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1例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护理经验。结果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症状好转,血CD4淋巴细胞上升,17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病情复杂,但只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有效的治疗及积极地护理,可改变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赖菁  林云崖  黄丽芬  陈幼明  徐启桓 《新医学》2011,42(10):691-692,F0003
空洞型肺隐球菌病并脑膜炎临床少见,且无特异性表现,易误诊为结核病。该文报告1例以空洞为突出表现的肺隐球菌病并发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文献对比,结果提示:①空洞型肺隐球菌病的发生率低,肺结核误诊率较高;②隐球菌肺炎和脑膜炎的临床和影像学均无特异性,早期病原学或病理组织检出新生隐球菌是提高该病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heoformans)所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该病为隐球菌感染的主要类型 ,发病率占真菌性脑膜炎首位。在肝硬化基础上并发隐球菌脑膜炎为少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 ,喷射样呕吐 ,尿潴留 ,口腔粘膜改变及肝功能不全。本院于 1999年 4月 12日收治 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 ,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5 4岁 ,患乙型肝炎 10年 ,肝硬化 6年 ,曾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和诊断、误诊及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期间确诊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3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以中青年多见.46%患者既往患慢性乙肝,肝硬化、糖尿病、肺部真菌病、肾病综合征等疾患.误诊率达52.9%,主要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以二性霉素B(AMB)联用氟康唑(FLU)为主.[结论]隐球菌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及时反复多次脑脊液涂片检查是关键.AMB联合FLU为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 ,15岁。 1个月前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部持续性疼痛 ,伴呕吐。在当地医院诊断 :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经 2 0余天治疗无效 ,转入我院小儿科。脑脊液 (CSF)发现白细胞且有较强折光性。加做墨汁染色 ,镜下找到一定数量新生隐球菌。于当日确诊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新生隐球菌与白细胞显微镜下很相似 (限定光镜加大倍数下 ) ,常易误诊两者区别是 :新生隐球菌 ,菌体周围有界限清晰胶状宽厚荚膜 ,菌体有发芽。白细胞无荚膜及发芽。近年来 ,中枢神经系统新生隐球菌病 (隐脑 )在国内报道逐年增多 ,然而误诊率及死亡率仍很高。早期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感染科确诊的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2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以青壮年居多。21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包括艾滋病、淋巴瘤、干燥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所有患者均有发热、颅高压症状。17例(68%)出现意识障碍;5例(20%)出现抽搐;9例(36%)出现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6例(24%)出现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阳性14例(56%),病理征阳性12例(48%)。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均在100×106/L以下,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23例患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16例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9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病情危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及时抗真菌治疗是提高隐脑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乳胶凝集试验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广州市3家医院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患者24例作为新生隐球菌组;选取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31例,怀疑隐球菌感染患者62例,正常者30名作为非新生隐球菌组,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并与培养和直接镜检方法相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乳胶凝集试验、培养和直接镜检3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0.8%和83.3%,而特异度分别为99.4%、100.0%和100.0%.结论 乳胶凝集试验具有准确率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席学莉 《临床荟萃》2014,29(12):1422-1423
<正>隐球菌属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腐生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新生隐球菌。隐球菌病是由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通过吸入空气中的菌孢子引起感染,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的年发病率约为0.4~0.9例/10万[1]。肺隐球菌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少见,合并脑梗死也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以期提高对本病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患者,男,55岁,农民。因反复头痛15天,加重  相似文献   

9.
<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引起的最严重的免疫抑制性综合征。病人因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常可并发各种致命性的机会性感染,其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AIDS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相似文献   

10.
李应  沈雁冰  朱贤丽 《临床荟萃》2012,27(5):431-433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HIV感染晚期患者常因严重机会性感染而死亡,隐球菌性脑膜炎是AIDS就诊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目前氟康唑不被推荐为急性期抗真菌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我院利用有限药物资源,对确诊AIDS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取得了良好疗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5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恭慧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52-1152
近年来 ,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 ,机体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下降 ,致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 )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1985~ 2 0 0 2年 ,我院误诊 1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隐脑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 12岁。发病前有慢性疾病史者 2例 ,1例为白血病 ,1例为肾病综合征。1.2 误诊情况 ①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3例。患者起病均缓慢 ,低热、头痛、恶心、呕吐 ,脑膜刺激征阳性 ;腰穿脑脊液压力高 ,细胞数 10 0~ 30 0× 10 6/L ,蛋白升高 ,糖和氯化物降低。因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12.
<正>隐球菌脑膜炎为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压升高、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病情较严重,治疗困难且疗程较长,预后差。免疫功能抑制者(如糖尿病、器官移植术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是隐球菌脑膜炎易感人群,但无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抑制的人群也可发生隐球菌脑膜炎~[1-2]。隐球菌脑膜炎治愈率为65%~75%,但每年全球因隐球菌脑膜炎死亡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约18万,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带厚荚膜的酵母菌,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在干燥环境中可以生存达1a之久。新型隐球菌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它能够感染人类皮肤黏膜、大脑和肺部,引起皮肤黏膜隐球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肺炎。新型隐球菌进入肺部是感染的第一步,隐球菌可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内而致病。新型隐球菌所致的感染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如有发病,主要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单纯的肺隐球菌病少见,隐球菌眼部感染的有关报道更少。我科2005年1月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眼部感染致眼球摘除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2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颅高压的护理、特殊药物的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1例患者中17例患者治愈或好转后出院,3例患者病情恶化或自动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在做好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要求的同时加强管理患者的糖尿病,是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5.
许文雄  淦伟强  严颖  张晓红  谢奇峰 《新医学》2012,43(10):703-706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与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计数与临床转归关系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之和的最大值所对应的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 125个/ml为分界点,分为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 125个/ml(低量)组31例和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 125个/ml(高量)组21例,比较抗真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阴转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抗真菌治疗后低量组的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为52%,高量组的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量组治愈率48%,好转率23%,总有效率71%:高量组治愈率14%,好转率14%,总有效率29%,两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 125个/ml者相比于≥2125个/ml者,抗真菌治疗后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高,临床转归好,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是评估治疗效果和临床转归的一个实用、便捷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1].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部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尤其是病情较重者或难以行腰穿检查者,采用了腰椎椎管置管术治疗,并针对该项治疗制订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部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尤其是病情较重者或难以行腰穿检查者,采用了腰椎椎管置管术治疗,并针对该项治疗制订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逢玉  杨克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128-128,F0003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它直接侵犯中枢,病情重,病死率高,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5%-10%艾滋病患者合并此病。2009年6月23日我科收治1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分析总结住院的7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在给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 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81.9%),脑膜刺激征为主(84.7%),全部合并有概率性感染(100%),免疫功能低表现为CD4+<50 cell/μL(83.3%)。结论 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37.5%),反复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主要依据。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亦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真菌在艾滋病患者中感染率逐年增加,新型隐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经血液传播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1].我院感染科2008-07-2010-06共收治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现将其临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