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举措,对其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纳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385例405眼玻璃体积血患者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并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结果:通过术后诊断:所有患者385例405眼顺利完成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诊断如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6眼(50.9%),孔源性视网膜脱离63眼(15.6%),外伤性玻璃体积血54眼(13.3%),视网膜裂孔23眼(5.7%),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3眼(5.7%),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眼(2.5%),单纯玻璃体积血8眼(1.9%),Eales病8眼(2.0%),Terson综合征6眼(1.5%),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4眼(1.0%)。不同年龄病因分布不同,术前与术后视力相比,162眼视力不变,204眼视力提高,39眼视力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对玻璃体积血的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复杂的眼底病,对视力损害严重并可导致失明。治疗主要采取玻璃体切割手术,我院自2006年至今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长效气体合并眼底激光,配合中药利水渗湿剂治疗本病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常见致盲眼底病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本院2004年2月—2006年2月收治5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及配合相应体位,术后均采用特殊体位1周以上,对促进视网膜复位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17~72岁。严重眼外伤所致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22例,增殖型糖尿病病变(PDR)16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0例,后瓣翻转的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例,伴视网膜僵硬的后极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例。手术方式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本组…  相似文献   

4.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为一类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脱离,在整个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国外文献报道约占0·6%~4%,国内10%~21%〔1〕。40岁以上发病者占80%。患者屈光状态以高度近视为主,占50%~67%〔2〕。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与近视度数,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有无后巩膜葡萄肿等高度近视所引起的病理改变有关。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为增加手术成功率使用辅助药物,如曲安奈得。笔者从2005年6月~2006年5月对15例15眼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同时应用曲安奈得,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球内非磁性异物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元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眼内非磁性异物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球内异物取出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本组28例30眼均一次成功取出眼球内异物,视力较术前增进者24例25眼占83%,无变化者4例5眼占17%;术后并发症白内障6例7眼占23%,医源性视网膜裂孔4例4眼占13%,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例4眼占13%。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眼球内非磁性异物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联合曲安奈德在复杂玻璃体切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例、复杂眼外伤患者7例,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月,患者视力提高35眼,术后前房反应在1周内明显,多为I~Ⅱ级反应,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5只眼出现眼压升高,2只眼出现假性前房积脓,1只眼出现眼内炎。结论: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联合注射曲安务德可减轻眼内炎症反应,抑制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用于复杂玻璃体切割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术配合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术配合除风益损汤加味治疗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8例104只眼,对手术时间、术后1~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及玻璃体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耗时40~146 min,平均(82.36±22.83) min.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62只眼,占59.6%;视力不变者29只眼,占27.9%;视力下降者13只眼,占12.5%.术后出血共11只眼,占10.6%,其中4只眼出血自行吸收,7只眼行玻璃体腔冲洗术.结论 对于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手术前后配合应用除风益损汤加味,有助于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并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割仪是当今世界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手术的先进设备 ,它依靠玻璃体切割装置 ,将玻璃体内的混浊、积血、机化膜、渗出切割去除 ,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玻璃体切割手术是一种精细而复杂的手术 ,手术过程与操作需护士密切配合 ,也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将我科开展此手术的医护配合进行探讨。1 一般资料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使用 STORZ玻璃体切割仪进行眼后节手术 4 5 1例 ,其中视网膜脱离 2 2 9例 ,玻璃体积血 80例 ,眼外伤 5 6例 ,眼内炎 14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混浊 16例 ,硅油取出术 5 6例 ;年龄最大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18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严重视网膜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到2005年1月连续行玻璃体切割联合18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的7例7只眼严重视网膜下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只眼视力提高。其中出血时间短于4周的4只眼视力提高明显。2只眼术中发生后极部视网膜裂孔,4只眼术中有脉络膜出血。结论早期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切开术清除视网膜下大量积血能够挽救部分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病例,单眼5例,双眼8例.10只眼伴视网膜脱离,15只眼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1例.观察时间3个月至4年半,平均20.31月.结果手术治疗者术后视力进步者6只眼,无变化者6只眼,退步3只眼.最后视力:手动、指数、≤0.05者5只眼,0.06~0.25者8只眼;0.3者1只眼;1.0者1只眼.未接受手术治疗者治疗后视力进步者4只眼,退步2只眼,均因晶状体混浊.最后视力0.2~0.4者2只眼;1.0~1.2者4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病情稳定.结论对本病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视野系统在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方法对16眼巨大裂孔网膜脱离借助广视野系统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治疗。结果(1)一次手术治愈率87.5%;(2)术后脱盲率56.25%;(3)冷凝手术时间平均耗时(4.7±1.0)分钟;(4)并发症:角膜损伤1眼,玻璃体出血1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3眼,术后高眼压1眼。结论广视野系统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简化,冷凝时间缩短,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1 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月本院眼科住院患者共 1 5例 ( 1 6只眼 )。其中男性 8例 ( 9只眼 ) ,女性 7例 ( 7只眼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 5只眼 ;眼外伤后无晶状体 ,伴玻璃体混浊 4只眼 ;白内障术中有晶状体核及皮质碎屑掉入玻璃体 6只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 1只眼。 1 5例经B超或眼底检查均未见视网膜脱离。术前视力 0 0 5以下者 8只眼。本次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 2天至 2 9个月不等。手术方法 :玻璃体混浊需行玻璃体切割者 ,常规闭合三切口 ;无玻璃体眼 ,仅行平坦部眼内灌注。①单纯玻璃体混浊、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硅胶环扎外加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硅胶环扎外加压术治疗,术中放液44例,不放液13例。结果:57例57眼出院时复位54例(94.73%),随访3~12月,结果一次手术复位53眼,复位率(92.98%)。结论:硅胶环扎外加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段及有效方法,及时诊断与治疗,可明显提高术后视力,伴有严重PVR的牵拉性网脱有必要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才能有效复位。  相似文献   

14.
陆绵绵教授辨治视网膜脱离术后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积聚着液体而发生分离.根据病因可分为裂孔性、牵引性及渗出性3类.其中前两者多见。裂性视网膜脱离应尽早施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多选择巩膜扣带术),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需行玻璃体切割术。随着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的发展.视网膜脱离的复位成功率明显提高.但仍有不少患者术后出现视网膜下积液吸收不良.脉络膜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功能恢复欠佳等情况。江苏省中医院眼科陆绵绵教授根据视网膜手术后患者的症状和眼底情况.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利水消肿、止血化瘀、补益肝肾3法,组方用药.予玻璃体视网膜患者术后常规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是眼外伤常见的疾病,除引起视力下降、屈光参差、物象不等、视物变形、单眼复视等症状外,同时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造成视力下降或丧失,而全脱位晶状体在玻璃体腔内的治疗确是非常棘手。就此作者通过对16例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患者进行Ⅰ期玻璃体切割术(简称Ⅰ期手术)与Ⅱ期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简称Ⅱ期手术)的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96例(206眼)重度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以三、四级玻璃体积血首诊并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196例(206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例(206眼)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46眼,占70.87%;眼外伤20眼,占9.71%;视网膜静脉阻塞19眼,占9.22%;孔源性视网膜脱离6眼,占2.91%;玻璃体后脱离和视网膜裂孔5眼,占2.43%;视网膜血管炎5眼,占2.43%;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各2例,共占1.94%;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占0.49%。其中38眼经手术明确病因,术后修正或补充诊断,占全部病例的18.45%。随访6个月以上,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体积血临床常见,病因复杂,需认真评估、准确把握重度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未发现裂孔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打开球结膜后安置环扎条带,放出视网膜下积液,手术显微镜下用冷冻头顶压距齿缘,如发现裂孔即在直视下对裂孔冷凝,未找到明确裂孔者在可疑部位直视下冷凝。然后在相应部位作外加压,缩短环扎条带,眼压低者注入消毒空气。结果:32例36眼视网膜解剖复位27例30眼占83%,视力增进2行以上者24例27眼占75%,不变者8例9眼占25%。结论:应用环扎术和手术显微镜术中再次查找裂孔并对发现的视网膜裂孔和/或可疑部位直视下冷凝是治疗未发现裂孔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持式全视网膜镜下25G治疗先天性小角膜合并脉络膜缺损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小角膜合并脉络膜缺损视网膜脱离患者13例(13只眼),均行手持式全视网膜镜下睫状体平坦部角膜缘4.0 mm三切口闭合式25G玻璃体切割术。术前术后观察视力变化、视网膜复位及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13只眼中,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12只眼,占92.3%。1只眼于术后6个月因颞上周边视网膜增殖牵引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行再次玻切术后视网膜复位。患眼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脉络膜缺损累及视盘的4例患者术后视力提高至数指。脉络膜缺损位于视盘下方者9例,其中2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为0.1以上,余7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在0.02~0.1。结论先天性小角膜合并脉络膜缺损视网膜脱离行玻切视网膜复位手术由于受到小角膜小瞳孔的影响,手术视野小,难度大,利用手持式全视网膜镜全视野与25G切口及切割效率的优势可以较好地完成手术,手术安全性好,成功率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水渗湿中药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研究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27例,其中13例(13眼)单纯采用20G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14例(14眼)采用23G手术剥除黄斑前膜联合术后运用利水渗湿中药,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和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7例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视力明显好于单纯玻璃体手术患者组(P<0.05),黄斑视网膜厚度平均为(275±187)μm、黄斑区总容积平均为(7.58±4.77)μm2,二者均明显小于20G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结论利水渗湿中药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黄斑牵引综合征疗效显著,其特点为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眼爆炸伤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眼爆炸伤38例(5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根据情况辅助异物取出、视网膜光凝、硅油(气体)填充及人工晶体植入等术式,并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后观察患者视力变化情况、眼球重建程度及术后炎症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视力达0.02以上者占67%,0.2以上者占21%。所有病例眼球结构基本恢复,术后炎症反应轻。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眼爆炸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重建眼球结构,提高术后视力,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