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CRO)属于多重耐药菌(MDRO)的一类,因近年来感染防控形式严峻,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广泛关注。2016年、2017年WHO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因CRO导致病死率显著增高,医疗费用负担重,将其危险级别定为首要等级,列为重点细菌~([1])。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欧盟地区耐药菌引发感染的医疗费用负担进行评估,发现对一线抗菌药物(如碳青霉烯类)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在感染性疾病花费中已高达39%~([2])。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面临细菌耐药性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所有耐药病原体中,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细菌(ESKAPE)占医院感染的大多数,且耐药率持续增长~([1])。根据2017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表明革兰阴性菌检出率约占70%~([2]),其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药性起源多且复杂,而多药耐药通常与外排泵相关。革兰阴性菌以多种方式适应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包括外排泵的(过)表达。目前,已经鉴定了6类外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全耐药细菌的不断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关注的焦点~([1])。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发文成立广西细菌耐药性监测网,要求不断扩大监测范围,完善监测体系,逐步实现覆盖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高监测水平。为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从  相似文献   

4.
正鲍曼不动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为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之一~([1])。随着细菌适应性及变异能力的逐渐增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日益增多,因此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显得非常困难~([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感染  相似文献   

5.
正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属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由于其天然和获得性耐药以及超强的适应能力,使它已变成最常见的多重耐药(MDR)细菌~([1])。同时,由MDR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感染极大地增加住院患者病死率和住院费用~([2])。目前,临床上能用于治疗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生素有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曾经作为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治疗产ESBL及Amp C酶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长期不合理使用加剧了CRE的耐药性~([1])。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可使用药物有限,对于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碳青  相似文献   

7.
<正>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中国结核病患者数位居全球第3位~([1])。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难题,不同国家地区的结核病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差异较大,而中国是耐多药肺结核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对公共卫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一项为期10年的调查监测研究显示,我国结核病总耐药率呈上升趋  相似文献   

8.
正苛养性细菌(如嗜血杆菌等)的培养,一般依赖CO_2,而肠杆菌科细菌或肠球菌很少依赖CO_2。而嗜CO_2菌属的报道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发现的嗜CO_2葡萄球菌~([1]),而后嗜CO_2大肠埃希菌~([2])、嗜CO_2奇异变形杆菌~([3])被相继报道引起尿路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全球排名第二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18年估算新发结核病例86.6万~([1]),其中约10%为复治患者~([2])。近年来,随着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进展,复治结核病患者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复治结核病患者的总数量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复治结核病不仅治疗时间长、病情相对严重,而且耐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治结核病患者(21%与7.1%)~([1])。2010年我国开展的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复治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任一耐药率为38.5%~([2])。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前在感染性疾病领域内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1 3 ] 。 1988年起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在中国北京和上海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点。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传染病监测控制处通过卫生部在中国合作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1998年欧洲、澳大利亚与美国等 2 5  相似文献   

11.
<正>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重症监护室(ICU)作为医院中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心,各类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等使其成为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则是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措施~([2]),而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具有精、准、细、严等特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纳  相似文献   

12.
正耐药性又称为抗药性,是指细菌对于某抗菌药物的相对抵抗性~([1])。某些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病原体通过各种方式使抗生素作用减弱从而失去抵抗性能,因而细菌不敏感率升高。目前侵入性检查治疗的普遍开展,菌血症和败血症的发生呈上升趋势~([2])。血流感染患者来说血培养是有效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由于临床上对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也日益凸显[1]。细菌耐药问题已上升为全球性危机[2]。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1年提出了"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全球策略"[3],为遏制细菌耐药,我国亦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开展  相似文献   

14.
正包涵体纤维瘤病(inclusion body fibromatosis,IBF)又称婴幼儿指(趾)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为指(趾)真皮层内的肌成纤维细胞的良性增生,具有明显复发倾向~([1])。该病由Reye~([2])于1965年首次报道,命名为婴儿指(趾)纤维瘤病。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命名为包涵体性纤维瘤病~([3])。本文对2例IBF患儿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2004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自1990年起,因冠心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已跃升为全球人类死亡的首因~([1]),根据WHO 2011年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将预计有1 700万人因冠心病而死~([2])。在欧美国家,每年死于冠心病的人数约占死亡人口总数的1/3~1/2~([3])。在我国,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心理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快速上升,成为民众死亡原因中上升最快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患者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极易引发各种感染,其中泌尿系感染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也随之发生改变,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不断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2])。为了解我院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我们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区收治的151例糖尿病住  相似文献   

17.
正肠杆菌科细菌是引起医院和社区呼吸道、泌尿道、腹腔以及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碳青霉素类抗生素作为治疗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重度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出现以及其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对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故本研究对海盐地区临床分离的CRE耐药基因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材料  相似文献   

18.
<正>GeneXpert结核分枝杆菌(MTB)技术是由美国Cepheid公司研发的一套半巢式实时荧光定量PCR体外诊断技术。以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基因为靶向基因,可在2h内同时检测MTB和对利福平是否耐药~([1]),该方法于2010年由WHO推荐用于肺结核的诊断~([2]),2013年WHO又推荐其用于肺外结核的诊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上升趋势。2011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1])显示,乳腺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中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2])。而我国乳腺癌患者中疼痛的发生率约为42%~([3])。疼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益严重,而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却在明显下降~([1-2]),这使得细菌耐药,尤其是多重耐药成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抑制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制定临床合理的抗生素应用策略,了解细菌耐药产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对细菌耐药产生机制研究的进展,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策略也在不断改变,由基于最低抑菌浓度(M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