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梗塞后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严重心律紊乱 又可分阻滞型缓慢性心律紊乱和快速室性心律紊乱。大多在心肌梗塞后6小时内发生。主要是因为心脏传导系统的关键部位窦房结、房室结的供血动脉闭塞,以致局部缺血、水肿,使电兴奋不能产生和传导,从而出现严重阻滞型缓慢心律失常。此外,梗塞区心肌与正常心肌的交界面存在电势差,  相似文献   

2.
梗塞后心绞痛(PIA),一般是指初始梗塞性胸痛消失后,再次发生的心绞痛。Schu—ster把早期PIA定为伴有一过性ST或T波改变的梗塞后10天内发生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早期PIA发病率为20%到60%。本文就最近PIA的研究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PIA发病原理关于PIA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1.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因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在AMI和不稳定心绞痛起重要作用,粥样斑块溃疡首先导致血栓形成,血栓间歇性碎裂及斑块碎裂能诱发小动脉痉挛或栓塞心肌内小动脉而引起PIA。2.侧支血流减少:Blumgart早就指出,侧支血流中断可能是远端梗塞的原因。发生在某一冠状动脉闭塞使某一区域心肌侧支血流减少。由于梗塞动脉内自发性纤溶而遭到早期再灌注的心肌,有  相似文献   

3.
张澍 《工企医刊》1998,11(2):20-20
我院自1992年至1997年3月首次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患者中,冠脉再通72例,其中10例发生溶栓后再梗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51~70岁,平均62岁。前壁(包括前间壁、前侧壁)6例,下壁(包括下后、下壁合并右室)4例,溶栓开始到再梗塞时间间隔:13~24小时5例,2~28天3例,4个月1例,1年1例。全部是静脉应用UK后冠脉再  相似文献   

4.
李学游 《现代保健》2011,(28):50-51
目的主要对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病理机制进行详细研究,以找到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心肌梗死部位、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病至冠脉再通时间及发病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病率为46.36%,急性心梗溶栓后6h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比率显著高于6—12h者(P〈0.05)。大部分患者心律失常为单纯室早,还有部分患者属于短暂性室速、室颤或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急性心梗溶栓后,患者的胸痛症状会显著缓解,但是溶栓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较大,所以应该持续地观察患者心电图及血压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冠脉再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符合冠脉再通标准将其分为再灌注组(38例)与未灌注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窭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阻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灌注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组梗塞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死亡等心脏性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未灌注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再灌注可缩小梗塞范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紧张不安有用吗?由于心肌梗死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无论谁得了这种病,他和他的家属都会紧张不安。其实,紧张的心情对病人很不利,它可引起心率和血压改变,加重心脏负担,又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方案是用各种办法使病人安静,尽可能避免打扰。  相似文献   

8.
心梗病人出院后常犯有两种毛病,一种是怕,另一种是不在乎。得过心梗的病人总怕再次犯病,加上身体虚弱,一下子适应不了以前的生活,总觉得动一动心慌,走一走气促,什么也不敢做。这时应鼓励病人先室内后室外,先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的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常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发生后第一周应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帮助进行,避免自行用力后增加心肌耗氧量,使梗塞范围进一步扩大,引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第二周可以在床上作四肢运动,第三周后可以在护理人员或家人的帮助下离床站立和在室内缓慢走动。但前提必须是病情稳定,病重者卧床时间要延长。住院4~6周,经治疗病情控制后,可考虑出院。…  相似文献   

10.
田红燕 《医药与保健》2005,13(10):62-63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心梗后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治疗,以防止心梗的再次发生显得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爱军 《家庭医学》2004,(21):54-54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的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常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2.
《长寿》1996,(12)
心理调适 要消除恐惧心理,就是人们所说的害怕想法。因为越恐惧、紧张,应激反应越强烈,体内产生的儿茶酚胺类交感兴奋物质就越多。这只能加重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促使心肌进一步缺血损害,甚至会再梗塞。所以病人应放下包袱,解除精神负担,满怀信心地走出医院,继续家庭治疗。 改掉坏脾气 已经证实,冠心病、心肌梗塞与脾气暴躁的人有不解之缘。A型性格(脾气暴躁)的人  相似文献   

13.
李老师是S市某重点中学高(4)班的班主任,48岁的他事业心极强,很有建树。他所任教的三届毕业班高考本科“上线”学生率都在全校乃至全市名列前矛,因而不少人都称他“拼命三郎”。然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今春他全身心投入这个毕业班的关键时候,却不幸突发心肌梗塞,经住院治疗才脱离危险。出院的那天,内科的陈主任握着他的手,再三叮嘱他回家后要注意休息,放  相似文献   

14.
15.
心理调适 重点是要消除恐惧心理,就是人们说的害怕想法,因为越恐惧、紧张,应激反应越强烈,体内产生的儿茶酚胺类交感兴奋物质就越多。这只能加重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促成心肌进一步缺血损害,甚至会再发生冠状动脉梗塞。所以病人应放下包袱,解除精神负担,满怀信心地走出医院,继续家庭治疗。 改掉坏脾气 已经证实,冠心病、心肌梗死与脾气暴躁  相似文献   

16.
性医学专家调研了81位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1年~2年,小于60岁的男病人,发现其中22.2%的人有阳痿、59.3%的人有明显性欲减退,只有18.6%的人性生活正常。根据调查分析,病人性生活状况的变化,主要是错误地认为性交肯定会引起心肌梗死的复发。另外,一些内科医生顺口嘱咐病人"节制房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只要性生活适当,不会引起心肌梗死的复发。特别是那些恢复好、年纪还不算太大的男性,并不会因心肌梗死而影响正常的性生活。相反,适当的性接触将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精神状况,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远期心肌再梗塞34例与同期初发心肌梗塞442例的一些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示: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吸烟是再梗塞的重要因素,再梗塞者具有心电图改变不典型、易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本刊1996年第2卷第2期发表《浅谈卫生防疫执法后的档案管理》一文后,收到不少来信,商讨综合执法后的档案管理问题,现将我们的有关做法简述如下,愿与同行交流.1 综合资料1.1 办证申请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业前必须先到市(县)卫生防疫站提出申请,填写卫生许可证申请书,内容填写要完整、清晰,特别是法人代表、主要卫生设施不得遗漏,并有主管部门意见和公章.个体经营户如无主管部门(来自外地)不方便盖章者,可用身份证复印件贴于主管部门位置代替.较大单位如食品加工厂、饭店、大型建筑业等,在经预防性卫生监督验收合格后.方可准予办证.  相似文献   

19.
申岳  北安 《健康文摘》2008,(1):22-22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以严重持久的胸痛、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为特征表现。特别是老年患者心梗后侧支循环较差,不仅局部病损严重,而且病变范围广泛,多数老年患者临床症状重,并发症多;此外,老年患者心功能差,恢复比较困难。针对以上情况,对心梗后的老年患者,要以预防并发症为主,力争减轻心脏负担,以减少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方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致死率。以下是防止心梗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21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初发梗塞和再发梗塞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心肌酶学特点,进一步认识初发梗塞与再梗塞的临床特征,初发梗塞的首发症状以心前区缺血性疼痛为主,再梗塞则以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再梗塞的有力预测指标,而吸烟、糖尿病则是初发梗塞和再梗塞的共同危险因素。再梗塞的病死率高于初发梗塞(P<0. 01),但泵衰竭是它们共同的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