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肝癌分期对治疗模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将1999-2003年166例肝癌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联合分期记分(the clinic integrated staging score,CIS score)将肝癌患者分为6层,回顾性分析不同治疗模式对生存期的影响,其中单纯中药治疗41例,中药联合化疗或其他非手术治疗90例,未行抗肿瘤治疗仅对症治疗者35例。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建立分期和治疗模式图。结果 166例患者整体中位生存期3.8月(95%CI 2.75-4.85)。CIS 0分患者主要行中药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无水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injection,PEI),二者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24 3);中药治疗联合TACE在记分1和2分患者分别较单独中药治疗有更长的生存期,但CIS 3分患者二种疗法的中位生存期均为2.0月。CIS 4分患者虽然中药治疗和中药联合化疗的中位生存期(1.7和1.8月)较对症治疗的中位生存期长(0.5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例主要接受单纯中药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是2.2月。其中CIS记分1,2,3和4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是7.4,2.2,2.0和1.7月。记分1和3(P=0.005 5)及记分1和4(P=0.003 8)患者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IS记分对肝癌最佳治疗模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为每位患者提供了从治疗中获得最大受益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西医新旧临床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比较原发性肝癌西医新旧临床分期之间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异同,计算肝癌各期各型所致的中位数生存期,进行中位数检验,结果显示西医新旧分期并无明显优劣之分,中医辨证分型基本对应西医的新旧分期。  相似文献   

3.
夏国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5):334-335,338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分析,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综合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方法对可能影响疗效和预后的16项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单、多因素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明显相关的因素为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功能、肝硬化、远处转移和血管癌栓;多因素分析显示的因素为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功能和血管癌栓.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取决于治疗方式、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功能等方面,了解影响预后的因素对临床上选择和治疗病人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肝癌高危人群周期性筛检模式的效益。方法:将筛检史变量应用因子模型中主成分法转化成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然后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综合指标对肝癌病例生存期的影响。结果:3个综合指标均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该筛检模式可以比临床提早发现病例,这些病例如得到及时治疗,其生存期有望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及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7年1月~1998年5月住院原发性肝癌123例,以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并收集可能影响预后的31个因素的资料,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6.22%、26.89%和16.57%。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自费医疗、病理大体类型为巨块型、HBsAG阳性、淋巴转移、远端转移和临床分期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后,HBsAg阳性、淋巴转移、临床分期进入回归模型。结论除淋巴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因素外,非临床因素如HBsAg阳性、自费医疗对原发性肝癌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晚期肝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1999/2003年晚期肝癌(Ⅳ期)133例,回顾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结果:Child-Pugh A,B和C期患者分别为56,51和26例.单结节12例,多结节或巨结节121例.至2004-06死亡123例(92.5%),中位生存期3.1 mo(95%CI 1.97~4.23);IVA和IVB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和1.8 mo,二者无显著差异(P=0.282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态、大小、门静脉癌栓、瘤体浸润程度、血清钠、碱性磷酸酶、Child-Pugh分期、Okuda分期和CLIP记分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仅肿瘤大小(P=0.010)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晚期肝癌预后差,尚无分期系统能给晚期肝癌提供精确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关于修订“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的说明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 ,在我国最早由 1977年的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会会议拟定。2 0余年来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 ,对我国的肝癌防治研究工作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 ,经验的积累 ,亦发现其中的许多不足之处 ,虽曾有几次局部修改 ,但缺乏更广泛的论证。期间国际抗癌联盟 (UICC)亦曾发布原发性肝癌的TNM分期标准。在日本、欧美等国亦有各自的肝癌分期标准。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考虑到UICC的标准需在取得病理检查后方能作…  相似文献   

8.
应用Cox模型对5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31个可能影响的因素中,筛选出临床分期、手术切除、放疗、肿瘤大小、治后AFP改变、临床分型、插管化疗、肿瘤结节数目等8个对肝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据此建立肝癌生存数学模型及预测模型,并对每例患者计算预测值,估计其预后。预测值估计预后与实际预后相比较,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83.8%、92.7%和90.8%。  相似文献   

9.
10.
11.
肝癌肝移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细胞肝癌行肝脏移植的指征、效果及相关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本文收集并分析近年国内外文献,结合我院近6年112例肝癌肝移植病例资料,对肝癌的分期标准及供肝分配原则、大肝癌行肝脏移植的指征、肝癌肝移植患者等待供肝时的处理、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后因子及肝癌患者行肝切除还是行肝脏移植的选择原则等肝癌肝移植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建立与评价适应我国肝癌肝移植的分期标准及手术指征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Epigenetic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new horiz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pigenetic changes refer to stable altera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with no underlying modifications in the genetic sequence itself. It has become clear that not only gene variations but also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may contribute to varied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how epigenetic factors, including genomic DNA methylation, histone modifications, and miRNA regulation, contribute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dissemination,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Additionally, the reversal of dysregulated epigenetic changes has emerged as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and we will summarize the latest epigenetic therapies for HC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11项临床病理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浸润的淋巴细胞量、胃旁淋巴结转移数目、癌组织脉管中有无癌栓、肿瘤大小、c-erbB-2表达、TNM分期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Cox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脉管内是否有癌栓、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细胞浸润量与胃癌的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c-erbB-2表达等与预后无关(P>0.05).但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只有肿瘤的直径、脉管内是否有癌栓、淋巴细胞浸润量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5).结论:肿块的大小、脉管内是否有癌栓及局部淋巴细胞浸润量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从而指导胃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临床观测所得数据,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均衡介入治疗(TACE)和介入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TACE+RFA)两组
之间的混杂因素,评价肝癌病人的疗效。方法以分组变量为因变量,以协变量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肝癌病人
的倾向指数,用倾向指数卡钳匹配法均衡组间的协变量,对匹配后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匹配前两组间不均衡的协变量
在匹配以后达到了均衡。匹配之前,TACE组和TACE+RFA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2.07%、59.08%,2年生存率分别为32.24%、
36.43%,3年生存率分别为16.54%、19.39%;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和1.40年;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生存曲线间无统
计学差异(P>0.05);匹配之后,TACE组和TACE+RFA组的1 年生存率分别为54.39%、62.28%,2 年生存率分别为23.15%、
40.08%,3年生存率分别为10.20%、18.52%,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0和1.50年;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生存曲线之间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33),说明联合治疗组的生存率高于TACE组。结论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能有效降低混杂偏倚,对
肝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做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复旦大学肝癌研宄所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186例接受射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肿瘤直径在≤3cm,肿瘤数目在≤2个。术后1个月行增强磁共振以明确射频毁损疗效,以后定期随访血生化和影像学检查。采用Kaplan-Meier 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1~10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6.00±11.84)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和55%,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29.00±3.68)个月。完全消融毁损率为99.0%。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级是影响总生存 时间的唯一危险因素(P=0.03)。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没有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射频消融对于小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在≤3cm的肿瘤。伴有肝硬化的极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首选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1966~2009年)、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4期)、Embase(199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  相似文献   

17.
小肝癌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肝癌(≤5cm)优化的个体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9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切除组(n=406)和微创治疗组(n=443),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和治疗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切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72.1%,其中262例肿瘤≤3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3.3%,144例肿瘤3—5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0.5%,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6);术后1、2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13.5%、29.9%和39.8%。微创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率为73.8%,其中136例肿瘤≤3cm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4.7%,307例肿瘤3-5cm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2.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5);治疗后1、2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12.6%、28.7%和40.4%。微创治疗组中肿瘤≤3cm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手术切除组中肿瘤≤3cm的患者(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微创治疗组患者(30.8%vs6.1%,P〈0.01)。结论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患者的疗效相当,包含微创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将有助于提高小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cG(polycomb group)相关蛋白RYB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差异表达 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7例HC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RYB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 与HCC临床病理特征、患者5年生存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YBP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 织(P<0.05)。HCC患者RYBP表达水平与HBsAg,AL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tidase,GGT)、III型前胶原、肿瘤 大小、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指标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表明HCC癌组织中RYBP低表达患者 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明显低于RYBP高表达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低龄和RYBP高表达是RFS的保护因素,而GGT、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等指标是RFS的危险因素(P<0.05);RYBP高表达是OS的保护因素,但肿瘤个数,ALT,GGT,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腹膜癌胚抗原(peritoneal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pCEA),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肿瘤大小是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GT、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 结转移和TNM分期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与血清中AFP水平相比,肿瘤组织 中RYBP的表达水平能更好地预测HCC患者的预后。结论:PcG相关蛋白RYBP在HCC组织中表达降低,影响HCC患者 的预后,可能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