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随访研究(综述)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老年期(或老年)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内含较广,既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之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严格而狭义的老年抑郁症是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和分类系统,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与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I CD-10,1992),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1994)和我国的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1994)均未将老年抑郁症列为独立诊断类别.然而就发病年龄、临床相、病程和转归与一般抑郁症又确有诸多不同.因此,有人认为老年抑郁症可能就是抑郁症的一个特殊亚型,尚无定论(1).目前我国已迈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老年抑郁症是一个仅次于老年痴呆的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是我们今后需要面临一个新课题和挑战,应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和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51名首次发作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首发抑郁组)以及45名非首次发作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复发抑郁组)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结果首发老年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数、负性生活事件总值、家庭有关问题得分、社交及其他问题得分明显高于复发老年抑郁组。工作学习问题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有关,而与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3.
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98名老年抑郁症恢复期患者(抑郁组)以及正常社区老年人(对照组)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童表(GDS)生活事件量表评定。结果 抑郁组精神病家族史、现忠躯体痰病、脑血管病得分高于对照组。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数、负性事件总值及家庭有关问题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与老年期抑郁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老年期抑郁症临床特征。方法  5 0例脑卒中后抑郁与 5 0例老年期抑郁症进行年龄、性别配对 ,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定 ,分析两组受检两个量表不同因子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受检者在日夜变化、迟缓程度、睡眠障碍、精神焦虑及躯体焦虑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具有脑器质性疾病特点 ,与老年期抑郁症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老年期抑郁障碍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心理治疗是其重要的干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检索文献,根据心理治疗的应用范围及文献证据级别,分别阐述了认知行为治疗、问题解决取向的心理治疗、怀旧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四种常用心理治疗手段对老年抑郁患者的疗效。文献结果显示上述四种心理治疗手段均可改善老年人抑郁症状。本文同时探讨了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策略,认为在对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注意筛查治疗对象,选择恰当治疗方案,整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喜普妙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4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喜普妙组(32例)和阿米替林组(32例),分别给予喜普妙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喜普妙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副反应轻微。结论喜普妙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效果肯定且副反应少,特别适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7.
米安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安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首次发病年龄≥65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米安色林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安色林与阿米替林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米安色林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米安色林适合于治疗老年抑郁症病人,疗效好,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社区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两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疾病过程和转归;动态观察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变化和情绪改变。方法:以1997年患病率调查时确诊的40例痴呆和25例抑郁症病人以及1528名非病例老人作为随访对象。使用随访问卷进行访谈,诊断流程和标准同1997年。结果:40例痴呆中死亡17例,其标准化死亡比(SMR)为3.42。在23例存活的病人中,8例加重,13例病情不变,1例病情波动,1例诊断为“假性痴呆”;25例老年抑郁症中40%仍为抑郁病例,40%痊愈,20%死亡(其中1例发展为痴呆);非病例老人97年简短心理状况检查(MMSE)低分值组发生痴呆的比率高于97年MMSE分值正常组,97年GDS高分组发生抑郁的比率高于97年整体恶化量表(GDS)分值正常组。结论: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预后差,死亡率高,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损害与痴呆和抑郁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抑郁情绪影响老人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离退休老干部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以期为抑郁症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老年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20例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数据。结果住院离退休老干部抑郁总的发生率为34.5%,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为31.4%,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3.2%。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老年抑郁症与婚姻、子女关心、业余爱好、受教育程度、躯体疾病、健康自评、继续工作、日常锻炼有关(P<0.05)。结论注意观察离退休老人的情绪变化,从躯体、心理、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在安徽省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及痴呆症队列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eriatric Mental State Schedule,GMS)对≥65岁的老年人(n=1757)进行了访谈,抑郁症由与GMS相配套的计算机诊断系统(Automated GeriatricExamination for Computer Assisted Taxonomy,AGECAT)进行诊断。使用标化率进行城乡患病率的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城市社区667人,农村社区1090人;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0%(95%CI:1.64%~5.57%)和6.24%(95%CI:4.67%~7.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居、担心子女、自评生活一般、与朋友交流(每月1次)和负性事件数(≥2件,近两年)是城市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如独居OR(95%CI):8.63(1.76~42.45),均P0.05];担心子女、自评健康一般、有宗教信仰、从不与亲人交流、与邻居交流和负性事件数(≥2件,近两年)是农村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如担心子女OR(95%CI):2.90(1.34~6.27),均P0.05]。结论:农村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高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相关因素多于城市社区;担心子女和近两年负性事件发生数量(≥2)是城乡社区老人患抑郁症的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万拉法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万拉法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42例老年期抑郁症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给予万拉法新治疗6周,对照组(21例)给予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副反应轻微。结论: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效果肯定且副反应少,特别适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2.
心理干预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合并一般支持治疗(3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支持治疗(33例),疗程8周。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4、6、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用HAMD和HAMA的减分率判定疗效;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末评定护士观察量表(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和抑郁4项因子分;用NOSIE中的4个因子分评定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24例(72.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例(51.52%)。NOSIE评定显示研究组社会功能的改善、社会兴趣的提高及抑郁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疗程,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lock基因与大学生抑郁症、原发性失眠的关联。方法: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88例(其中抑郁睡眠障碍65例)大学生抑郁症患者、55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和110名大学生正常对照进行clock基因rs3817444位点分型,比较三组间该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rs3817444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失眠组rs381744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rs3817444多态性三种基因型C/C、A/C、A/A抑郁症和原发性失眠大学生的临床资料比较,显示各项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lock基因rs3817444多态性可能与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无关联,但与大学生原发性失眠可能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学特征。方法以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为工具,对199名青年抑郁症和218名老年抑郁症进行测试。结果在SDS的20个项目中青年组和老年组间有12个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6.27~-8.29,P<0.001 or 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在项目得分≥3的人数百分比上,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的项目有9个(χ2=58.64~6.92,P<0.01)。在因子分析中,取特征值大于1,青年组和老年组各获6个因子,各自解释累积总变异的61.16%和60.91%,各因子的构成则不相同。结论青年期和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5.
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四版(DSM-IV)的诊断标准,把7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单纯抑郁症组(抑郁症组,N=44)及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组(共病组N=34)。对所有对象评定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老年抑郁量表(G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能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结果抑郁症组与共病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居住情况、家族史、民族、发病诱因和受教育年限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S总分(14.0±1.2/12.1±2.0,t=4.92)、HAMD(38.1±4.0/33.4±4.7,t=4.35)和HAMA总分(22.6±5.5/11.7±2.7,t=10.93)及其因子分、HAMD第3项(自杀)条目分、SF-36躯体功能(79.2±13.6/69.1±13.6,t=3.25)、社交功能(70.0±21.2/50.0±22.5,t=4.02)评分共病组均高于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重、自杀风险大、生活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16.
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和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关系。方法以GMS-AGECAT与MDS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基线调查时确定的非抑郁老年人进行队列研究。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数据。结果随着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数增加,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增高,两者有密切相关(r=0.96,P<0.01)。χ2检验表明,健康恶化、经济困难、难过事情、亲友冲突、恐怖经历发生与否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关系达显著性水平(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经济困难(RR=1.82)、亲友冲突(RR=5.18)对老年抑郁症发病率有显著性影响(P<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密切相关,经济困难、亲友冲突是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学特征.方法 以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为工具,对199名青年抑郁症和218名老年抑郁症进行测试.结果 在SDS的20个项目中青年组和老年组间有12个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6.27~-8.29,P<0.001or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在项目得分≥3的人数百分比上,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的项目有9个(x2=58.64~6.92,P<0.01).在因子分析中,取特征值大于1,青年组和老年组各获6个因子,各自解释累积总变异的61.16%和60.91%,各因子的构成则不相同.结论 青年期和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意志活动衰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当今世界抑郁症患者高达4. 3亿,数量仍持续上升且出现低龄趋势,同时,因患抑郁症引发的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1],而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物为单一机制抗抑郁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方法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共195例,按男、女性别分组进行一般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定(MMPI)评定。结果男性抑郁症未婚多、离婚少,首次发病和本次住院年龄小;HAMD评分睡眠障碍轻;MMPI测试D、Mf、Pt和Sc分高。结论男女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较少,男性抑郁症病理性异常更严重,可能是社会文化变迁对男女心理尤其是人格的影响,并在抑郁症的病理塑形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6例因抑郁障碍为首诊主诉,后经CT或M R 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进行抑郁状态评定,对梗死部位、数量、合并症、生活方式、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等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①46例被调查者中,轻度抑郁为58%,中度抑郁为34.3%,重度抑郁为6.5%;抑郁症状以焦虑/躯体化、迟缓和睡眠障碍为主;②比较左、右及双侧梗死组抑郁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皮质下及皮质合并皮质下梗死其抑郁有显著差异(P〈0.05);多灶梗死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单灶梗死组(P〈0.01);③抑郁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有关(P〈0.05)。结论以抑郁障碍首次就诊的老年患者应警惕脑梗死的可能,其抑郁症状与梗死部位、合并疾病、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