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高血糖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关系.方法 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分为AMI合并糖尿病(A)组;应激性高血糖(B)组;血糖正常(C)组3组.所有病例均采取同样的治疗常规.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A组的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高血糖有明显相关性,明确血糖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血糖升高的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医院118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空腹血〉7.8mmol/L的患者梗死面积大,心律失常、感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血糖增高时,急性心肌梗死与高血糖的临床关系。方法分析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资料完整的347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且血糖增高,会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明确血糖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人院静脉血空腹血糖水平,将3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以下两组:I组,血糖≤6.0mmol/L;Ⅱ组,血糖〉6.0mmol/L或既往确诊糖尿病者。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病例的一般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Ⅱ组与I组比较,以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糖代谢异常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空腹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人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观察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并与58例健康人QT离散度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15例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并与未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比较。结果 急性心梗塞组QTdQT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生室颤患者QTd及QTcd明显大于无室颤度者。结论 推测QTd作为无创性预测心脏事件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1例)尽快给予口服美托洛尔50mg,每隔6h给予1次,持续2d,后根据心率情况口服维持25~100mg·d-^1(目标心率55~60次·min^-1)。对照组(131例)按常规保守剂量给予口服美托洛尔25~50mg·d^-1。其他治疗遵循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指南,两组治疗30d。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脏事件(室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和猝死)的发生率,心功能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足量口服美托洛尔不仅安全,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9.
我院2004年6月~2007年5月在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中伴有糖尿病者38例,非糖尿病者62例,本文探讨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也是猝死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入院时即刻应激性高血糖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一般认为白细胞升高与炎性反应有关,AMI作为无菌性炎性反应同样可刺激骨髓储备池,使白细胞释放增加。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10例AMI患者一个月及半年的预后,分析应激性高血糖及白细胞水平与AMI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2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AMI患者110例,AMI发作距入院﹤36h,诊断均符合中华医 相似文献
11.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3,(10)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突发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和梗死激发全身应激性反应,其中应激性高血糖(SHG)是常见的反应之一,并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糖尿病增加冠心病近期和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连续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根据院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2组SHR及其他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MI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856例AMI患者,其中院内发生AKI患者146例(AKI组),占17.1%,未发生AKI患者710例(非AKI组)。AKI组年龄、慢性肾脏疾病、陈旧性脑梗死、Killip分级≥3级比例,以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入院即刻血糖、SHR、心肌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和呼吸机、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比例均高于非AKI组,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比例、对比剂总量均低于非AKI组(均P<0.05)。AKI组住院时间、院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非AKI组[8(5,14)d比6(5,9)d、8.2%(12/146)比0.8%(6/710)、24.0%(35/146)比9.0%(64/710)],差...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在2型糖尿病中至少为非糖尿病的2倍,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死亡率比非糖尿病高2~4倍,正确认识急性心肌梗死与高血糖的关系甚为重要,本院将近10年急性心肌梗死102例做回顾性分析,分析心肌梗死与高血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年来住院患者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与同期住院患者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6例(非DM组)对照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水平分为Ⅰ组(应激性高血糖组)30例,Ⅱ组(无应激性高血糖组)28例,并对两组患者的LVEF及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死亡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组的LVEF明显低于Ⅱ组,Ⅰ组的CK—MB酶峰水平明显高于Ⅱ组.I组CK—MB达峰值时间明显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发生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死亡的心脏事件均明显多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112例作为治疗组,将以往住院的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人院后的前1周内未干预高血糖。治疗组患者于人院后根据每天测定的血糖数值,相应增加极化液中胰岛素的剂量.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结果 对照组58例血糖在6.2~7.9mmol/L的患者出现并发症者20例,占34.5%.死亡8例,占13.7%;38例血糖≥8.0mmol/L的患者出现并发症者14例.占36.8%.死亡6例,占15.7%;治疗组76例血糖在6.2~7.9mmol/L的患者出现并发症者18例,占23.7%,死亡8例.占10.5%;36例血糖≥8.0mmol/L的患者出现并发症者9例.占25.0%,死亡4例,占1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P〈0.05)。结论 及时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的高血糖,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得到广泛关注。作为冠心病严重类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糖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空腹血糖(FBG)水平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探讨FBG对心血管事件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