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因双眼复性近视散光到我院就诊。裸眼视力右眼0.1,左眼0.12;检影验光右眼8.75DS⌒⌒-1.25DC×10°=0.8-1,左眼4.25DS⌒⌒-1.25DC×165°=0.8;角膜曲率(ORBSCAN)右眼42.6D⌒⌒44.2D×101°,左眼43.1D⌒⌒45.6D×85°;角膜横径右眼为11.6mm,左眼为11.7mm;角膜厚度(ORBSCAN)右眼543μm,左525μm;A超测量右眼551μm,左眼534μm,非接触性眼压计测双眼眼压为右眼2.3kPa,左眼2.0kPa。双眼行LASIK手术,术中使用法国产Moria气动式旋转角膜板层刀、德国Wavelight公司生产的ALLEGRETTO准分子激光系统,顺利完…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5岁。因左眼LASIK术后9年、视力下降8年到我院就诊。患者既往双眼高度近视,1996年在外院行左眼LASIK术,右眼因并发性白内障未行LASIK手术,术后左眼视力0.5,1年后左眼视力开始逐渐下降,2004年4月在外院检查左眼视力为0.03,矫正0.2,角膜地形图检查右眼角膜中央厚度为611μm,屈光度43.84D,角膜前表面屈光度42.4D,后表面屈光度50.8D,最大拟似角膜计值(SimK)43.8D,最小SimK值42.9D;左眼角膜中央厚度为339p.m,屈光度52.87D,角膜前表面屈光度43.0D,后表面屈光度58.3D,最大SimK值53.6D,最小SimK值50.2D。诊断为左眼继发性圆锥角膜,予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治疗。2005年8月来我院就诊,查体:VODFC/30cm,不能矫正,VOS0.06,矫正-16.0 DS=0.3,右眼角膜透明,晶状体核性及后囊下混浊。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男,23岁,因双眼LASIK术后视力下降4a^+,双眼视物重影,渐加重8mo^+,于2004—08至我院就诊,病史无特殊。诉2000—08外院行LASIK近视矫正术,术前近视度数为双眼-8.00DS,余资料不详。术中顺利(角膜瓣厚160μm),术后UCVA:双眼0.5。术后减量使用帕利百(5d,3次,d)和氟米龙(4wk,每周减少1次即4次,d减至1次,d),期间无不适。术后0.5a,自觉眼胀痛伴视力下降,外院查UCVA:右眼:0.4,左眼0.1,均不能矫正;眼压(NCT):41mmHg、38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与原发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形态学差异,为临床诊断及分析继发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199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确诊的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完成期患者13例(20眼)为继发组,随机选取相同时期某一时间段内确诊的原发圆锥角膜完成期患者18例(25眼)为原发组.原发组与继发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18.9±2.8)岁(15~28岁)和(24.3±9.1)岁(19~48岁);眼轴平均长度分别为(25.39±1.33)mm(23.3~27.8 mm)和(27.09±2.43)mm(25.3~30.1 mm)(t=3.942,P<0.01).对2组患者的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主要比较2组角膜最溥点位置,角膜前表面最大模拟曲率(Kmax),角膜模拟散光度,角膜中央3 mm区平均曲率及3 mm区散光度,角膜前、后表面距最佳拟合球面距离(Diff值),角膜后表面形态等.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原发组角膜最薄点在4个象限的分布为颞下18眼(72%)、颞上4眼(16%)、鼻下1眼(4%)和鼻上2眼(8%),继发组为颞下8眼(40%)、颞上4眼(20%)、鼻下4眼(20%)、鼻上4眼(20%).原发组和继发组角膜模拟散光度分别为(5.85±3.26)D和(3.95±2.51)D(t=-2.142,P<0.05);3 mm区散光度分别为(4.12±2.11)D和(2.82±1.50)D(t=-2.187,P<0.05);2组患者后表面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圆锥角膜地形图形态较原发圆锥角膜相对规则,角膜散光度小.角膜最薄点分布均匀且靠近角膜中央,提示角膜中央过多切削可能是继发圆锥角膜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发生单眼继发性圆锥角膜1例,探讨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通过病例报告的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情况,分析继发性圆锥角膜发生的原因和有效处理方法。结果:1例30岁女性患者行术前检查未发现任何早期圆锥角膜倾向,行常规LASIK7a后视力下降,角膜地形图示左眼角膜曲率明显增大,局部隆起。配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e,RGPCL)后矫正视力达0.8。结论:详细的术前筛查,术中角膜瓣制作良好和预留足够厚基质床厚度,以及术后的定期随访是预防继发性圆锥角膜的重要措施,在发现圆锥角膜后,及时正确处理对于恢复患者的视力及延缓病程进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继发性圆锥角膜是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散光增加、屈光回退、暗视力问题、角膜地形图异常、角膜前凸、进行性的角膜变薄等,本文就其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女性20岁患者双眼开角型青光眼,右眼小梁切除术后2个月眼球按摩,术后25个月视力下降,诊断为圆锥角膜。减少按摩频次和力量,随访9个月,眼压正常,圆锥角膜无进展。(眼科,2023,32:64-65)  相似文献   

8.
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回顾分析了近视LASIK术后随访 1年以上的病例 16 11人 ,32 10只眼。术后形成继发性圆锥角膜的 5人 6只眼 ,占0 18%。形成圆锥角膜的时间为术后 8~ 36月 ,平均 2 2 3± 10 6月。预测 6眼LASIK术后角膜瓣下所保留的基质床厚度分别为16 0 μm、 16 2 μm、 15 9μm、 2 32 μm、 2 0 6 μm及 2 86 μm。结论 :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与角膜瓣下保留基质厚度过薄有关 ,也可能与患者的角膜组织存在生物力学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后圆锥角膜1例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医院凌运兰,陈家祺角膜后圆锥是角膜后表面向前凸,1930年由Butler首次报导[1].国内湖南杜岱雪82年曾报告1例Kayer-Fleicher角膜环合并局限性后圆锥角膜[2]。于92年2月我们在门诊遇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LASIK术后5年角膜瓣移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 男 24岁于2007y2mon10d被人用拳头击伤左眼后,眼痛、流泪、异物感,视物不清明显,立即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在门诊处理EASIK术后角膜异物40余例,其中接受较好随访的30例。因其EASIK术后角膜的特殊性,故与一般角膜异物的取出有不同之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后继发圆锥角膜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立信  胡隆基 《眼科研究》1999,17(6):466-468
目的 对4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继发圆锥角膜进行病因分析。方法 为4眼重度近视患者行常规LASIK治疗,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确诊圆锥角膜,对手术前皇检查的各项数值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眼LASIK术后患者激光切削后剩余角膜基质厚度均大于200um,眼压正常,术后7个月~1年半发生圆锥角膜,其中1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虽然LASIK术后保留角膜常规厚度,眼压正常,  相似文献   

14.
刘银  江文珊 《眼科》2022,31(4):321-322
一例23岁男性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LASIK手术后未按规律用药,且有长期较大强度紫外线暴露史,诊断为飞秒激光辅助LASIK术后Haze,随予糖皮质激素点眼治疗,但效果欠佳。(眼科,2022,31:321-322)  相似文献   

15.
LASIK术后半年角膜瓣移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0岁。2001年10月19日曾于我院行双眼准分子激光辅助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前屈光度:右-1.75 D,左-1.25 D,术后2 w屈光度两眼均为+0.25 D。自述10m前被汽车摇柄从颞侧斜行向下击伤右眼致视物不清,渐进性加重。查视力右眼0.04,角膜瓣蒂于12点处撕脱,颞侧7:00~12:00发生错位,最宽处达约3 mm,呈灰白色混浊,皱褶呈波纹状自颞下斜行向鼻上并跨越瞳孔区,验光及角膜地形图均不能测出结果。眼底大致正常,眼压12mmHg,2003年1月13日于我院行角膜瓣复位术。术中首先清除创口附近的上皮细胞,将角膜瓣掀开,低渗盐水层间冲洗,见角膜瓣明显水肿,皱褶较前减轻,瓣复位。因患者病程较长,角膜瓣生长牢固,术中困难较大。术后7d矫正视力达  相似文献   

16.
LASIK术后角膜瓣翻转移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2 4岁。因右眼被手指戳伤 ,眼痛、流泪、视物不清 1小时于 2 0 0 1年 12月 2 6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双眼因近视于 2 0 0 1年 10月 5日在某院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视力右 0 .0 8(- 5 .0 0 DS=0 .6 ) ,角膜瓣厚度 15 0 μm,术后视力 0 .8,托百士及艾弗龙眼水点眼半月。本次就诊全身体检无异常。眼部检查 :右 0 .2 ,屈光度数 - 5 .0 0 DS  +3.0 0 DC× 10 0°。右眼结膜充血 ,角膜瓣水肿 ,4~ 6点钟方位角膜瓣向中央基质床翻转约 2 m m,瓣周裂开 ,前房及瞳孔均正常 ;B超检查示玻璃体及视网膜正常。于就诊当日行右眼角…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  3 0岁 因双眼高度近视于 2 0 0 0年 6月 13日行双眼LASIK术。术前常规检查未见眼部异常。屈光度 :右眼 -10 0 0DS ((-2 5 0DC× 90° =0 5 ;左眼 -8 0 0DS ((-3 0 0DC× 165° =0 6。手术顺利。术后第 1天 ,右眼畏光、流泪 ,中度睫状充血 ,角膜瓣不平。左眼角膜瓣复位良好 ,无不适感觉。给予右眼角膜瓣复位 ,戴眼罩。左眼常规点 0 1%艾氟龙。术后第 2天 ,右眼角膜瓣复位良好 ,瞳孔下缘角膜瓣下可见白色类脂质沉积。给予环丙沙星眼水点眼。术后 1周 ,角膜瓣下类脂质吸收 ,给予艾氟龙眼水点右眼 ,2 /日。 6月 2 7日 ,…  相似文献   

18.
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中心自 1996年开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来 ,2例患者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 ,现报告如下。例 1 男  2 5岁 因右眼视力下降 ,于 1997年 2月 2 5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患者双眼近视 ,右眼 -13 0 0DS((-1 2 5DC× 10° ,眼轴长 2 9mm ,左眼 -11 5 0DS ((-3 0 0DC× 160° ,眼轴长 2 9mm。半年前在我中心于表麻下行双眼LASIK术 ,手术顺利。术后半个月视力恢复达术前矫正视力。右眼眼前手动 ,前房及晶状体正常 ,玻璃体混浊 ;子午线 11∶0 0~ 4∶0 0方位视网膜呈青灰色隆起 (约 10D) ,波及黄斑 ,12∶0 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的效果.方法 对6例LASIK术后确诊为继发圆锥角膜的患者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选用直径7~7.5mm植片,与植床等大.术后随访1~5年,观察和评价其疗效.结果 本研究6例患者LASIK术前角膜厚度平均为394.9μm.术后圆锥发生时间(13±3.4)个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平均为504.7μm,视力明显增进,随访期内未见圆锥角膜复发.讨论我们建议,进行LASIK对术中切削时,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不应小于270μm,角膜总厚度不应小于400μm.对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植床直径与角膜植片等大,术后再选择性拆除缝线,将有助于降低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和圆锥复发,减少手术源性散光,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规律。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法选择圆锥角膜50眼和年龄相匹配的预行LASIK手术的50眼;测量LASIK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值,并与圆锥角膜患者相应的角膜参数进行比较。对LASIK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圆锥角膜的生物力学数据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各时间点差异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2组之间的差异行u检验。结果LASIK术前CH[(10.25±2.44)mmHg]及CRF[(10.97±2.33)mmHg]明显高于术后1周[(7.84±1.25)mmHg、(7.47±1.13)mmHg]及术后6个月[(8.33±1.16)mmHg、(8.18±1.33)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角膜生物力学值较术后1周时有回升;圆锥角膜患者的CH[(7.19±1.35)mmHg]、CRF[(7.15±1.46)mmHg]与LASIK患者术后1周角膜CH、CR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05,P<0.01)。结论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CH、CRF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提示早期角膜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