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随诊结果分析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应用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对277例(422只眼)近视患者进行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对随诊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观察。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00~-10.00D(-4.87±1.54D)。结果显示,术后1年时的残留屈光度为+0.25±0.39D;裸眼视力≥0.8者占97。6%,≥1.0者占91.4%;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范围内者占97.4%;2.8%的术眼有轻度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7.6%,2行者占0.5%;一过性眼压升高者占20.4%。术后6~12个月屈光度的变化≤0.50D者占92.8%。提示此手术治疗-10.00D以内的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性好、预测性强的方法,强调术后应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2.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器械和设备对近视平均-5.48D的155例(285只眼)行RK。对角膜散光超过1.00D者,联合行1~2对旗状横切口矫正散光。并对术后4~5年患者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角膜屈光力平均降低3.98D,角膜散光由术前平均0.68D降至0.36D,等效球镜平均降低-4.74D。正视率、过矫率和低矫率分别为70.7%、15.5%及13.8%。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以上者占3.4%。裸眼视力≥1.0者占63.8%,≥0.6者占89.7%。并发症中角膜微切穿及视力波动发生率分别为4.6%和34.1%。眩目发生率为8.8%,6个月后降至1.8%。术后1~2年,光学区内皮细胞丧失率平均为6.2%。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美国CHIRON公司keracor117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68例130眼近视患者行PRK治疗。术前屈光度(等值球镜)为-2.00—-9.75D(x±s:-5.11±1.81D)散光度0—-4.0D。结果:术后3—6个月残留屈光度为+0.08±0.29D,裸眼视力≥0.8者占94.2%,≥1.0者占90.4%。术前屈光度-2D—-6D患眼,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5.2%,≥1.0者占94.2%;术前屈光度-6.25D—-9.75D者,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1.7%,≥1.0占65.4%。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测矫正度±0.5D范围内者占84.6%,0.8%的术眼有2级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1.5%术眼角膜有丝状物,1.5%术眼用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5.2%。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稳定性好,预测性强,值得临床应用。但术后应注意护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体植入后发障二期截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人工晶体植入后二期截囊22例(22只眼),随访2-24个月,视力由0.1增至1.0者4例,0.8者2级,0.7及0.4者各1例,由0.12增至1.0者5例,0.9者1例,0.8及0.6者各2例,由0.2增至1.0者1例,0.8者2例,0.6者1例,重点介绍了后囊切开的体会,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并讨论YAG激光截囊的利弊。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确诊为糖尿病的74例9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年限从1至21年不等。术前常规检测血糖,使血溏控制在正常或最低水平。患者行囊外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晶体为6.5~7mm直径单凸型。术后3天裸眼视力1.0以上者8只眼(8.9%),0.5~0.9者57只眼(63.3%),0.1~0.4者16只眼(17.8%),0.1以下者9只眼(10%)。术中并发症主要有虹膜出血和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共2眼(2.2%)。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晶体表面色素沉积(92%);晶体表面渗出膜7眼(8%);术后虹膜后粘连5眼(6%)。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多数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应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术前血糖不能降至正常的患者,术前应用止血药和抗菌素,术后及时抗炎治疗,同样能恢复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德国Keracor116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步分区切削法治疗高度近视。按屈光度分为二组,Ⅰ组:-6.00~-9.75D,233只眼;Ⅱ组:-10.00~-14.00D,55只眼。术后随访1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视力≥0.5者占79.4%,≥1.0者占31.6%(其中Ⅰ组≥0.5者占92.3%,Ⅱ组≥0.5者占58.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术前者占37.1%,小于术前者占6.2%,93.8%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术后1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最重;1年时最轻,87.4%的术眼混浊度为0。术后1年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内者占52.0%,±2.00D内者占80.9%。激素性高眼压占14.9%。结论准分子激光多步分级切削法治疗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较好的方法,对于超高度近视其安全性较高,但预测性略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YAG激光分次、分期治疗复杂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即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方法应用Zeiss产306851—9901型YAG激光对复杂性白内障术后存在的纤维膜、积血块及宽厚的后发障,从低能量1.2~1.4mJ开始,平均1.4~1.7mJ之间,最高能量达2.2mJ。以视轴为中心,分次、分期作松动性、放射性、蚕蚀性及清扫性击射治疗。结果此方法共治疗13例(13眼),并发性白内障8例(8眼),糖尿病性白内障5例(5眼)。2次有效率2例,3次者5例,5次以上者6例,矫正视力0.8者2例,0.4~0.6者6例,0.2~0.3者5例,视力增进100%。结论对于复杂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宽厚的后发障应用YAG激光治疗应分次、分期进行,并根据病情,选择能量和设计击射形状  相似文献   

8.
PRK治疗近视术后2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239只近视眼的术后2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术前近视-1.00~-6.00D(等值球境,下同),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87.1%,≥0.5者占97.0%,剩余屈光度为-0.34±0.39D,95.0%,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Ⅱ组术前近视-6.25~-12.00D,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47.8%,≥0.5者占88.4%,剩余屈光度为-0.77±0.63D,78.2%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结论:PRK治疗-12.00D以下,特别是-6.00D以下近视眼安全有效,预测性及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PRK治疗远视和散光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远视和散光的治疗。应用美国SACN-195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螺旋状旋转式切削治疗远视与往复式切削治疗散光。按屈光度分为二组,Ⅰ组:+200DS-500DS者24眼;Ⅱ组:+525DS-+900DS者22眼。术后随访一年。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视力≥0.5者16眼占64%,≥0.8者10眼占40%,≥1.0者6眼占24%。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术前者6眼占13%;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24例29眼圆锥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并随访0.5-6年,植片透明率达到100%,免疫排斥率为6.3%,术后80%矫正视力≥0.4,其中2眼术后裸眼视力分别为0.8和0.9,矫正视力达1.0。  相似文献   

11.
PRK治疗远视和散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对远视和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SCAN- 195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6 例(46 眼) 远视和散光进行治疗,Ⅰ组为+ 2.00 ~+ 5.00DS有24 眼,Ⅱ组为+ 5.25 ~+9.00DS有22 眼( 伴散光的有25 眼,为+1.25DC~+3.00DC) 。并进行治疗后跟踪观察。结果:术后视力:本组患者术后1 年裸眼视力≥0.5 者35 眼占76% ;≥0.8 者29 眼占63% ;≥1 .0 者19 眼占41 % 。其中伴有散光者25 眼经激光切削后,裸眼视力≥0 .5 者16 眼占64% ;≥0.8 者10 眼占40% ;≥1 .0 者6 眼占24% 。结论:PRK治疗轻、中度远视是安全有效并且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用钻石刀在颞侧角膜周边血管弓中央的透明角膜上,做一深0.30mm、宽1.75mm和内口长3.20mm、外口长3.50mm的梯形角膜隧道切口,对812例(84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和1个月,61.30%和79.05%的术眼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术后早期切口附近角膜变平,视轴中央角膜散光有轻微变化,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8.23%。并发症主要有切口热灼伤(0.40%)、术中后囊膜破裂(1.07%)、晶体脱位(0.12%)、眼内炎(0.12%)和囊样黄斑水肿(0.24%)。结论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便利,手术疗效良好、稳定  相似文献   

13.
过氟化碳液体用于球内异物取出术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燕荣  黎晓新 《眼科研究》1999,17(6):444-445
目的 分析过氟化碳液体在球内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采用扁平部玻璃体节除术,过氟化碳液体注入协助球内异物取出,并分析其术后效果。结果 22例23眼手术全部异物取出,术后未发生视网膜脱离。7眼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网脱离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0.02者21眼(91.3%),〉0.1者16眼(69.6%),〉0.5者6眼(26.1%),〉0.1者2眼(8.7%)。结论 玻璃体切除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两种类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5例(25眼)白内障患者因各种原因后囊膜不完整而术中行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Ⅰ组)及对20例(21眼)术中行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Ⅱ组)的效果进行观察,随访3~48个月,视力在1.0以上的Ⅰ组中有3眼,占12%,0.5~0.8有8眼,占32%,0.1~0.4有13眼,占52%,0.1以下者1眼,占4%;而Ⅱ组中视力在1.0以上者有2眼,占9.5%,0.5~0.8有7眼,占33.3%,0.1~0.4有10眼,占47.6%,0.1以下者2眼,占9.5%。术后并发症Ⅰ组中主要有继发性青光眼。慢性虹膜睫状体炎;Ⅱ组中主要有:1.前房出血,2.继发性青光眼,3.虹膜睫状体炎,4.人工晶体上襻脱位。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只要将脱出的玻璃体处理净,手术技术娴熟,植入两种人工晶体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手术中后囊破裂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术中后囊破裂而继续完成乳化植入人工晶状体的17眼,分析处理方法,观察术后视力,眼前估不和眼底改变。结果 术后1周角膜,虹膜和前部玻璃体的反应分别占88.2%,58.8%,47.1%,经治疗后逐渐消失;术后1月裸眼视力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88.2%,3月视力全部在0.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改良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并与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对比。方法 在显微下,同种材料进行两种手术38眼及80眼。术后1月进行视力与角膜散光的测定。结果 前者术后矫正视力0.5 ̄0.8者15.7%,1.0以上者84.2%,术后散光与术前无显著差异;后者术后矫正视力0.5 ̄0.8者33.8%,1.0以上者62.5%,术后散光与术前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切口手术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7.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近期和中期疗效,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对20例难治性青光眼施行颞上象限前房到赤道部区域的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无晶体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7例,先天性青光眼3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2.8kPa(1kPa=7.5mmHg)者15例,总成功率为75.0%;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55.6%,其它类型青光眼成功率为90.9%。85.0%的患者视力提高或不变;随访6个月以上者12例,总成功率为58.3%;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40.0%,而其它类型青光眼成功率为71.4%。并发症包括短暂性前房出血,术后早期低眼压,引流管内、外口阻塞,引流管接触晶体或角膜,引流管外露,渗出性脉络膜脱离,植入盘脱出。结论尽管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但仍不失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PRK后2—3年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193nm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矫正536例近视、屈光度为-2.25~-15.00D的942眼的疗效,随访2年至3年。术后随访,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1年时,低中度组(≤6.00D)为86.2%、高度组(>6.00D)为69.6%;2年时,分别为84.7%和67.8%;3年时,则分别为92.3%和85.7%。术后裸眼视力≥0.5和≥1.0者:1年时,低中度组为99.3%和87.6%、高度组为96.1%和71.6%;2年时,低中度组为98.9%和86.7%、高度组为95.8%和70.5%;3年时,低中度组为96.8%和88.9%、高度组为100.0%和85.7%。术后的角膜上皮下混浊多为0级和1级,极少或无3级及其以上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角膜上皮下混浊。看来,PRK为目前矫正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Er:YAG激光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探讨应用Er:YAG激光行白内障乳化术,观察其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老年性白内障和1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使用德国生产的蛇牌Er:YAG激光仪行激光乳化白内障手术。其中Ⅱ级核1例,Ⅲ级核3例,Ⅳ级核1例。结果:除先天性白内障一例仅50%使用激光乳化外,其他4例全部用激光乳化完成手术,未发现术中并发症。追踪1年后,术后最好矫正视力0.5~0.8者3例,1.0~1.2者2例。仅1例术后第一天  相似文献   

20.
角膜穿孔的角膜转移植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告了单疱角膜炎、化脓性角膜溃疡及热或化学烧伤继发角膜穿孔166例,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全部病例的角膜穿孔均被修复,并控制了感染。单疱角膜炎组的植片透明率为69.8%,视力恢复至0.05~1.0者为69.8%;化脓性角膜溃疡组透明率为40.0%,视力恢复至0.05以上者为37.5%;热或化学烧伤组透明率为20.0%,视力恢复至0.05~0.6者为30.0%。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植片失败原因与非穿孔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