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邵阳市5个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自我健康管理现状,为制定脑卒中高危人群社区护理管理的路径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问卷调查120例社区内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自我健康管理现状,内容包括脑卒中危险因素、高危人群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18份,其中脑卒中危险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多者为肥胖达51.7%,其次为血脂异常46.6%、高血压44.1%;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显示,知晓及格率为64.4%;遵医行为较差,仅42.4%的人群进行体育锻炼,44.1%的人群会合理饮食,50%以上的人群能合理用药、按时复诊。结论:社区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脑卒中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改善遵医行为,并发挥主要照顾者的监督作用,以期有效预防脑卒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和分析武汉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选择武汉市硚口区下属M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3092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脑卒中危险因素分布情况,评估出高危人群440例,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观察干预前后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筛查总人群有3092例,其中男1490人,女1602人;高危440例(14.23%),中低危人群2652人(85.7%)。其中男性高危人群265人(17.8%),女性高危人群175人(10.9%),男性较女性多。总体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为:少运动、吸烟、超重、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家族史;男女性别不同,其危险因素分布有所不同,在男性中,前三位的为:少运动、吸烟、高血压病,而女性中前三位的为:少运动、超重、高血脂;其中吸烟、少动、高血压病、超重等危险因素,在男女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后,对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及溶栓的知晓率进行比较:干预后较干预前都大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及溶栓情况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对帮助脑卒中高危人群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方式、治疗原发病、卒中后及时识别并尽快就医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脑卒中健康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脑卒中三级预防健康教育方案对患者健康知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成立脑卒中三级预防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对脑卒中高危患者实施一级预防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发病患者实施二级预防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三级预防健康教育。结果实施脑卒中三级预防健康教育后,提高了脑卒中高危患者及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P0.01),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行为依从性(P0.01)。结论脑卒中三级预防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增强行为依从性,达到了患者主动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预防脑卒中的发病、致残、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区糖尿病预防工作。方法对30例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包括知识宣教以及每月1次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等在内的多种方式,实施个体化、持续的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研究对象就糖尿病预防知识、信念和行为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部分可改变的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控制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并降低可改变的高危因素,进而有效预防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武汉某社区居民中脑卒中高危人群脑血管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武汉某社区居民2726名,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1年后对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筛查发现高危人群378例(14.16%)。经规范健康教育后,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知晓率、预防用药使用率、慢性基础疾病规范药物使用率、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采用脑卒中筛查表可以有效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规律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控制各项危险因素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的防护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探索需要干预的人群特点,为开展脑卒中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1月1~20日,在医院门诊和社区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和居民106人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自设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脑卒中患病危险评价及脑卒中预防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状况评分。结果10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卒中预防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为(46.96-10.07)分,态度的平均得分为(70.71+12.37)分,行为平均得分为(64.29-16.23)分。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有显著关联,与性别、脑卒中患病危险评价得分无显著关联。结论文化程度低、年龄60岁以下、郊区以及缺乏脑卒中防护知识的人群是脑卒中一级预防需要重点干预的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脑卒中预防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中医辨体施养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济南市某社区>40岁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出的2139名高危人群进行全面分析、监测、评估健康危险因素,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中医辨体施养;比较干预前后高危人群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情况,血压、空腹血糖达标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BMI、FBG、SBP、DBP、TC、TG均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空腹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不良生活方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结合辨体施养,能够改善患者相关代谢指标,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脑卒中预防干预,探索社区脑卒中综合防治的途径。方法在我院所辖社区居民中,选取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条件的674例社区居民,经由培训的护士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医学体验,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预防脑卒中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高危人群的体质指数、血压、体重、血糖、血脂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结论在社区建立实施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社区预防,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蒲莉 《现代护理》2008,14(3):299-300
目的通过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脑卒中预防干预,探索社区脑卒中综合防治的途径。方法在我院所辖社区居民中,选取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条件的674例社区居民,经由培训的护士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医学体验,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预防脑卒中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高危人群的体质指数、血压、体重、血糖、血脂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结论在社区建立实施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社区预防,对于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史晓宁  王晴晴  白婷婷 《全科护理》2014,(10):934-935,943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PLPII)、社会支持量表(SSRS)、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CHBMS)等,对270例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总体健康行为水平不佳,均分为132.11分±14.18分,处于一般水平,健康行为各维度得分情况为营养和人际关系得分最高,得分最低的为自我实现和运动锻炼维度。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健康行为水平与文化程度、脑卒中防治知识、健康信念和社会支持情况显著相关,共解释了62.2%的健康行为变异量。[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行为亟待提高,医护人员在制订干预措施的同时,要注重高危人群的文化水平、防治知识、健康信念和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以更好地改善其健康行为,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及其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活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辖区内112例血压在正常高值及血压分级Ⅰ、Ⅱ级患者,干预前后使用区疾病控制中心统一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所暴露的主要卫生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干预管理,随访1.5年,比较干预前、后人群5项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1.5年的社区干预管理,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均P<0.01).接受健康教育率、定期监测血压率干预后有显著提高(P<0.01),定期监测体质量率、咸食摄入率干预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对改善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健康观念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323-2325
目的探讨督导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效果和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玉田镇19例及县城外6个乡镇9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两组患者分为玉田镇观察组、玉田镇对照组、县城外观察组、县城外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有计划的督导式健康教育,玉田镇与县城外的对照组患者均只发放脑卒中相关治疗的健康宣传册。随后记录并评估4组在宣教前后1个月对焦虑状态(采用汉密尔顿 HAMA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 Barthel Index 指数评估)、生活满意度、功能独立性(采用 FIM指数量表评估)、实施前后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并进行比较与总结。结果玉田镇、县城外观察组实施督导式教育后与各自教育前、本地对照组教育后比较,H AMA 评分、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IM指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危险因素发生率均下降,县城外观察组教育后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督导式健康教育可以有助于患者主动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家属对患者的监督性,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再发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对二级预防危险因素知识、控制态度的情况,为保证健康教育质量,开展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卒中危险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危险因素掌握不足,缺血性脑卒中知识、态度、行为不一致,控制力较低.结论: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二级预防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及控制率仍较低,需对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普及二级预防知识,提供规范的健康教育,开展有效脑卒中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血压病及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进行调查。结果252名健康体检者中有44.3%掌握高血压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识;有53.0%认知高血压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的只有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预防措施、危险因素、病因占需求的前3位。结论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大部分未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以提高体检人群的预防意识,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社区人群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基于越秀区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及慢病管理系统,对社区1 58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运用循证护理的"三要素"对其危险因素及预警信号进行分析,制定社区护理干预计划,由经过系统培训的社区护士按计划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随访,开展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效果好,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对疾病管理的满意率从干预前81.77%、78.68%、64.61%、52.24%、51.86%提高到干预后100.00%、89.24%、93.16%、64.30%、92.97%,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病人的饮酒、限盐、限油、体育运动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1);干预期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2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开展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管理,可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疾病管理率,改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血压病及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进行调查.结果 252名健康体检者中有44.3%掌握高血压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识;有53.0%认知高血压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的只有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预防措施、危险因素、病因占需求的前3位.结论 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大部分未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以提高体检人群的预防意识,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血压病及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进行调查。结果252名健康体检者中有44.3%掌握高血压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识;有53.0%认知高血压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的只有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预防措施、危险因素、病因占需求的前3位。结论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大部分未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以提高体检人群的预防意识,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薄传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46-14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159名辖区育龄妇女实施妇科常见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统计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掌握及健康行为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防治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降低生殖道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常红  唐泓源  许彬彬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082-1085
目的了解初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卒中二级预防中对危险因素知识、态度、行为掌握的情况,早期及时对可干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方法对8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住院的初次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卒中危险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初次脑卒中患者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得分属低等水平(10.200±3.140),预防脑卒中危险因素态度得分属中等水平(14.550±3.656),预防脑卒中危险因素健康行为得分属低等水平(8.813±4.282)。结论初次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掌握状况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卒中病房应结合相关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建立脑卒中二级预防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对7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高血压分级管理、定期随访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脑卒中预防知识问卷(stroke-prevention knowledge questionnaire,SPKQ)、健康信念量表(Champion′s health belief model scale,CHBMS)、预防脑卒中健康行为问卷(stroke-prevention behavior questionnaire,SPBQ)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起居及卒中先兆知识、患者的部分健康行为(健康责任、运动锻炼、压力管理)优于干预前(均P0.05);预防脑卒中相关的其他知识、行为及健康信念,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起居及卒中先兆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责任、运动锻炼和压力管理行为,但未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预防脑卒中健康信念。建议运用生态学理论及健康信念模式,进一步完善社区综合干预方案,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的知识、行为和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