL9、IL-8的高表达及血糖、血脂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具有抑制糖尿病炎症因子高表达,达到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对模型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取大鼠55只,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先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造模成功后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DJC高)、丹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DTC低)、吡格列酮组、模型组。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外,药物组连续灌胃8周,取血测定血糖和PDGF-B(血小板衍生因子)和ICAM-1(细胞黏附分子)(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模型组血清中PDGF-B、ICAM-1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予丹蛭降糖胶囊治疗后,两指标明显下降(P0.05,P0.01),优于吡格列酮组(P0.05)。单用丹蛭降糖胶囊血糖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丹蛭降糖胶囊组与吡格列酮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PDGF-B和ICAM-1的高表达,降低血糖,改善模型大鼠精神萎靡、毛发稀疏无光、活动减少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丹蛭降糖胶囊对2 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 受体(sEPCR)的影响及其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作用机制。方法:将60 只SD 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 周后,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2 组:空白组(N 组)12 只,高脂饲料组48 只。4 周后,高脂饲料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出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根据血糖水平分层随机分为3 组:模型组(M 组)、盐酸吡格列酮组(P 组)、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D 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和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均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0 mg·kg-1·d-1 灌胃,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0.47 g·kg-1·d-1 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5 mL·kg-1·d-1 灌胃,给药4 周后分别检测各组sTM、sEPCR、PT、APTT、FIB 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和加用丹蛭降糖胶囊sTM、sEPCR、FIB 均明显增高(P<0.05),PT、APTT 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盐酸吡格列酮组相比,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大鼠血浆sTM、sEPCR、FIB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PTT 水 平明显升高(P<0.05),但在升高PT 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能降低sTM、sEPCR 水平,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其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sTM、sEPCR 含量增强抗凝与纤溶活性,调节凝血功能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7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DJC)高、低剂量组,吡格列酮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35μg/g给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造模。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药8周,抽取腹主动脉血,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测定血清SDF-1α和P27水平,并测定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DF-1α水平下降明显(P0.01),而P27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与吡格列酮组SD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1),P27水平明显下降(P0.01);3个给药组之间比较,SDF-1α、P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HbA1c显著升高,用药后丹蛭高、低剂量组血糖、HbA1c均发生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糖与SDF-1α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27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够使糖尿病大鼠血清SDF-1α水平升高,抑制糖尿病大鼠P27的高表达,延缓糖尿病肾脏病变,保护肾脏功能,有明确的降低血糖及HbA1c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丹蛭降糖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热量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大网膜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与治疗组注射小剂量STZ并喂以高热量饲料,常规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IG)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提取大网膜脂肪组织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PPAR-γ基因片段,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FIG水平和Fins含量。增加PPAR-γ mRNA表达,提高ISI。结论t丹蛭降糖胶囊对大鼠IR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提示其机制与中药复方的作用是多途径靶点的,可能与提高IR大鼠脂肪细胞PPAR-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并发症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STZ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干预8周后模型大鼠主动脉形态学改变、主动脉组织AGEs、RAGE和血清VCAM-1、I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高糖高脂饲料联合STZ注射后模型大鼠腹主动脉出现显著病理学改变,腹主动脉AGEs、RAGE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VCAM-1、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丹蛭降糖胶囊各剂量组大鼠的腹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腹主动脉AGEs、RAGE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VCAM-1、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够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主动脉病理损伤,其干预机制与调节AGEs-RAGE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