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中药复方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恩替卡韦0.5mg/d进行抗HBV治疗,并联合中药复方(由黄芪、云苓、白术、当归、丹参、鳖甲、蚤休、半枝莲、虎杖组成)颗粒剂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学和病毒学应答情况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治疗后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转阴率为85%(17/20)。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中药复方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肯定,可达到控制病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ETV)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各40例,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Child-Pugh评分、HBV DNA标志物及HBVDNA.结果 治疗4周时,ETV组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分别为2.26lgIU/ml、50.0%、30.0%,均分别高于ADV组(0.91lgIU/ml、10.0%、10.0%),P<0.05.在12、24、48周时,ETV组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仍然分别高于ADV组,P<0.05.ETV组24、48周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ADV组(P<0.05).ETV组Child-Pugh分级均明显改善,Child A级患者比例增加,高于ADV组(χ2=17.248,P<0.05),ETV组出现疾病进展的比例低于ADV组(χ2=3.922,P<0.05).48周内两组无耐药发生.结论 ET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强效、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耐药率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的终末期表现,其并发症较多,预后极差,单纯的综合内科治疗并不能阻断患者病情的进展.而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组织持续受损,并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的根本原因.因此当前指南推荐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治疗[1,2].恩替卡韦作为强效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无论对活动性肝炎还是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都显示了控制率高和耐药率低的优势[3-5].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3例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64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A组)和阿德福韦酯(B组)各32例,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HBVDNA标志物及HBVDNA水平、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4周时,A组HBVDNA下降幅度、HBV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分为2.611gIU/mL、46.9%、31.3%,均分别高于B组0.861gIU/mL、9.4%、12.5%,(P〈0.05)。分别比较第12、24、48周情况,A组HBVDNA下降幅度、HBV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同样高于B组对应数据(P〈0.05)。A组24、48周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B组(P〈0.05)。A组Child-Pugh分级均明显改善,ChildA级患者比例增加,高于B组(P〈0.05),A组出现疾病进展的比例低于B组(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2组治疗后比较(P〉0.05)。48周内2组无耐药发生。结论ETV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具有强效、快速抑制HBVDNA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耐受性好,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72周,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病毒学指标等的变化情况,动态监测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淀粉酶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未发展至失代偿期,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值和HBV-DNA定量分别为(110.5±30.2)U/L、(80.6±35.6) U/L、(26.7±12.6) μmol/L和(8.3±3.2)×106copies/ml,治疗后分别为(33.5±16.8)U/L、(29.3±12.8) U/L、(18.2±8.3) μmol/L和(2.6±1.3)×102copies/m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7.26、10.51、4.36、12.67,均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应用恩替卡韦相关的乳酸酸中毒和肾损害发生,也未见血清肌酸激酶或淀粉酶升高现象.结论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选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20,(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到观察组(n=47例)和对照组(n=47例),对照组患者施以护肝、退黄、利尿、补充蛋白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恩替卡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其中无效3例,有效25例,显效1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33/47),其中无效14例,有效19例,显效14例;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施以恩替卡韦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mg/d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水平、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死亡率、HBV-DNA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改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如给予休息、合理饮食,利尿、保肝退黄、血浆蛋白支持、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支持以及预防并发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及24周时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HBV DNA转阴率、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中,HBV DNA定量改善情况不仅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TBIL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B未见明显变化(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长期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2月于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住院诊治的,具有完整3年随访资料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1年、2年、3年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变化,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的变化,合并症的改善,肝癌的发生,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全部112例病人中,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1年、2年、3年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转阴率分别为92.9%、93.8%和95.5%,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分别为26.2%、27.9%和47.5%,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4.5%、6.3%和9.8%。ALB、ALT、CHE、PT、Child-Pugh评分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2年、3年时TBIL显著降低(P〈0.05)。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腹水及腹膜炎等并发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共有8人先后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3年累积肝癌发生率为7.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安全性良好,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减少腹水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可能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9,(23)
目的分析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6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每组33例。所有患者给予保肝、利尿、纠正低蛋白、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白蛋白、肝功能、总胆红素水平和NBV-DNA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肝功能及总胆红素水平都有显著改善,但恩替卡韦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阿德福韦酯组。恩替卡韦组患者HBV-DNA转阴率(93.5%)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77.4%)。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HBV-DNA转阴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BV-DNA、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HBV-DNA、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C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 DNA, ALT、AST、TBiL、ALB, HA、LN、PⅢP、C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指南》2019,(3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9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德福韦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效果;症状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监测值;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监测值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阿德福韦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加速肝功能指标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和肝脾B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门静脉(MPV)、脾静脉(SPV)、脾长度、脾厚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以及肝脾B超指标改善情况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复方肝欣合剂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感染科收治的6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0.5mg的ETV,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肝欣合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HBV-DNA定量水平和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HBV-DNA定量水平和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TV联合复方肝欣合剂可抑制HBV复制,改善肝脏微循环,抗肝纤维化,调节机体免疫,保护肝脏,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指南》2018,(3)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胆碱酯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凝血酶原时间等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水平(1.9±0.8)log 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1.0)log copies/m L,HBV-DNA阴转率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结论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恩替卡韦可发挥显著疗效,促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8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共治疗24周。测定患者肝功能、HBV DNA和血清TGF-β1。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总胆红素、白蛋白均有明显改善( t =6.724、13.306、3.064、4.172、2.924、3.172,均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t=2.469、2.160、3.06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为90%,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为75%,两组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均有明显降低(t=6.842、8.062,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3.178,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明显减少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TGF-β1,减轻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黄招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0):78-79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江西省吉水县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00例.将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将使用胸腺肽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4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丙氨酸氨... 相似文献
18.
常青山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1):990-99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1∶1的比例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对照组50例患者服用恩替卡韦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阴转情况及Child-Pugh评分的改变。结果: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HBV-DNA对数值及肝脏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方面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疗效与恩替卡韦片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阿德福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8周(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失眠、疲倦和肝性脑病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睡眠质量,延缓肝硬化,避免和减少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德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辅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24周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 TBIL)水平和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ALT、AST、TBIL水平和Child-Pug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后12周和24周,2组ALT、AST、TBIL水平和Child-Pugh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加用恩替卡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预防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