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5岁以下急性腹泻患儿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深圳市2007年8月.2009年2月413例5岁以下的腹泻患儿腹泻急性期粪便标本,采用RT-PGR技术扩增星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基因的289个核苷酸片段,对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3份标本检出星状病毒32例,检出率为7.75%(32/413),星状病毒感染患儿年龄为7d~3岁,〈2岁的患儿占93.75%。87.5%的星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1月,与轮状病毒感染季节相似。对AstV非结构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序和分析,结果与北京株(FJ755355)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8%,与韩国株(AY962550)的同源性达93%。结论星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15-2016年西宁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其流行现状。方法收集青海省儿童医院、青海省红十字医院2015-2016年5岁以下腹泻门诊患儿粪便标本400份,采用多重PCR和巢式PCR方法同时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诺如病毒Norovirus、星状病毒astrovirus、札如病毒sapovirus和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核酸检测。结果 400份粪便标本中,5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2.50%、9.50%、0.50%、2.00%、1.00%,187份标本含有至少一种病毒核酸,其中182份为单一病毒核酸阳性,5份为混合感染。结论 2015-2016年西宁市5岁以下儿童的RV分型以G3P8型为主,同时应加强G9流行株监测;2~3岁组婴幼儿是以疫苗为防控的重点人群;另外应关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腹泻的病毒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中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的182例急性水样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金标快速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采用酶免疫吸附测定法(EIA)检测星状病毒抗原及肠道腺病毒抗原.结果:182例标本中轮状病毒检出率35.2%(64/182);星状病毒检出率5.5%(10/182),4例合并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检出率3.3%(6/182),2例合并轮状病毒感染.结论:轮状病毒仍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主要致病原;星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因;有混合性病毒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人类杯状病毒(HuCV)和星状病毒亦是引起急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解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及杯状病毒在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肠炎中所占的比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笔者对2006年9月~2008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312例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肠炎患儿粪便标本进行人类轮状病毒、人类杯状病毒及星状病毒检测,并研究其流行病学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南山区227例腹泻患者(非细菌性感染)的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腹泻患者的病毒阳性率为39.2%,其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5.4%。诺如病毒全年各月均有检出,无特殊的季节特征和年龄特征;轮状病毒秋冬季为发病高峰,婴幼儿和老人为轮状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结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辖区内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应加强全部人群的病毒性腹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发生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方法: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大便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全村共发生接种疫苗后的偶合腹泻病例4例,死亡2例,大便标本ELISA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阳性,均培养未分离到致泻性弧菌、沙门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结论:为接种疫苗偶合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死亡病例为急性腹泻导致严重脱水所致,排除预防接种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构成情况,为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310份,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筛检致病菌;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病毒,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病毒分型。结果:病毒检测阳性121例(39.03%),其中人轮状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检出致病菌24例(7.74%),以沙门菌为主;未发现病毒和细菌同时感染,男女性患儿感染性腹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流行于秋冬季,流行型为G2、G3和P[8],18~23周龄儿童多发;而细菌性和杯状病毒性腹泻主要流行于夏季。结论:永川地区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同时细菌性感染也占了一定比例,需要加强病原体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2010年广州某医疗中心儿童夏季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小儿夏季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方法采集2010年5~7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腹泻患儿的大便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和分型,并使用金标法对空肠弯曲菌抗原进行检测。结果从110份标本中检出4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0.0%。其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7株,2岁以下患儿检出15株;空肠弯曲菌12株,2岁以下患儿检出10株;沙门菌6株;念珠菌纯生长6株;产气荚膜杆菌3株。结论广州地区夏季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空肠弯曲菌,两者的易感人群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为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对2011年深圳市1 158例疑似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四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22.02%、19.43%、1.30%和1.47%。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全年各月均维持较高的感染率;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的季节特征则相反,秋冬季较低,春夏季较高。5岁以下年龄组患者的病毒性腹泻感染率显著高于5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结论 2011年深圳市病毒性腹泻呈高发状态,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其次为星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应全年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白银地区2007年10月~2008年9月,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特点。方法以医院为监测点,对5岁以下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收集,做大便常规检查、大便潜血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同时进行喂养史、腹泻病史以及就诊前是否口服补液等详细临床资料的收集。结果共检测546份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178份,阳性率为32.6%。95%以上的轮状病毒腹泻者为2岁以下儿童,每年11月~次年2月为发病高峰;1岁以下轮状病毒腹泻的患儿中,母乳喂养组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结论轮状病毒是白银地区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母乳喂养的婴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