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阿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阿霉素明胶微球(ADM-GMS)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乳化交联法制备阿霉素明胶微球,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影响制备工艺的各因素.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并对阿霉素明胶微球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69.154μm,87.32%的微球粒径分布在50~120μm.微球平均载药量为2.13%,包封率为42.62%.微球体外降解和释药特性满足要求,且37℃下性质稳定.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制得的阿霉素明胶微球有望成为临床用动脉栓塞术治疗癌症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SPG膜乳化法,研究制备载蛋白药物的PEG-PLGA微球的新工艺,并比较PEG-PLGA微球和PLGA微球的载药释药特性的差异.方法 以多种PEG-PLGA为载体材料,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缓释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粒径等为指标,优化载体材料种类、司盘80用量等参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探讨PEG-PLGA微球和PLGA微球的载药释药差异的机制.结果 优化的PEG-PLGA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一,平均粒径(42.89±0.21) μm,包封率和突释率分别为91.40%、16.23%,40 d累积释放率超过90%.结论 PEG-PLGA缓释微球能有效提高载药量、包封率,降低突释率,释药匀速且完全.  相似文献   

3.
三七总皂苷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三七总皂苷壳聚糖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三七总皂苷壳聚糖微球,以粒径分布、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药速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因素对壳聚糖微球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微球的平均粒径为(4.2±0.3)μm,包封率为(28.58±2.76)%(n=3),载药量为(17.15±1.65)%(n=3)。结论通过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的三七总皂苷壳聚糖缓释微球,其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4.
肺靶向阿霉素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肺靶向阿霉素明胶微球(ADM-GMS)并考察其特性。方法采用天然可生物降解的明胶为载体材料,液体石蜡为油相,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阿霉素明胶微球。结果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10.8μm,5-15μm的微球占总数的85.5%,载药量为4.05%,包封率为42.3%,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征,(25±2)℃、RH=60%条件下放置6个月,其稳定性良好。结论微球的粒径、形态、堆密度、流动性、载药量和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能及稳定性等基本符合肺部靶向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锋  李春忠 《医学教育探索》2006,(2):184-187192
以人血清白蛋白为载体材料,精制棉籽油为油相,采用乳化热固法制备了抗癌丝裂霉素C白蛋白微球,对丝裂霉素C白蛋白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药物的体外释药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乳化热固法制备的白蛋白微球平均粒径为500 nm;丝裂霉素C白蛋白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2.98μg/m g,包封率为61.2%,在体外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物降解型尼索地平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尼索地平的PLGA微球,并研究其体内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电镜下观察微球形态,HPLC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累积释药量.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微球的粒径为15.3±3.8μm,载药量为21.16%,包封率为85.40%.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的拟合方程为1-Q=0.7654(1-t/t  相似文献   

7.
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制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W/O乳化-离子交联法制备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考察粒径大小、外观、载药量等理化特性;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2.03±6.9) μm,载药量可达5%, 包封率为56.0%;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与载药量呈正相关,与壳聚糖的交联固化度呈负相关.结论:海藻酸钠可以作为DNA疫苗微球的可生物降解辅料;乳化离子交联法的制备工艺简便,有利于DNA疫苗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海藻酸钠微球是DNA疫苗的一种理想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环磷酰胺聚乳酸微球,并检验微球的体外缓释效果。方法 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工艺,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粒径。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环磷酰胺聚乳酸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性能。结果 微球呈球形,直径为(12.67±3.67)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5.38%和62.5%,累计释放时间为108h,累计释放率为84.07%。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环磷酰胺聚乳酸微球,为制备可生物降解载药微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自行设计合成一种以骨缺损修复为目的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并进行理化性能和体外释放实验。方法复乳法制备mPEG-PLA-NGF缓释微球,并观察其大小形态,用ELISA法测定微球包封率及载药量,用动态透析释药法测定体外释放率。结果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大小较均匀。微球粒径为(74.2±21.3)μm,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7.3±1.8)%和[(2.13±0.24)×10-5]%,体外释放实验中,没有发现突释现象,24 h释放率为27.36%,微球在21 d后释放度达72.34%。结论 mPEG-PLA-NGF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载蛋白药物的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球,并对其形态学性质、载药量、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方法 以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采用SPG膜乳化技术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分别考察初乳匀浆转速、内水相体积、膜挤出压力、外/内水相加盐等因素对微球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优化处方制备的载药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一,平均粒径为(55.51±0.24)μ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7.70%和69.33%,缓释时间达到40 d.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SPG膜乳化法制备BSA-PLGA缓释微球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肝靶向的半乳糖酰化壳聚糖衍生物包复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分别以均匀设计和单因素处方分析优化了该制备工艺,然后在其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力包裹壳聚糖衍生物,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包裹条件,得到壳聚糖衍生物包复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结果: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5-氟尿嘧啶浓度10 μg/ml,w/o体积比1/20,戊二醛加入量1.0 ml/100 mg牛血清白蛋白,固化时间4 h,衍生物包复时包裹时间10 min,衍生物浓度2%,冰醋酸浓度2%.结论:本法简便、易操作,实验设计方案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2.
125I-白蛋白-黄芪多糖毫微粒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液固化方法制备了125I-牛血清白蛋白-黄芪多糖毫微粒,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得粒径为(168±62)nm,小鼠口服毫微粒(148×108Bq/只)后,主要分布在肝、脾、肺中,而心、脑组织中有少量分布。微观放射自显影实验结果表明,毫微粒分布在肝脏的Kufers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中,以及在肺和脾脏的吞噬细胞中。实验数据用3P87程序处理,按血管外给药开放二室模型计算得代谢动力参数,Tmax为2.11h,Cmax为2.43×107Bq,t1/2为9.33h,曲线下面积为3.7×109Bq。  相似文献   

13.
Arsenic Trioxide (As2O3) has been used as atherapeutic agent and poison for more than 2400years .Because of its toxic and side effects ,it wasnot widely used in clinic for a long period. Re-cently ,it was confirmed that arsenic trioxide caninduce cytotoxicity and apoptosis in many cancercell lines . To reduce its toxic and raise its thera-peutic efficacy , we studied the preparation of arse-nic trioxide albumin microspheres ( As2O3-BSA-NS) and verify its release characteristicsin vitro.Ort…  相似文献   

14.
氟尿嘧啶半乳糖化白蛋白微球表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漫反射红光谱(DRIR)、X-射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自制的氟尿嘧啶半乳糖化白蛋白微球(Fu-GBM)表面的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解析结果证实:偶联后,Fu-BM表层的Fu被洗脱,Fu-GBM的表面成功地偶联了半乳糖,表面覆盖率为25.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添加剂对聚乳酸-聚乙二醇酸(PLGA)包裹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的BSA-PLGA微球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BSA-PLGA微球,显微测量微球粒径,以微量BCA法测定微球的蛋白含量并计算包封率,进行体外释放,测定微球的累积释放量。探索添加剂PEG6000、Tween-20、Trehalose对微球粒径、包封率、突释量和累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加入添加剂制备的微球,粒径增大,突释降低,载药量、包封率、累积释放量均有所提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通过加入适当种类和浓度的添加剂,可以得到较高包封率和累积释放量、较小突释、适当载药量和粒径的BSA-PLGA微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表皮生长因子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介导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以增加人乳腺癌SK-BR3细胞对其的摄取.方法:采用超声乳化-化学交联及羧和反应制备EGF偶联白蛋白靶向纳米载体.99mTc通过乙酰双半胱氨酸标记于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研究其稳定性,结合靶基因的特异性,并探讨人乳腺癌SK-BR3细胞对其的摄取及滞留.结果:EGF靶向纳米载体包载99mTc-乙酰双半胱氨酸-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组的摄取率及滞留率均高于正义寡脱氧核苷酸组和无义寡脱氧核苷酸组.同时99mTc-乙酰双半胱氨酸-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使用纳米载体荷载组的摄取率及滞留率均高于未使用纳米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靶向纳米载体能够提高乳腺癌SK-BR3细胞对99mTc-乙酰双半胱氨酸-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的摄取和滞留,能达到更好的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乳液固化方法制备了~(125)I-海藻酸钠-牛血清白蛋白毫微粒,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得粒径为(125±73)nm,小鼠口服毫微粒(148×10~8Bq/只)后,主要分布在肝、脾、肺中,心、脑组织中有少量分布,甲状腺和肌肉中无放射计数,微观放射自显影实验表明,毫微粒分布在肝脏的Kupffers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中,以及在肺和脾脏的吞噬细胞中。实验数据用3P87程序处理,按血管外给药开放二室模型计算得代谢动力参数,T_(max)为2.18h,C_(max)为2.45×10~7Bq,t_1/2为9.42h,AUC为3.9×10~9Bq。  相似文献   

18.
阿霉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载阿霉索人血清白蛋白微球(ADR-HSA-MS),并研究其药剂学性质和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以阿霉索(ADR)、人血清白蛋白(HSA)为材料,采用乳化高温固化法制备ADR-HSA-MS;采用光镜、电镜技术观察ADR-HSA-MS的形态;采用胃蛋白酶消化法、动态透析法分别测定ADR-HSA-MS的载药量,体外释药性质;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ADR-HSA-MS对人肝癌株SMMC-772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 ADR-HSA-MS圆球状,表面较光滑,平均粒径为1.2μm,外观为红色;ADR-HSA-MS表观载药量为2.73%,有效载药量为1.69%,释药呈持续缓慢状态,至5d时,其累积释药分数达50%,最大累积释药分数为65%;ADR-HSA-MS与SMMC-7721人肝癌细胞孵育4d后,对SMMC-7721细胞具明显杀伤作用,在0.3~2.5μg/ml ADR质量浓度范围内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其杀伤曲线与游离ADR接近。结论 采用乳化高温固化法能制备出具缓释性质的载阿霉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栓塞用微球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出 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明胶微球.考查了明胶(10.0~100.0 g/L)、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33~200 g/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3~10.0 g/L)、表面活性剂Span 80(0.5~1.8 g/L)和引发剂过硫酸铵(1.0~5.0 g/L)等各因素对微球粒径、吸水率和弹性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微球的表面形态,并对微球的红外光谱作了分析.结果:制备的微球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随着明胶、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交联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变大,随着表面活性剂、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吸水率随着明胶、交联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增加对吸水率的影响不大;弹性随明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单体、交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表面活性剂、引发剂的关系不大.通过综合考虑粒径、吸水率、弹性各影响因素选择的最后反应条件为明胶10.0 g/L、单体100.0 g/L、交联剂6.7 g/L、表面活性剂0.9 g/L、引发剂3.0 g/L,得到的微球平均粒径约为700.0 μm,吸水率为12.4(g/g),弹性(通过微导管最大粒径)为1 600.0 μm; 红外光谱结果证明单体发生了聚合反应,得到N-[三(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明胶微球.结论:研制出的微球外观圆整、亲水性强、弹性良好,具备用于栓塞治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乳液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微球并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再将其复合于脱细胞基质的小牛松质骨支架,制备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方法: 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复合缓释系统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检测。用动态浸泡的方法来检测BMP-2的体外释放特征,通过体外检测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发生了交联并成功包载了BMP-2,微球平均直径为5.982 μm,表面光滑,且成功负载于小牛松质骨支架,形成了新型的微球/支架药物缓释体系。缓释数据表明,5 mg微球在体外释放21 d,BMP-2逐渐释放,第21天时浓度仍达到(239.1±20.0) mg/L。体外测试表明,该缓释体系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长,促进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实现了BMP 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骨修复部位的持续、缓慢释放,为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