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探讨侵入颈内静脉孔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4例喉癌和1例喉咽癌高位颈淋巴结转移并侵入颈内静脉孔的患者,施行高位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5例创口一期愈合,除1例口角左斜及张口困难外,未见其他手术并发症。随访1至5年,4例存活,1例术后3年半死于对测颈转移。结论:高位颈清扫术是治疗侵入颈内静脉孔转移性肿瘤的有效方法,而手术的关键是切除乳突及下颌骨部分升支,扩大乳实下颌间隙及颈内静脉孔。  相似文献   

2.
报告35例颈廓清术后复发癌的再手术结果。术中无1例死亡。术中发生颈动脉破裂2例,结扎血管后无严重后果;术后发生颈动脉破裂2例,其中1例死亡。发生咽瘘5例、乳糜瘘1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35.7%和22.7%。尽管手术风险大,并发症严重,但手术达到了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颈廓清术后的患者应定期接受检查,一旦发现肿瘤复发,应尽早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喉癌淋巴转移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喉癌淋巴转移的特点加以分析,对比了几种诊断淋巴转移方法的准确度,探讨了分子水平诊断淋巴转移的可行性。认为改良式颈廓清术和放疗是治疗喉癌淋巴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00例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0患者和颈廓清标本(153侧)进行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结果隐匿性转移率为38%,发现转移淋巴结51个,Ⅰ区1个(2%),Ⅱ区37个(73%),Ⅲ区12个(23%),Ⅳ区1个(2%),转移淋巴结的长径0.5~2.6cm,平均为1.1cm。51个淋巴结中癌早期21个(41%),癌长期18个(35%),癌满期7个(14%),破膜期5个(10%)。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的隐匿性转移率高,早期不易诊断,应积极行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5.
转移性肿瘤侵犯颈部大血管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颈动脉三角区 ,迅速增大的转移性肿块 ,特别是结外浸润的肿块常常将颈内静脉、颈动脉包裹及粘连 ,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近年来 ,我们与上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一起对 3例颈动脉受累的患者施行了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切除 ;对 1例双侧同时进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一侧颈内静脉移植术 ,均取得了成功 ,术后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4例 ,其临床资料见表 1。其中 2例为喉癌全喉切除术后颈部肿块患者 ,另 2例为喉咽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例 1、例 2本次术前曾在…  相似文献   

6.
喉癌喉前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海涛  王薇 《耳鼻咽喉》1997,4(4):195-197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  相似文献   

7.
8.
贾深汕  孙秀威 《耳鼻咽喉》1998,5(4):224-226
为探讨声门上型临床颈淋巴结一喉癌病人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并为外科治疗的选择提供理论根据,对35例CN0声门上型喉癌被随机分为选择性根治性颈廓清(ERND)及选择性功能性颈廓清(EFND)两组,分别完成12及23例。ERND组平均每颈获取淋巴结32.5枚,EFND组29.8枚,差异不显著。两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3%及30.4%,总转移率为31.4%,11例颈淋巴结PN病例中有10例(90.9%)  相似文献   

9.
喉癌临床N0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癌N0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为cN0分级喉癌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cN0级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颈淋巴结转移时间、转移部位和转移颈淋巴结包膜外浸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喉声门型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1.6个月,26例喉声门上型癌为20.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162).T3、T4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5.8个月,T2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7.5个月,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2).90.4%颈淋巴结转移部位集中于Ⅱ~Ⅲ区,无Ⅴ区、Ⅵ区转移.80.8%的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喉声门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率为52.4%,差异有显著性(P=0.038).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平均转移时间21.2个月,非包膜外侵犯组为6.7个月,t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2).结论 cN0级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区;T3、T4喉癌转移时间较T2喉癌早;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较喉声门型癌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颈淋巴结转移被发现越晚,越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及双侧颈内静脉可否一期切除双侧颈内静脉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并避免二次手术.方法:总结1992至1998年5例保留颈前静脉及颈外静脉一期切除双侧受颈部恶性肿瘤侵及的颈内静脉的临床资料,5例中喉癌4例,下咽癌1例.结果:双侧颈内静脉结扎的5例全部保留双侧颈外静脉及颈前颈脉,结扎切除双侧颈内静脉.术后24h内面部稍肿胀,4~6d肤色转为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出现.5例患者随访5~18个月.存活18个月2例,10个月1例,8个月1例,死亡原因为癌复发及颈动脉破裂.1例随访6个月,健在,偶有头晕及直立性晕厥.结论:保留颈前静脉及颈外静脉一期结扎双侧颈内静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对1987年至1998年间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13例声门上型喉癌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声门上型喉癌的生物学特性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随着原发肿瘤的逐渐增大,颈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逐渐增大,组织分化程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低分化鳞癌的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7.60%,高分化鳞癌的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0.31%,差异显著(P<0.05),浸润型生长的肿瘤比外生型生长的肿瘤颈部转移率明显增高,双侧肿瘤的双侧转移率为24.44%(77/315),一侧肿瘤的双侧转多率为13.64%,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肿瘤越大,分化差及浸润型生长易发生颈部转移及双侧转移,肿瘤位于中线或越位中线者,双侧转移率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颈部增强CT指引下,制作根蒂位于肿瘤主体对侧的颏下穿支皮瓣(对侧颏瓣),同期修复喉咽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21年1月~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15例喉咽恶性肿瘤病例,病变分期为T2~4N0~2M0。术前依据患者颈部增强CT预判颏瓣回流静脉。主要手术方法:预制根蒂位于肿瘤主体对侧的颏瓣,大小为(15~20)cm×(6~7)cm,肿瘤切除后,以颏瓣修复咽喉缺损。15例患者中11例鳞状细胞癌行保喉手术,4例扩大全喉切除术。结果术前依据颈部增强CT观察颏瓣回流静脉:9例回流至颈内静脉,6例回流至颈外静脉,均与手术中颏瓣实际回流情况相符合。15例颏瓣均成活,术后1例感染,保喉者均可持续堵管,发音满意。15例均拔除鼻饲;随访1~21月,无肿瘤复发转移,1年生存率为100%。结论依据颈部增强CT可较准确预判颏瓣回流静脉。采用根蒂位于肿瘤主体对侧的颏瓣修复喉咽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适用于患侧有明显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在确保彻底清扫病变侧颈淋巴组织的同时,提高颏瓣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92例喉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立杰  李金梅 《耳鼻咽喉》1998,5(4):244-245
  相似文献   

14.
跨声门癌局部生长扩展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跨声门癌局部扩展及颈淋巴转移的组织病理学,将30例跨声门癌的喉体标本及35侧颈廓清大体标本行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跨声门癌以喉室为中心向声门上区、声门区呈基本均等态式浸润扩展。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13/36)。潜在性转移为30.0%(6/20)。将颈淋巴结分为四类,颈部转移淋巴结分为三型、四期。随着颈淋巴结增大,转移率增加,聚融型淋巴结增多,破膜率增加。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癌NO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为cNO分级喉癌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cNO级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颈淋巴结转移时间、转移部位和转移颈淋巴结包膜外浸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例喉声门型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1.6个月,26例喉声门上型癌为20.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162)。T3、T4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5.8个月,T2喉癌平均转移时间为17.5个月,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2)。90.4%颈淋巴结转移部位集中于Ⅱ~Ⅲ区,无Ⅴ区、Ⅵ区转移。80.8%的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喉声门型癌转移淋巴结发生包膜外侵犯率为52.4%,差异有显著性(P=0.038)。转移性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平均转移时间21.2个月,非包膜外侵犯组为6.7个月,f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2)。结论cNO级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多集中于Ⅱ~Ⅲ区:T3、T4喉癌转移时间较T2喉癌早;喉声门上型癌转移淋巴结较喉声门型癌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颈淋巴结转移被发现越晚,越容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瘤分期有关,声门下癌或侵犯声门下区的喉癌较声门上癌和声门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跨声门侵犯的喉癌较声门上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T3、T4期喉癌,较T1、T2期喉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有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易发生颈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增强多聚物一步染色技术(enhanced polymer one-step staining,EPOS)在喉癌患者颈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颈部cN0(T2以上)的声门上型喉癌患者手术时,首先切除病变主体侧颈部Ⅱ区淋巴结,术中行EPOS检测和冰冻切片对照检查。结果:30例喉癌患者中,术中EPOS检测发现9例转移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查发现6例,EPOS方法较冰冻切片检查多出3例。结论;对手术前怀疑颈部淋巴结转移而又不能证实的患者,术中采用冰冻切片检查和EPOS检测可提高淋巴结微小转移的检出率,为颈清扫手术的实施直接提供依据。EPOS方法比常规冰冻切片检查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喉癌,下咽癌颈廓清组织中转移淋巴结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振坤  王天铎 《耳鼻咽喉》1997,4(4):198-201
对54例经临床或/和CT扫描确诊为有淋巴结转移而行颈廓清的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喉癌,下咽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规律可循,即LevelⅡ,Ⅲ有较高的转移率,LevelⅣ,Ⅵ的发生率较代,而LevelⅡ,LevelⅤ很少发生转移。提示:喉癌,下咽癌病人的颈廓清的施术应在颈LevelⅡ-Ⅳ廓清的同时行同侧甲状腺侧叶的切除以将颈中器官周围淋巴结清扫彻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癌喉咽癌哨位淋巴结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手术中注射蓝染料的方法,对29例颈淋巴结N0的喉癌喉咽癌患者进行了哨位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的哨位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对照,观察哨位淋巴结转移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值.结果29例中28例成功地显示了哨位淋巴结,成功率达96.6%.每例发现蓝染的哨位淋巴结1~4个,平均每例每侧检出2.5个.有3例患者的哨位淋巴结检测有肿瘤转移,HE染色病理检查及颈清扫切除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均证实颈淋巴结转移.25例哨位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阴性患者,颈淋巴结清扫标本亦未查见淋巴结转移.哨位淋巴结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正确率和阴性预测率均为100%.结论哨位淋巴结检测对喉癌喉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喉癌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欣欣  孔红 《耳鼻咽喉》1998,5(1):28-31
为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V6与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其他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喉鳞状细胞癌进行标记分析,结果发现:CD44V6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组(88.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09%),在喉鳞癌Ⅲ级高于鳞癌Ⅰ-Ⅲ级(50%),对CD44V6阳性的组织切片研究同仁三某些切片中不是全部癌细胞均为CD44V6阳性,有部分癌细胞为阴生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在喉鳞癌组织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