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产患儿对血清心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足月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28例,根据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A组(TBIL:90~200μmol/L)49例、B组(TBIL:201~260μmol/L)57例和C组(TBIL:≥261μmol/L)22例,另选50例足月产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A、B、C 3组患儿间和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血清心肌酶含量。结果:治疗前A、B、C 3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与对照组比均增高,同时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也随之增加,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CK和CK-MB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增高可作为判断心肌损害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5-27
目的:探讨采用传统病理性黄疸和小时胆红素诊断标准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和心肌酶检测结果。方法:对照组选择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患儿,研究组选择采用小时胆红素概念诊断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观察两组患儿入院时和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TB、AST、LDH、CK、CK-MB较入院时均降低(P均<0.05)。入院时研究组TB较对照组低(t=19.48,P<0.05),AST、LDH、CK、CK-MB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B较对照组高(t=14.35,P<0.05),AST、CK及LDH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K-M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时胆红素的概念对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肌酶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新生儿黄疸诊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黄疸病例,按黄疸程度分为3组,轻度黄疸组TBIL≤220.6μmol/L(12.9mg/dl),中度黄疸组220.6μmol/L0.05),重度黄疸组和前两组间LDH、CK有明显差异(P<0.05),AST、CK-MB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尤其是重度黄疸患儿,临床诊治过程中应重视心肌酶测定及心肌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是否会加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损伤从而影响患儿血液中心肌酶的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90例,经检查后分组,将其中13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观察组,余51例生理性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G6PD是否正常再分为观察Ⅰ组79例(G6PD正常)和观察Ⅱ组60例(G6PD缺乏),抽血检测所有患儿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139例患儿的平均血清TBIL含量[(269.7±31.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86.5±19.8)μmol/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AST、LDH、CK、CK-MB等心肌酶的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患儿与观察Ⅰ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Ⅱ组患)LAST、CK、CK-MB、LDH等心肌酶的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Ⅰ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酶升高程度与其黄疸水平呈正相关;G6PD缺乏可增强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96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325.19±35.74)、(34.33±6.03)、(38.61±10.26)、(285.48±36.83)U·L-1,cTnI水平为(0.19±0.13)μg·L-1;治疗后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90.38±36.96)、(18.38±4.65)、(36.38±6.50)、(196.38±40.24)U·L-1,cTnI水平为(0.09±0.06)μg·L-1。对照组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66.34±19.18)、(14.51±5.20)、(24.64±6.71)、(146.27±30.80)U·L-1,cTnI水平为(0.10±0.04)μg·L-1。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CK、CK-MB、AST、LDH、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K、CK-MB、AST、LDH、cTnI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为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窒息新生儿及6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结论:窒息可以造成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升高,心肌酶谱的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诊断价值,其中CK-MB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同时选择20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高损害越明显,而且与早产因素相关。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及肌钙蛋白(cTnI)能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0例HIE患儿作为HIE组,并设100名同期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监测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比较2组新生儿脐血心肌酶谱测定值。结果:HIE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HIE患儿血清AST、α-HBD、LDH、CK-MB的水平均高于中、轻度HIE患儿(P0.01),而中、轻度患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患儿血清AST、LDH、CK、α-HBD、CK-MB的水平较高,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HIE心肌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有助于新生儿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为笔者所在医院46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同期46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胎儿娩出后均进行出生后Apgar评分,测定脐血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血血清AST、LDH、CK、CK-MB、α-HBD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缺氧的客观指标,窒息新生儿心肌酶活性检测可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及严重程度,用于早期诊断治疗,预防病情恶化并改善新生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5例窒息新生儿与18例无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CK-MB/CK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增高,CK-MB与CK-MB/CK早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肌酶、同工酶及其与全酶活性比值定量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G-6-PD缺乏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心肌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损害。方法 30例G—6-PD缺乏症新生儿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显性黄疸消退后)抽血测定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等,部分病人同时作心电图检查,并与15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30例G—6—PD缺乏症患儿心肌酶及同功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尤以CK—MB活性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CK—MB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r=0.487、P<0.01)。治疗前后,高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高未结合肥红素血症可出现心肌损害,与黄道出现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活动性RA患者(活动组)、37例非活动性RA患者(非活动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其中AST、LDH、CK测定采用速率法,CK-MB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①三组患者的血清AST、LDH、CK、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的血清AST、LDH、CK、CK-MB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非活动组的血清AST、L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活动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常伴随有心肌细胞损伤。在RA患者诊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其心肌酶谱,以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培养心肌细胞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立军  臧益民 《医学争鸣》2001,22(3):234-236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方法 将原代培养成活 4d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 4组 ,A组为对照组 ,B,C,D3组分别加入 CGRP1×10 - 9,1× 10 - 8和 1× 10 - 7mol· L- 1 .实验开始后 0 .5 ,1.0 ,1.5及 2 .0 h评定心肌细胞搏动功能 ,观察细胞酶、培养液中电解质变化及形态学变化 .结果  B,C,D组各时点搏动频率均较 A组各时点加快 ,D组在 2 .0 h细胞呈部分或无搏动 ,随剂量递增及作用时间延长 ,细胞形态学略有变化 ,但不明显 .乳酸脱氢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肌酸激酶和 α-羟丁酸脱氢酶释放量、电解质含量及 CO2 含量均未见显著改变 .结论 CGRP在低浓度 (1× 10 - 9,1× 10 - 8mol· L- 1 )时呈正性变时、变力作用 ;高浓度 (大于 1× 10 - 7mol· L- 1 )时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心肌酶的水平,探讨心肌酶判断RA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价值.方法:RA患者42例,其中活动型20例,非活动型22例,20例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同时对受检者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活动性RA患者AST、CK、CK-MB、LD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活动型RA患者AST、CK、CK-MB、LDH显著高于非活动型RA患者(p〈0.01).结论:几种心肌酶对RA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临床可以检测RA患者心肌酶的水平,预防心脏危险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0例正常新生儿、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4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正常组新生儿的CK-MB水平与生理性黄疸组、病理性黄疸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性黄疸组与病理性黄疸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可引起心肌损害,血清CK-MB可作为胆红素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炎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情况,研究低氧血症与心肌酶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9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普通肺炎组(164例)与重症肺炎组(75例)的心肌酶情况,研究低氧血症与心肌酶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组心肌酶血清水平及异常率均比较高,与普通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中不同氧分压(PaO2)各组心肌酶血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PaO2降低,心肌酶出现升高,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与PaO2均呈负相关,其中以CK-MB相关系数(r=-0.692)较高。结论:心肌酶谱对重症肺炎的心肌损伤有较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均于生后48小时内采静脉血3ml,应用日本产Olympus AU-1000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AST、LDH、CK、CK-MB活性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ST、LDH、CK、CK-MB活性测定可作为判断HIE临床分度,评价HIE脑损伤程度,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检测在肺栓塞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肺栓塞病人心肌酶(AST、CK、CK-MB、LD、LD-1、α-HBDH)及肌钙蛋白T(cTnT)结果。结果 58例PE中肌钙蛋白T升高44例(占75.9%)。LDH升高38例(65.5%),AST、α-HBD升高各40例(69.0%);而CK、CK-MB升高10例(17.2%),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与非大面积肺栓塞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改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肺栓塞常伴有心肌细胞损伤,对该类患者应常规行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测定有助于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