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连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5-355
笔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式)(EPQ)[1]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双溪乡16个自然村80名初中1~3年级学生施测,其年龄13~15岁,男生平均年龄为14±1岁,女生平均年龄为14±1岁,男女之间无明显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2.
侯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3):413-419
目的:编制适合测量我国初中生学校适应的量表。方法: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和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鉴别度、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初中生学校适应正式量表的题目,并对该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包括7个因子:学习适应、学校态度、情绪适应、集体活动适应、师生关系亲密性、师生关系冲突性和同伴关系,这7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46.750%。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所提取的7个因子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χ~2/df=3.038,REMA=0.046,TLI=0.850,CFI=0.855,NFI=0.798,GFI=0.768),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全部题目以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58、0.898、0.947、0.912、0.881、0.934、0.906、0.886。该量表全部题目的再测信度为0.752,并且该量表各维度以及全部题目的再测信度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评定我国初中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编制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方法:以Maslach的三因素理论(心身衰竭、玩世不恭、低效能感)为基础编制问卷,并在两个样本(n=573)中分别施测,计算问卷的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结果:项目的鉴别度指数在0.301~0.482之间,同质信度系数在0.756~0.890之间,第一个样本(n=266)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16个项目负荷三个主要因素,第二个样本(n=307)做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符合三因素模型。用MBI-SS作效标,与本问卷总分及维度分相关在0.550~0.847之间,其它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结论: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1例惊恐障碍的初中生为例探讨条件性情绪干预法对惊恐障碍干预的有效性,为惊恐障碍的心理干预提供临床借鉴。方法在单个被试的情况下,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运用条件性情绪干预法对来访者进行临床干预。同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来访者的各项指标稳定,惊恐发作次数减少,焦虑水平降低,社会适应性增强。结论运用条件性情绪干预法可对惊恐障碍进行有效干预,降低惊恐焦虑水平,长期训练有彻底治愈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找出信件咨询常见问题的原因,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方法通过对初中生心理咨询信件的整理分析。结果信件咨询作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一种非主流形式,由于其自身的种种缺陷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介从初中生的来询信件中确实反映了一些问题。结论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初中生班级环境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为改善学生班级环境,提高学生的学校适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对596名初中生知觉的班级环境和学校适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班级环境的各个维度与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班级环境可以分为良好型、一般型、问题型三种类型。班级环境类型越好,学生学校适应越好;班级环境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初中生抑郁的现况,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素材。方法分层整群抽取上海市松江区9所初中的1173名初中生,进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施测,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73名初中生中,女生、初一年级、来自农村、单亲家庭的学生抑郁分数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3.196,10.297,4.345,3.808;P<0.001);②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8.3%。其中,女生、初一年级、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发生率偏高,分别为41.6%,47.4%,48.9%,45.7%,49.5%;③性别、年级、成长环境、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状况均是初中生抑郁的影响因素(R2=10.014,F=8.750,P<0.001)。结论初中生抑郁检出率较高,女生、初一年级、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初中生抑郁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曾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02-105
目的 分析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状况,为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方法 结合相关研究,运用自编的《学生学习兴趣调查问卷》对南京市初中3个年级383名学生进行调查,分别从学习兴趣的倾向性、稳定性、广泛性、效能性等4个特征及其学习兴趣的差异与教师、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①初一学生最喜欢的必修课程是外语(占总人数的20%),最不喜欢的必修课程是地理(占总人数的19%);初二最喜欢的必修课程是语文(占总人数的28.6%),最不喜欢的必修课程是外语(占总人数的20%);初三学生最喜欢的必修课程是体育(占总人数的28.0%),最不喜欢的必修课程是政治(占总人数的22.4%);②初中各年级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稳定性较高,认为自己学科兴趣产生在"五年级和五年级以前"占总人数的66.3%,且年级差异不显著(P=0.440);③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广泛,且性别差异不明显(P=0.638),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00);④学校组织与他们最喜欢的课程有关的活动时,能"很积极参加"的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分别占53.0%、52.1%和31.5%;能够"较积极参加"的各年级学生分别占32.0%、35.7%和44.1%;⑤学生最感兴趣学习的学科与最喜欢的教师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00).结论 初中生学习兴趣分化明显,集中形成于小学五年级或者五年级以前,兴趣广泛性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具有很高的效能性;最喜欢的课程与最喜欢的教师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00). 相似文献
9.
目的:编制初中生课堂无聊应对策略问卷并测定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编制问卷条目,以239名初中生为被试进行初测,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1291名初中生为被试进行正式施测,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问卷共24题,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课堂无聊应对策略包括4种方式(KMO=0.84,P0.001):认知指向、行为指向、认知回避和行为回避。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4个因素与理论构想模型拟合较好(χ~2/df=4.41,RMSEA=0.05,GFI=0.93,NFI=0.88,CFI=0.90)。量表4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9~0.77之间。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课堂无聊应对策略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初中生情绪弹性进行干预,并对其影响学校适应的能力进行研究。方法:对某中学情绪弹性水平较低的20名学生进行7次情绪弹性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以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中学生学校适应量表为评估工具,辅导前、后两次对被试进行测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通过干预辅导,实验组在情绪弹性的积极情绪维度及情绪弹性总分上优于对照组(t=2.529,P0.05;t=5.435,P0.001);实验组在学校适应的人际关系和学业适应维度上优于对照组(t=2.129,2.201;P0.05)。结论:通过对情绪弹性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情绪弹性水平,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学校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对自杀态度的多维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学生对自杀的态度。方法 采用选点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 ,应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并对中学生对自杀的态度进行多维度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共完成调查 2 77人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中学生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及安乐死态度上存在差异 ,各组中学生对对自杀态度 4个维度持矛盾或中立态度的人数在 42 %~89%之间。结论 中学生对自杀问题普遍存在认识不足 ;文化背景与性别的差异对中学生的自杀态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