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肝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与增强CT和MRI表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肝局灶性病变CEUS与增强CT(CECT)、增强MRI(CEMRI)表现的异同,并分析差异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肝局灶性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共75个病灶,包括肝细胞癌39个,转移性肝癌6个,胆管细胞癌6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个,肝硬化结节5个,肝血管瘤4个,坏死结节4个,其他5个。阅片医师对各时相增强水平、增强类型、有无新发病灶等进行评价。采用Kappa检验评估CEUS与CECT/CEMRI表现及医师阅片结果间的一致性,并分析不一致的影像表现。结果 CEUS与CECT/CEMRI在病灶是否存在确切无增强的坏死或瘢痕区域方面一致性最高(Kappa=0.68);在门静脉期病灶相对于周围肝实质的主要增强水平方面一致性最低(Kappa=0.48)。44.23%(23/52)的恶性病灶及21.74%(5/23)良性病灶的CEUS与CECT/CEMRI表现不完全一致。结论 CEUS与CECT/CEMRI各时相表现一致性较好,差异性表现多集中于恶性病变。病灶影像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对比剂不同及病理组织特征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T1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CEUS增强模式、定量参数与Fuhrman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3例pT1期CCRCC的CEUS图像及相关参数,观察不同分级肿瘤的CEUS增强模式、程度及增强的均匀性以及肿瘤周边环状高增强(PHR);通过时间-强度曲线软件得到定量数值,包括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并与病理Fuhrman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Fuhrman分级的CCRCC的PHR、△P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uhrmanⅠ级肿瘤中PHR检出率相对较高,△PI最低;Ⅳ级肿瘤PHR检出率相对较低,△PI最高.各级肿瘤增强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CEUS增强模式大多表现为"快进"(61/83,73.49%)、"快出"(34/83,40.96%)和"慢出"(37/83,44.58%),不同分级肿瘤造影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1期CCRCC的CEUS特点与Fuhrman分级有一定相关性;CEUS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EUS和MRI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可疑肾实性小结节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行CEUS和MR检查,观察小肾癌的CEUS图像特点,评价CEUS和MRI对小肾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CEUS示假包膜环状增强19例(19/21,90.47%),动脉期同/快进14例(14/21,66.67%),均匀增强14例(14/21,66.67%)。32例患者中,小肾癌21例,CEUS测量的结节大小[(1.95±0.62 cm)]与MRI测量结果[(1.87±0.69)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32,P>0.05)。CEUS诊断小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5.71%(18/21)、81.82%(9/11)、90.00%(18/20)、75.00%(9/12)和84.36%(27/32),MRI为90.48%(19/21)、90.91%(10/11)、95.00%(19/20)、83.33%(10/12)和90.63%(29/32)。结论 CEUS对无症状的小肾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MR检查受限的患者,CEUS是可选择替代的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EUS与CT诊断肾细胞癌(RCC)的价值。方法 对可疑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92例行CEUS和CT增强扫描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计算CEUS及CT增强扫描诊断RCC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CEUS和CT增强扫描在RCC增强程度、增强减退情况及假包膜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及CT增强扫描诊断RC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89%(70/73)、57.14%(8/14)、89.66%(78/87)和78.08%(57/73)、50.00%(7/14)、73.56%(64/87)。结论 CEUS显示RCC低速血流、微循环血供及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均优于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EUS应用Bosniak分级诊断肾囊性病灶的价值,并与增强CT比较。方法 收集同期接受CEUS和增强CT检查的52例患者共68个肾囊性病灶,观察病灶的形态、边壁、分隔、实性结节及血流灌注情况,评价2种方法分级诊断肾囊性病灶的价值。结果 良性组中,25个病灶(25/31,80.65%)CEUS和增强CT均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病灶,内无分隔或伴纤细分隔,分隔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仅3个病灶(3/31,9.68%)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伴多个实性结节,2个病灶(2/31,6.45%)表现为花瓣样增强,分隔不规则增厚,1个病灶(1/31,3.23%)表现为网状增强;恶性组中,32个病灶(32/37,86.49%)CEUS和增强CT均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伴多个实性结节或不规则实性增强区,4个病灶(4/37,10.81%)表现为分隔较厚的多房性囊性病灶,1个病灶(1/37,2.70%)表现为边壁不规则增厚的单房囊性病灶;以Ⅳ级为诊断标准,CEUS和增强CT诊断囊性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57%和70.27%,93.55%和96.77%,79.41%和82.35%。以Ⅲ级及以上为诊断标准,CEUS和增强CT诊断囊性肾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30%和100%,74.19%和 80.65%,86.76% 和91.18%。分隔数目≥3条及分隔厚度≥1.75 mm可作为诊断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最佳诊断界值。结论 CEUS结合Bosniak标准鉴别诊断肾囊性病灶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CEUS和钼钯X线对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接受乳腺肿物切除的患者164例共176个病灶,患者于术前接受乳腺CEUS和钼钯X线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这两种方法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176个肿物中,良性63个,恶性113个。CEUS和钼钯X线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71(Z=4.69,P<0.05)。CEUS和钼钯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64%(156/176)、92.04%(104/113)、82.54%(52/63)和69.32%(122/176)、75.22%(85/113)、58.73%(37/63)。结论 CEUS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小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CEUS诊断肾脏小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肾脏小肿瘤患者的常规超声与CEUS表现,其中38例为小肾癌(SRCC),11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主要观察肿块回声、增强模式、增强程度,与常规超声进行比较,评估CEUS鉴别诊断SRCC与RAML的效能。结果 SRCC与RAML的CEUS增强模式比较,二者弥漫不均匀增强[78.94%(30/38)vs 27.27%(3/11),P=0.003)]、延迟相快退[73.68%(28/38)vs 18.18%(2/11),P=0.001)]、病灶周边环状强化[57.89%(22/38)vs 9.09%(1/11),P=0.006)]3个特征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CEUS诊断SRC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6.84%(33/38),63.63%(7/11),89.18%(33/37),58.33%(7/12)和81.63%(40/49)。结论 CEUS特征可用以诊断肾脏小肿瘤,且对SRCC和RAML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超声造影(CEUS)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病理确诊为ICC 35例患者的42个病灶的常规超声及CEUS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并评价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正确诊断ICC 38个病灶,诊断准确度为90%。(1)18个病灶(43%)常规超声提示周边肝内胆管“蜘蛛征”样增宽。(2)CEUS动脉相表现:a.5个病灶(12%)呈整体均匀性高增强。b.37个病灶(88%)呈整体不均匀性高增强,其中12个病灶(29%)呈环状高增强;6个病灶(14%)呈一过性膨胀性厚环状高增强;19个病灶(45%)呈典型或不典型“鸟巢样”高增强。c.<3 cm的病灶表现多样,其中均匀性高增强、一过性膨胀性厚环状高增强仅见于<3 cm的病灶。d.≥3 cm的病灶呈不均匀高增强,其中典型“鸟巢样”高增强仅见于≥3 cm的病灶。(3)所有病灶均见廓清,<3 cm的病灶多在门脉相廓清而≥3 cm的病灶多在延迟相廓清。结论 CEUS诊断ICC有其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实性结节超声造影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实性结节CEUS增强模式与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谐波CEUS技术,对80例甲状腺患者的82个实性结节进行CEUS,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38个、髓样癌3个,结节性甲状腺肿31个、腺瘤7个、桥本病结节3个。术后行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良恶性结节CEUS增强模式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存在差别(P<0.01),良性结节78.05%(32/41)表现为环状增强,恶性结节92.68%(38/41)表现为不均匀增强。恶性结节的CD34、VEGF、CK19和Ki-67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1)。非均匀增强与CD34、VEGF、CK19呈正相关(r=0.39,P<0.001;r=0.26,P=0.04;r=0.54,P<0.001);环状增强与CD34、CK19、Ki-67呈负相关(r=-0.38,P<0.001;r=-0.59,P<0.001;r=-0.25,P=0.03)。 结论 CEUS和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诊断卵巢纤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EUS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6例卵巢纤维瘤患者的CEUS图像,观察其增强时间、增强水平、造影剂分布及增强水平随时相变化情况,分析CEUS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6例中,2例CEUS中始终未见增强,余44例卵巢纤维瘤开始增强时间明显晚于子宫肌层[(15.87±2.79)s vs (12.01±2.75)s,t=2.87,P<0.05)]。在增强早期,35例(35/44,79.55%)呈低增强,9例(9/44,20.45%)为等或高增强;增强晚期44例(44/44,100%)均呈低增强。33例(33/44,75.00%)卵巢纤维瘤中造影剂分布均匀。CEUS诊断卵巢纤维瘤的符合率为89.13%(41/46)。结论 卵巢纤维瘤具有较为典型的CEUS表现;实时CEUS技术可为卵巢纤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肝脏结节患者的声像图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对30例BCS合并肝脏结节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9例BCS患者肝内结节为肝细胞性肝癌(HCC)结节,结节多单发且直径多大于30 mm,超声造影表现为典型"快进快出"模式.21例为再生结节,结节多发,直径小于30 mm.根据再生结节内部回声、肝内分布情况以及造影模式将结节分为3型.Ⅰ型13例,肝内结节回声均匀,散在分布,超声造影3个时相均为等增强;Ⅱ型6例,结节中央为等回声或高回声,周边为低回声,超声造影动脉相呈中央离心型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始终呈整体高增强;Ⅲ型2例,结节内为等回声或稍高回声,呈聚集状分布于门脉周围,超声造影动脉相呈周边向心型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周边呈环状高增强.Ⅱ型和Ⅲ型均呈"快进慢出"模式.结论 BCS合并不同性质的肝脏结节其声像图及超声造影表现不同,超声对鉴别结节性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肾细胞癌(RCC)及其常见病理亚型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特征。方法 纳入94例RCC(恶性组)及34例肾脏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将恶性组分为肾透明细胞癌(ccRCC)亚组(n=74)和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及肾嫌色细胞癌(cRCC)亚组(n=16);比较良、恶性组及恶性组2亚组病灶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结果 恶性组主要表现为低回声(63/94,67.02%)、快进(84/94,89.36%)、快退(58/94,61.70%)及高增强(68/94,72.34%),良性组主要表现为高回声(20/34,58.82%)、快进(22/34,64.71%)、慢退(16/34,47.06%)及高增强(15/34,44.12%);组间病灶回声、CEUS增强方式、消退方式及增强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内2亚组病灶增强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CC主要表现为高增强(61/74,82.43%),pRCC及cRCC主要表现为低增强(10/16,62.50%)。结论 RCC,尤其ccRCC超声多表现为低回声、快进、快退及高增强;常规超声及CEUS对术前诊断RCC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38例ICC患者,共38个病灶,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后分析病灶增强水平与增强方式。结果ICC病灶直径1.7-9.6cm,平均(5.6±2.2)cm。动脉相增强模式:均匀高增强5个,不均匀高增强10个,均匀低增强1个,不均匀低增强13个,环状增强6个,部分增强2个,均匀等增强1个。门脉相:低增强36个,等增强2个。延迟相:38个均表现低增强。14个病灶在注射造影剂45s内开始消退,22个在45~120S消退,2个在120S后消退。结论ICC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多种增强模式,与病灶大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BCS合并肝局灶性结节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并结合临床病理检查和增强CT及MRI成像等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结果 36例BCS患者中11例合并肝癌结节,25例合并增生结节.其中BCS合并肝癌结节超声造影模式为典型的"快进快出",BCS合并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是多样化的,可分为3型.Ⅰ型增生结节超声造影3个时相与周围肝实质相比均呈等增强;Ⅱ型和Ⅲ型虽然造影特点不同,Ⅱ型动脉相呈离心性增强,Ⅲ型动脉相呈环状向心性增强,但延迟相均较周围肝实质呈等增强或部分高增强.结论 BCS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超声造影表现呈多样化,超声造影对鉴别结节良恶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经病理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共32个病灶同时接受了CEUS和CECT检查.CEUS采用造影剂声诺维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成像技术.CECT采用造影剂优维显和常规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动脉期,肝门部胆管癌在CEUS和CECT上分别有14个(43.8%)和12个(37.5%)病灶表现为高增强,14个(43.8%)和9个(28.1%)等增强,4个(12.5%)和11个(34.4%)低增强(P=0.162);CEUS和CECT分别有3个(9.4%)和2个(6.3%)病灶表现为周边环状高增强,29个(90.6%)和30个(93.8%)为全瘤均匀(11个和9个)或不均匀(18个和21个)增强(P=1.000).门脉期,CEUS和CECT上分别有30个(93.8%)和23个(71.9%)病灶表现为低增强,1个(3.1%)和8个(25.0%)等增强,1个(3.1%)和1个(3.1%)高增强(P=0.046).普通超声、CEUS及CECT判断门静脉浸润准确率分别为84.2%(16/32)、89.5%(17/32)和78.9%(15/32).术前CEUS及CECT作出正确诊断的分别为30例(93.8%)和25例(78.1%)(P=0.12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在CEUS与CECT动脉期表现类似,门脉期CEUS更倾向于表现为低增强.术前CEUS与CECT对肝门胆管癌定性诊断能力相似.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癌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癌(ICC)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 方法 13例ICC患者共13个病灶接受了超声造影检查(CEUS)。CEUS采用造影剂Sono Vue和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对比脉冲序列(CPS)。 结果 动脉期13个(100%)病灶呈不均匀增强。9个(69.2%)病灶为低增强,其中7个在周边见高回声的不规则环状增强。另外4个(30.8%)在动脉期显示为高(n=1)或等增强(n=3)。门静脉期全部病灶呈不均匀低增强,其中6个(46.2%)病灶低增强范围有所扩大。至延迟期全部病灶呈均匀低增强。 结论 ICC在CEUS各时相的增强模式具有特征性,对ICC的定性诊断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并总结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的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6例患者的30个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EUS和CECT图像,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增强时间、动脉期增强模式、增强特点及诊断符合率.增强时间观察始增时间与廓清时间.动脉期的增强模式为1~3级:1...  相似文献   

18.
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小肾癌(SRCC)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比较两种方法 对小肾癌的诊断率、假包膜及坏死灶显示率以及反映病灶血供的能力等.结果 SRCC多为富血供病灶,呈"快进快出、高增强"的造影表现.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正确诊断率更高,能有效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并敏感显示病灶的假包膜及坏死灶.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诊断SRCC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灌注特点,评价CEUS与增强CT对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2个病灶的CEUS与增强CT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52个肾脏占位性病灶中,恶性病灶42个,包括透明细胞癌32个(其中囊性肾癌4个),嫌色细胞癌2个,乳头状细胞癌4个,移行细胞癌4个;良性病灶10个,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个,肾囊肿3个,肾球旁细胞瘤1个。42个恶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及增强CT均以快进快退及高增强为主。10个良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均以慢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而增强CT则均以快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CEUS、增强CT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8.1%、80.0%、86.5%和90.5%、60.0%、82.7%,两种方法诊断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值分别为1.000、0.628、0.780)。结论 CEUS和增强CT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肾脏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炎症型肝细胞腺瘤(inflammatory hepatocellular adenoma,I-HCA)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8例I-HCA患者2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