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晓东 《国际眼科杂志》2013,12(7):1362-1364
目的:探讨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术后接受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包括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42例不接受双眼视训练。对比两组训练前后的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及最终眼位情况。 结果:双眼视觉训练后治疗组立体视功能评价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融合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最终眼位正位率更高(P<0.05)。 结论: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可以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融合及远期眼位正位率,为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影响。方法 83例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术后接受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包括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42例不接受双眼视训练。对比两组训练前后的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及最终眼位情况。结果 双眼视觉训练后治疗组立体视功能评价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融合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最终眼位正位率更高P<0.05。结论 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可以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融合及远期眼位正位率,为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度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树锋  王建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07-2410
目的:比较单眼外直肌后退术与单眼小量外直肌后退联合小量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小度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对73例小度数(斜视度-15~-30PD)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眼外直肌后退术,B组行单眼小量外直肌后退联合小量内直肌缩短术。术后随访6mo,对两组的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远近立体视功能)分别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欠矫及过矫发生率;比较年龄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间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6mo,眼位正位率,B组明显高于A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双眼同时视:两组同时视功能均基本恢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双眼融合功能,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B组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年龄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间差异:4~12岁组双眼融合功能,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高于13~30岁组,两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眼小量外直肌后退联合小量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小度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位正位率、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均优于单眼外直肌后退术;早期手术更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9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术式、斜视类型、融合功能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96例随访6月-3年,正位77例(80.21%), 外斜18例(18.75%),内斜1例(1.04%),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术式、斜视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机能有关(p<0.05)。结论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影响较大,早期手术及同视机训练可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及维持术后眼位稳定的作用。

方法:收集2010-01/2015-12在我院行斜视手术的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42例,按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治疗组(术后采用DV-100诊疗系统的三级视功能训练光盘针对双眼情况行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光盘训练)和对照组(术后未行干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mo,1a的斜视度数和双眼视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和眼位情况的差异。

结果:术后6mo,1a,治疗组的眼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mo,1a,治疗组的三级视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通过手术获得眼位正位后,其双眼视功能可有一定程度恢复。术后通过视知觉学习,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双眼视觉的恢复和重建,从而获得立体视觉,可以更好地稳定眼位,有利于减少术后眼位回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病人的手术疗效,分析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客观定量诊断技术在间歇性外斜视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病人不同年龄段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50例1~7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运用“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客观定量诊断技术”进行斜视角度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比对临床资料与随访信息,分析术后不同时期各年龄组间的正位率,及术后半年及1年双眼视功能的获得比率有无差异。结果不同年龄组间之间、术后不同时期正位率无显著差异。将4—7岁患儿按年龄分为4组,各组间术后1年融合功能的获得比率有差异,4岁组的获得比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增长存在显著下降趋势(P〈0.01)。结论“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客观定量诊断技术”,对婴幼儿间歇性外斜视病人,也可以获得斜视度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在获得准确的斜视角的基础上,婴幼儿期的间歇性斜视手术可以获得与大龄儿童一样的正位率。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病人,越早手术获得双眼同时视功能和融合功能的机会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间歇性外斜视术前双眼视功能状态和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与恢复,分析双眼视功能对术后眼位正位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47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近立体视、双眼同时视、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的变化,分析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双眼视功能的缺陷和术后的恢复重建,并对两者进行对比,观察双眼视功能的存在、恢复和重建对术后维护眼位正位的作用。
  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双眼视功能不同程度受到破坏,远立体视破坏最早、最多;术后各项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恢复和重建,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存在或部分存在双眼视功能的患者相比其丧失者术后正位率明显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对维持眼位正位很重要。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对远立体视功能破坏发生最早,术后双眼视功能均有明显的恢复和重建,术前相对好的双眼视功能可使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增加术后眼位正位率,甚至达到功能性治愈。选择以远立体视破坏为手术时机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5年12月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9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三棱镜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同视机常规三级功能检查、线状镜不同检查距离(6 m及33 cm)双眼视觉功能检查,以及Titmus立体图立体视觉检查。手术方法:斜视度在25△以下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25△~75△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75△以上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进行同视机训练,随访6~48月,平均24月。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有融合功能者,术后正位率较高;无融合功能者正位率较低。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越高。术后同视机训练可提高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结论间歇性外斜术前融合功能的有无对术后眼位影响较大,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术后同视机训练对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8~25岁5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双眼矫正视力≥0.8,斜视角度为40△~60△(三棱镜遮盖去遮盖及交替遮盖法)、25°~30°(角膜映光法),其中31例(男18例,女13例)为恒定性外斜视,21例(男10例,女11例)为存在间歇期的外斜视.均采用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方式,术后恢复正位.术前及术后7 d、术后6个月应用同视机检查患者远立体视觉和双眼远融合范围;应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觉.应用SAS系统广义线性数据分析模型分析两种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差异.结果 术前近立体视和远融合范围间歇性外斜明显优于恒定性外斜,术后7 d有明显改善(均为P<0.05);而远立体视2种斜视间差异不显著,术后7 d改善不明显(均为P>0.05);术后6个月双眼视功能均明显优于术前和术后7 d(均为P<0.05),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对双眼视功能影响有差异,而斜视矫正术是矫正双眼视觉的有效手段,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以提高患者斜视术后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4/2016-04我院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108例,其中45例术后未予以双眼视觉功能训练作为对照组,63例术后采用TSJ-IV型同视机训练软件进行双眼视觉训练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后双眼视觉功能重建及眼位回退情况。

结果:术前两组患儿双眼视功能、斜视度数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观察组三级视功能显著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同时视、视觉融合及立体视患儿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黄斑立体视及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无立体视患儿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观察组斜视度数≤30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回访,观察组眼位回退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配合同视机双眼视觉训练可促进双眼视觉功能重建,改善斜视度数,同时还可避免术后眼位回退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量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斜视类型、融合功能、有无同视机训练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 86例随防时间为术后1周、8周和1年,正位68例(79.07%),轻度欠矫或过矫14例(16.28%),明显欠矫或过矫4例(4.65%),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斜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功能有关(P〈0.05),手术后进行了同视机训练,对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早期手术及术后同视机训练,可获得双眼单视功能,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手术前后变化,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5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手术时年龄≤5岁、5~9岁和≥9岁分为A、B、C三组,再根据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及远或近立体视分组,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手术前后眼位、双眼视功能变化,以及手术前后融合功能变化、远或近立体视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77.8%、B组91.7%、C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率A组88.9%、B组87.5%、C组5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组术后正位率优于A组,但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却A组优于B组.术前具有融合点及融合范围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率高.近立体视丧失、远立体视保存者术后远立体视锐度恢复好,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由远立体视开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应根据病人眼位、年龄、融合状态及立体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与发病年龄、斜视度、手术年龄及术前融合功能有无关系.方法 对119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斜视度,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术后检查眼位及融合功能和双眼视觉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年龄较早,术前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眼位更稳定.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应根据融合功能及双服单视功能的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以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重建和巩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双眼单视功能与发病年龄、斜视度、手术年龄及术前融合功能有无关系.方法 对119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斜视度,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术后检查眼位及融合功能和双眼视觉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年龄较早,术前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眼位更稳定.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应根据融合功能及双服单视功能的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以利用双眼单视功能的重建和巩固.  相似文献   

15.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重建三级视功能的作用。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斜视术后训练组采用双眼视功能训练软件进行三级视功能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训练。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wk及术后12mo进行三级视功能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比较两组术后12mo的眼位回退率。结果:训练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术后12mo训练组三级视功能形成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mo训练组眼位回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恢复与重建三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回退率。  相似文献   

16.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术后部分患者斜视回退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120例患者的术后一天眼位、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与远期眼位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斜视回退的可能因素.结果 120例随访平均25.34个月(12~50个月).眼位:正位90例(75%),外斜29例(24.17%),内斜1例(0.83%);术后远期眼位只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有关,而与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均无关.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眼位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有明显相关性,术后一天过矫和术前有双眼同时视功能者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眼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年龄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6-01/2018-01在我科住院行斜视矫正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72例,其中男95例,女77例,年龄3~32岁(平均11.4±1.5)岁。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均为基本型。根据手术年龄分为两组:≤9岁组(90例)和>9岁组(82例)。术前和术后1、7d,1、3mo,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Titmus检查近立体视。结果:≤9岁组患者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融合范围、远立体视、近立体视随术后时间的增长恢复效果优于>9岁组患者(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建议在9岁前手术治疗,尽早手术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更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18.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间歇性外斜视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07例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按年龄、术式、斜视类型、融合功能、非自主性辐辏功能强弱分组观察其疗效。随访2~10年,平均2.8年。结果 107例眼位:正位85例(79.44%),外斜14例(13.88%),内斜8例(7.48%);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术式、斜视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有无融合功能有关,井与非自主性辐辏的强弱有关(P<0.01);非自主性辐辏功能较差或术前无融合功能者眼位回退率较高(P<0.05);眼位过矫率与上述诸因素无关。双眼视功能: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越高(P<0.01)。A-V征全部消失。结论术前融合功能和辐辏功能对术后眼位有较大影响,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效果。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9-06/2020-12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患者60例120眼,根据家属和患者的意愿,分别将术后配戴角膜塑形镜和单焦框架眼镜的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B组30例60眼),随访时间6mo。分别于术前、术后6mo观察两组患者的同视机三级视功能、Titmus近立体视功能。

结果:术前,A组与B组各观察指标均无差异(P>0.05)。术后6mo,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得到矫正的同时,双眼视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A组在融合范围、近立体视功能方面均优于B组(P<0.05),两组同时视、同视机立体视功能均无差异(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改善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近视患者术后的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