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爱明  王雅杰 《河北医药》2008,30(5):650-651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22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3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照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程度。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95.9%)、硬化和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分型中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不稳定斑块(软斑、溃疡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作为病情进展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以2012年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为基础,选择40岁以上既往已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5例为卒中组,随机抽取该地区该项目中查体的40岁以上非缺血性脑卒中人群315例为对照组,分为香兰镇和永安社区两个亚组。评价三个卒中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十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一般情况。数据输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个卒中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2单因素分析:三个卒中组和对照组十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超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香兰镇卒中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永安社区卒中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外,颈动脉斑块、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超重也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2香兰镇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外,心脏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尤为重要;3永安社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外,心脏病、吸烟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性卒中组(SIP组)及非进展性卒中组(非SIP组),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SIP组血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形成伴有狭窄均高于非S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颈动脉斑块形成伴狭窄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积极干预,可降低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钴胺、叶酸及维生素B6三联降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202例住院AIS患者根据入院时血Hcy水平分为高Hcy组(167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血管性危险因素,颈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中风的预防提供更全面的方法。方法从住院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吸烟、BMI、高血压、空腹血糖、体育运动、Hcy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严重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的水平及体育运动有关(P〈0.05)。结论严密检测各种危险因素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检出率,建立更全面的脑卒中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0例,根据Hcy循环酶法自动分析仪检测的Hcy水平,将患者分为升高组(Hcy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及正常组(Hcy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并用超声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后采用控制变量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cy升高是否促进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结果在收集的5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升高组有330例,正常组有230例,控制变量法分析显示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会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P<0.05)。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水平的升高促进颈动脉斑块发生(OR=1.91,95%CI=1.02~3.34,P=0.039)。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增高是促进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且有斑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别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尿酸水平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组血尿酸水平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性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脑卒中防治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择了42例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对其进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并选择同期42例非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接受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内径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发生IMT增厚的患者人数、无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比率、发生颈动脉狭窄的人数以及峰值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显示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并给出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为早期预防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与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患者病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病例各45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进展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热、高血糖、内外动脉狭窄、白细胞增加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结论影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有糖尿病病史、发热、高血糖、内外动脉狭窄、白细胞增加等,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积极措施降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一氧化氮(NO)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4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为甲组,同期入院的40例缺血性脑卒中未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乙组,对比两组患者的NO、高密度脂蛋白(HDL)、D-二聚体(D-D)、甘油三酯(TG)水平,评价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NO发生密切相关,甲组患者的NO水平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HDL、D-D、T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